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中,云南省广大职工和劳动群众与祖国同成长、与时代齐奋进,各行各业先后涌现出大量先进模范人物。追寻劳模的光辉足迹,以“影像记录+口述历史+档案征集”方式,记录、留存、宣传劳模们在云南经济社会建设中奋勇当先、顽强拼搏的人生历程,让劳模精神薪火相传。《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微视频自4月26日起,每周一至两期陆续推出,以劳模精神为引领,激励广大群众争做新时代奋斗者。
由云南省总工会 云南省档案局
联合出品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微视频
今天推出第二集
车刀是车床加工最核心的部分,也是决定产品的精度和质量的关键,有着“云岭刀客”之称的他,用一心磨一技,以匠心铸匠魂。
视频截图
今年59岁的耿家盛,是云南冶金昆明重工首席技师。多年来,他用自己的行动,成为业界公认的车工“一把刀”,以传承之名,诠释了艰苦奋斗、争创一流、勇于创新的劳模精神。
“我的父亲也是全国劳模,他对我的影响很大。”耿家盛的父亲耿鼎也曾在昆明重工工作。后来,耿家盛兄弟追寻父亲的足迹,也来到了昆明重工。
视频截图
耿家盛回忆道,每当遇到复杂问题,父亲就会让他们不要纠结问题。到车间去,父亲现场操作给他们看。
在耿家盛的心中,父亲一直是他的榜样,15年以后,他也踏着父亲的步伐,成长为了全国劳模。
可成长的道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车工最基础的技能是磨刀,耿家盛刚进厂的时候,却连刀都不会磨。于是,他那股不服输的劲儿涌上心头,每天下班后就拿废旧刀具来训练。
视频截图
“我有两个车床师傅,白天跟师傅学,晚上自己干。”为了彻底掌握这项技能,耿家盛从晚上12点下班后,第二天8点就去跟师傅学习磨刀,每天连续工作十五六小时……
“磨刀很辛苦,磨刀房的环境不好,粉尘弥漫在房中,几十分钟出来,鼻孔都是黑的,稍不注意还会烫到手……”在困难面前,他却不曾打过退堂鼓。工作30多年来,耿家盛磨过数以千计的车刀,每把车刀都靠手工在每分钟转速3000转以上的砂轮机上打磨。
视频截图
数千把刀磨下来,耿家盛的双手也渐渐结满厚厚的老茧,最终练就了一手磨刀的绝活,车工“一把刀”和“云岭刀客”的名号也在业界叫响。
从磨刀起步的耿家盛,并不满足于现有成就,他快速成长为一个多面手,车床、刨床、铣床、镗床、钳工等全部精通,他能利用切割零件的时间差,同时手工操作三台车床加工不同的零件,一天能干一百多个工时。
他还通过钻研改进,解决了塔吊生产的技术瓶颈,生产能力提高了三倍。并先后完成拉丝机、轧机等产品工艺编制和图纸改进500余项,零件生产工艺改进400余项,获国家专利16项,为企业创造上千万产值。
1991年,28岁的耿家盛被派往珠海某企业,支援空调机模具制作,他承担了百分之七十以上的高难度零件制作,让对方企业大为惊叹。
为了能留下他,对方企业给耿家盛开出了高薪。然而,在诱人的薪资面前,耿家盛却婉拒了对方的好意。他说,“企业培养一个人才要花费很大的成本,既然企业已经把我们培养出来了,我们就是要为企业服务。”
视频截图
30多年来,耿家盛一直坚守本心,他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重型机械行业高技能优秀工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是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作为高技能人才的领军人才,他以工作室为平台传技带徒,将老一代职工最朴素的匠人情怀、最宝贵的敬业精神传递给后人。
“一个技能不能吃一辈子,在时代面前很多东西不发展就会被淘汰,必须不断挑战自己。”耿家盛说。
如今,这位59岁的老工人仍在创新创造、刻苦精进、培养新人的路上砥砺前行。
编辑:李洁 王莹 吴珺 胡津滔 孙寅翔 实习生 郭小煜 王梦雪
记者:夏方海
海报设计:蔡陈晨 李青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