科教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科教 >> 正文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董春玉:用创新雕琢匠心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02日 20:55:00  来源: 云南网

 

 

  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中,云南省广大职工和劳动群众与祖国同成长、与时代齐奋进,各行各业先后涌现出大量先进模范人物。追寻劳模的光辉足迹,以“影像记录+口述历史+档案征集”方式,记录、留存、宣传劳模们在云南经济社会建设中奋勇当先、顽强拼搏的人生历程,让劳模精神薪火相传。《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微视频自4月26日起,每周一至两期陆续推出,以劳模精神为引领,激励广大群众争做新时代奋斗者。

 

由云南省总工会 云南省档案局

联合出品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微视频

今天推出第二十八集

 

 

  “手艺人立足于手艺,以极致的态度,专注于作品。这是工匠精神,也是玉雕师应有的精神。面对挑战,凛然不惧;面对风云,岿然不动……”从骄阳似火的敦煌莫高窟到蚊虫漫天的热带雨林,董春玉到各地汲取雕刻技法的精髓,努力突破着玉雕创新的界限,只为将方寸间的美灌注匠心,带给世界。

  1972年出生于河北沧州的董春玉从小就对绘画情有独钟。2009年当他来到瑞丽,接触到色彩斑斓的石头那一刻起,他的生活就与瑞丽联系在一起。“瑞丽的创作环境非常好,我就愿意在这里一直生活下去、工作下去。”

  为了雕刻设计时的那一抹灵感,董春玉几乎没有闲暇时间,也没有一天不在积累。白天他出差到别的城市,他必会造访书店,翻看购买专业图书。晚上他躺在床上,脑海中全是设计原石的创作,抱着石头睡觉也成了常有的事。“我可以连轴转,连续两三天不睡觉,这是经常的事儿。”

  董春玉身边许多人担心他常年熬夜创作,对身体不好,常常劝他早点休息。但董春玉始终“死不悔改”,他说:“我有很多工作要做,我睡不着,我必须要做,反正躺在床上也是在‘烙大饼’。”董春玉对玉雕事业的爱让他忘了疲倦。

视频截图

  逐渐地,董春玉发现玉雕容易被模仿,需要不断地推陈出新。“当时市场上全部都是佛像、福禄寿喜、貔貅、喜鹊登梅,传统的太多了,用西方雕塑语言去创作玉雕的几乎没有。”创新的火花在董春玉心中燃起了创作的激情,他用干磨砂技艺创新地将本该抛光的玉雕作品打磨出光与影的魅力。2011年董春玉带着他的作品参加了百花奖和天工奖评选,当古朴的玉料以写实的手法出现时,惊艳了整个玉雕界。

  董春玉致力于文化传承和技术革新的融合,他还将错金银工艺引入云南并应用于翡翠摆件,极大地丰富了翡翠玉雕的表现形式,挽救了一大批优质但有瑕玭的玉材,逐步形成了滇派错金银工艺独特的风格。

视频截图

  如今,董春玉不仅在持续创作高质量的作品,他还自己的技艺毫不保留地传授给了学生,为业界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他教授的学生中,有云南省玉雕大师1名,云南省玉雕名师4名,云南省玉雕师8名,工艺师2名,助理工艺师10名。其中,学生邵佳齐20岁时获中国玉石器百花奖金奖,21岁时获云南省玉雕大师称号。

  2020年11月,董春玉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对于获得的荣誉,他总是很谦逊,他觉得从事这份职业就是他最大的荣幸,“如果喜欢工作,工作就不辛苦。有很多人觉得玉雕工作又脏又乱还累,但我觉得,我会做它,能把它做好,就已经是我的幸运了。”

  30年光阴,董春玉以专注技艺,极力创新,创作大量少数民族生活为载体的艺术品,为宣扬边疆民俗文化贡献力量;他以争创一流、艰苦奋斗的精神品格,让玉雕这门复杂而又古老的手艺,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编辑:李洁 王莹 吴珺 孙寅翔

  记者:胡津滔 实习生 孙润瑜

  海报设计:蔡陈晨 李青骏

  【相关新闻】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朱兆云:数十年躬耕不辍 “医药之花”在云岭大地绽放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耿家盛:30年匠心磨就车工一把刀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李增智:用荧幕连接起山里山外的世界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李辉:三十年奔跑在创新一线的电网“卫士”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陈向华:三十年锤起锤落铸就铁运安全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尼玛拉木:一个女邮递员的20年雪山邮路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郑瑞东:与电共舞17年 高压线路上的穿行者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蒋秋香:从农民工到大工匠,奋斗的青春最闪亮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付家祥:奋斗在化工厂生产一线的实干家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起明:扎根电务生产一线的铁路信号守护者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舒群:用一生研究一个行业 果农心中的“红梨妈妈”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王靖生:脚下有泥心中有光 他把怒江脱贫的故事告诉世界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阮鸿献:用一生一心做药 从大山深处走出的“滇南药王”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缪沅振:凭肉眼可分辨精矿品位 矿工厂的“拼命三郎”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番兴明:培育那粒改变世界的种子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邱仕强:二十年创新钻研 卷烟厂里的“机械医生”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李昕成:用绿色基建守护云南的绿水青山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李淼:24年匠心筑梦的高炉“铁人”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陶春:让云南民族文化在艺术舞台上盛放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黄洁:困境中迎难而上 证券市场的冲锋开拓者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李娜倮:奏响拉祜群众致富乐章的“百灵鸟”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提布:做科技兴农的带头人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王金会:扎根大山深处的“螺丝钉”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杨德良: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农村幸福社区的领路人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杨建权:志在高空 用专注搭起通向远方的航路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曹正发:用赤子之心铸就甘蔗“甜蜜事业”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李明忠:工作就是最大的乐趣

责任编辑:孙寅翔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