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云岭职工 >> 新闻动态 >> 正文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微视频第二季|杨兴才:边境线上的“维稳先锋”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15日 14:27:00  来源: 云南网

 
 

  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劳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好新时代新成就国家记忆工程,是把蕴含着党的初心使命的劳模记忆工程利用好的具体体现,也是构筑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集体记忆的重要举措。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中,云南省广大职工和劳动群众与祖国同成长、与时代齐奋进,各行各业先后涌现出大量先进模范人物。让我们一同追寻劳模的光辉足迹,以“影像记录+口述历史+档案征集”的方式,记录、留存、宣传劳模们在云南经济社会建设中奋勇当先、顽强拼搏的人生历程,大力弘扬劳模精神,讲好劳模故事,激励广大职工群众在中国式现代化云南实践中团结奋斗,建功立业。

  由云南省总工会、云南省档案局(馆)联合出品的《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新一批微视频正在播出。今天,推出《边境线上的“维稳先锋”——杨兴才》。

 
 

  有一种梦想叫卫国戍边,有一种坚守叫扎根边疆。他用心呵护中缅两国人民心手相牵的和谐美好,用情谱写真情暖边、精武固边、合力治边的时代赞歌,在边陲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民心长城”。

  地处中缅边境的瑞丽,边境线长,且无天然屏障,两国村寨紧密相连,边境维稳压力重重。2006年,云南省平安创建正值实质性推进阶段,杨兴才从瑞丽市公安局副局长调任瑞丽市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开启了他的“爱民固边”征途。

  2006年开始,公安边防部队在我国沿边沿海地区全面实施“爱民固边”战略。通过密切警民关系,打牢群众工作基础,推动公安边防各项工作,维护沿边沿海地区的稳定,为国家重要战略机遇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屏障。

  边防官兵进村走访从最初经常遇“绊脚石”、吃“闭门羹”,到现在村民和边防官兵打成一片,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群众的态度实现大转变?杨兴才带着好奇开始寻找答案。

  杨兴才加入边防官兵走访群众的行列,他们深入社区、村寨,访贫问苦、扶贫帮困。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他找到了边防官兵赢得群众的真正答案。原来入户走访并不只是去走一走、听一听,还带去了党的好政策、带去了帮助群众致富的项目,最大限度帮助群众解决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

  杨兴才眼前一亮,何不把爱民固边战略与瑞丽正在开展的平安创建工作结合起来呢?想到就干,杨兴才带领同事深入辖区3乡3镇2区的224个村民小组,实地踏勘28个边境通道。每到一地,他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了解群众诉求,对于所需所求,迅速召集相关职能部门沟通、协调和解决,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显著增强。

  “爱民、为民、惠民,护边、守边、固边”,杨兴才坚持以爱民固边作为开展平安创建的切入点,开展“平安瑞丽”“平安乡(镇)”“平安村寨”创建活动。经过充分调研,杨兴才召集相关职能部门协调研究,整合全市社会治安防控资源,在城区全面推行“十单位”联防机制,在农村建立“十户联防”工作体系,实现了积小安为大安的目标。2006年,省委、省政府在瑞丽召开全省平安建设现场会,瑞丽平安创建经验向全省推广。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瑞丽的“人气”大幅提升,随之而来的也有日益加大的边境管理和社会管理压力。

  中缅两国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边民往来频繁,纠纷时有发生。为寻找符合瑞丽实际的边境管控新方法,杨兴才再次选择问计于民。以“爱民固边”大走访活动为契机,他带领维稳办的同志开展到田间地头走访、背包驻村走访、错时走访、联合走访等活动,探索出了一套符合瑞丽实际的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机制。先后建立了4个涉外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有效地化解了边民矛盾纠纷,被中缅两国边民誉为“边境线上的小国际法庭”,调处率超过90%,成为边境和谐稳定的有力保障,为全国边境边民矛盾纠纷化解提供了成功范例。

  对瑞丽这座边疆小城来说,治安防控的另一大挑战则是来自大量流动人口和外籍“三非”人员,即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务工人员。2011年7月,瑞丽被列为省级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地区。针对“三非”人员带来的社会治安隐患,经过反复调研,杨兴才和综治办同志讨论后决定先行先试,逐渐摸索出“一馆二站三中心”的外籍流动人员“梯次式”社会管理新模式,即:全面推行“家庭旅馆”,规范外籍流动人员临时居留管理;推行“外籍流动人员管理服务站”和“外籍三非人员管理中转站”两站建设,强化对外籍流动人员的综合服务和管理;建立“跨境婚姻登记备案管理中心”“涉外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和“外籍流动人员劳动就业服务中心”三个中心,保障外籍流动人员合法权益。最终,这些成功经验在全省25个边境县市进行了推广,并被录入《中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年鉴(2012年卷)》。

  一直以来,杨兴才对工作从没有一刻松懈,他始终站在群众中,总是以饱满的热情不停思考和探索。进入新时代,他努力推进社会管理的精细化、数字化、信息化,依托网格化管理,不断优化各类事件的信息报送、分流和处置。瑞丽市综治维稳工作实现了“一机在手,平安无忧”的巨大变革。

  彩云边关春潮涌,“爱民固边”战旗红。42年来,凭着对一方热土的诚挚感情,杨兴才将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挥洒在边疆综治维稳事业上,在他的带领下,瑞丽政法综治维稳和平安建设工作多次获得省、州先进。他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在边境维稳战线上留下了的勇毅、勤勉、敬业的身影。杨兴才也因此荣获了“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工作者”等荣誉及称号。

  【相关阅读】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蒋志农:七彩云南“水稻之父”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子建华:为“中国速度”造引擎的数控大神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黄春球:科技巾帼力量 擦亮云药金字招牌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张绍清:云南“福尔摩斯”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石兴海:乡村致富领头羊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胡长福:高原矿山守护者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段松:生死卧底 缉毒先锋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郗波叶帕旺:扎根边疆 架起党群“连心桥”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张建波:向“艾”而行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熊朝忠:大山里走出的世界拳王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微视频第二季|徐成东:“艾萨”铅冶炼技术第一人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微视频第二季|杨祝良:了不起的“蘑菇”先生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微视频第二季|邓前堆:“索道医生”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微视频第二季|白艳:人生终点站的“美丽天使”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微视频第二季|李永山:工程建设“急先锋”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微视频第二季|孙廷聪:“纸”造美好生活的“赶路人”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微视频第二季|王世德:扎根山村的教育守望者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微视频第二季|钟照阳:滇越铁路上的“老中医”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微视频第二季|黄敏:“泳”不停歇的残奥冠军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微视频第二季|岩帕:边疆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微视频第二季|梁北钳:化工战线的“梁铁人”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微视频第二季|张无敌:变废为宝的“无敌”专家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微视频第二季|黄镇:将中国疫苗推向世界舞台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微视频第二季|李学全:“三江”腹地的司法行者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微视频第二季|“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龚志华:热血铸忠诚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微视频第二季|赵思旺:“大树”下的圆梦人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微视频第二季|谢力明:流域水电的“拓荒牛”

 

责任编辑:崔庆波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