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助人为乐
  • 见义勇为
  • 诚实守信
  • 敬业奉献
  • 孝老爱亲
  • 2024年
  • 2023年
  • 2022年
  • 2021年
  • 2020年
  • 2019年
  • 2018年
  • 2017年
  • 2016年
  • 2015年
  • 2014年
  • 2013年
  • 2012年
  • 2011年
  • 2010年
  • 2009年
  • 2008年
  • 秦良臣

    好丈夫情深意重 照料瘫痪妻子二十余年
  • 普海玲

    “音乐园丁”用音符为乡村孩子筑梦
  • 牛正发

    护林员艰辛护林26载 用信念照亮生命之绿
  • 龙进品

    回族法官扎根乡村三十余载 用心用情践诺“守乡人”
  • 李春喜

    宁愿自己一身脏 也要守护万家洁净
  • 张刚

    村民奋不顾身两次入水勇救4名落水者
  • 茶应明、李玉华

    夫妻放映员四十余年坚守山区 丰富乡亲们精神文化生活
  • 方震东

    高山植物学家为高海拔植物造“方舟”
  • 杨有光

    33年与桥为伴 守护滇越铁路“人字桥”
  • 芶大荣

    数十载如一日照顾瘫痪岳母和残疾妻子
  • 和仕中

    五十多岁大叔挺身而出 跳江勇救落水少年
  • 付发祥

    乡村老师扎根深山30余载 作山区孩子的引路人。
  • 周庆和

    大义丈夫捐肾救妻 用真爱拯救生命。
  • 杨明金

    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员25年放电影4500余场 在高山村寨点亮电影之光。
  • 张应贤

    “90后”女孩孝顺爷爷回报深恩 传递大爱感动网友。
  • 汪磊

    消防班长抗洪抢险奋勇救援 危急时刻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战友。
  • 李学平

    从“一五”到“八五” 彝族干部37年超长在线普法路。
  • 范志伟

    机械维修工潜心钻研勇于突破终成国家技能大师。
  • 余华芬

    “铿锵玫瑰”30余载铸就法律荣光。
  • 倪华

    “90后”教师用爱和青春为农村孩子编织甜蜜音乐梦。
  • 柳成丽

    孝心儿媳独自照顾公婆10余年 用行动诠释爱与责任。
  • 保明伟

    大象医生穿梭雨林20载温情守护亚洲象。
  • 杨红军

    山村教师坚守三尺讲台39载托起孩子们的梦想。
  • 陈建国

    农村汉子不离不弃守护患病妻子27载。
  • 于应香

    平凡农妇悉心照顾卧床丈夫17年用爱撑起一片天。
  • 宗富春

    彝族女教师扎根大山为家乡和孩子们带来新活力。
  • 陈伟

    退役军人不顾危险火场逆行显担当。
  • 杨云焱

    “95后”女孩坚守承诺抚养姐姐两个遗孤 偿还近百万元家庭债务。
  • 有贵生

    轮椅老师回村支教11载 办学习班帮助搬迁群众融入新生活。
  • 唐荣会

    六旬老人跳入3米深刺骨河水救起落水女孩。
  • 王英

    农村妇女9年坚持照顾同村高龄独居老人直至其去世。
  • 禹改子

    农村妇女20余载照顾生活不便的残障家人为家庭带来希望。
  • 李自金

    2016年9月4日,楚雄龙川江畔的一座桥上一名女子轻生落水。危难时刻,李自金奋不顾身,跳水将女子救起。
  • 张晓晖

    张晓晖十几年如一日一丝不苟,用高度的责任心保障着全省一百多套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
  • 仁建东

    在面对抢劫人员时,仁建东挺身而出,其行为值得大家称赞。
  • 非桂美

    30年来,非桂美坚持不懈照顾瘫痪丈夫与智障女儿,用心撑起苦难家庭的“巾帼之花”。
  • 金凤

    边防女警投身公益,成立留守儿童之家,在平凡岗位上用行动践行为民务实承诺。
  • 汪克武

    为送母亲就医,汪克武用背带背着母亲去村卫生室,这样一背就背了7年,以行动诠释了孝老爱亲传统美德。
  • 马秋菊

    三十几年来,小学教师马秋菊在学校默默耕耘,以爱心、耐心、责任心,诠释“爱生如子”。
  • 何积仁、余祥祯

    一对党员夫妻89岁的何积仁和88岁的余祥祯,送上了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13.3万元党费。
  • “2+2”自愿者公益团队

    “2+2”自愿者公益团队发起“图书教室”等公益项目,关注山区儿童的快乐阅读和健康成长,以真心诚意关注孩子健康成长。
  • 郭敏

    郭敏始终坚持公益事业,组织成立王道爱心之家,以实际行动把公益一直做下去。
  • 任继彦(已故)

    为救助困在深井里的老人,任继彦纵身一跃。老人获救了,他却将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5岁。
  • 安贵生

    在危急时刻,​安贵生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两次跳入河中救人,用实际行动诠释见义勇为精神。
  • 王玉鑫

    王玉鑫利用互联网搭建网络助学平台,让困难孩子有学上、有笑脸、有新衣服穿、有课外书看。
  • 饶宝仙

    饶宝仙是一名小学教师,自1990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一线教育教学工作,在工作中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热爱学生。
  • 唐维伟

    唐维伟坚持公益数载,用行动展现着当代青年责任与担当的优秀品格,他用实际行动将爱播撒。
  • 龙兴淮

    安宁市八街镇食用玫瑰协会在龙兴淮的带领下,始终坚持“诚信”二字,推动了安宁市八街镇食用玫瑰的健康有序发展。
  • 陈会芳

    陈会芳始终坚持 “帮助他人,快乐自己”的信念,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开展社区关爱活动,用行动践行使命,用爱筑梦未来。
  • 孙鸿雁

    孙鸿雁为宣传推广云南民族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 郭彩贵

    10年来,郭彩贵始终以“捧一颗真心为群众”的情怀,扎扎实实实施“五招”,成就了贺介村生生不息的“致富梦”。
  • 羊拉派出所

    羊拉派出所的7名民警和5名辅警用自己的青春年华谱写着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谐的赞歌。
  • 李家贵

    李家贵出生中医世家,1972年从事骨伤科临床医学工作以来,长期扎根乡村,奉献乡里。
  • 罗宇鹏

    参加工作21年以来,罗宇鹏足迹遍布耿马镇和大兴乡的村村寨寨、家家户户,用苦干实干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 杨小伟

    杨小伟组建江畔山狼民间公益组织,怀揣做好事、做善事、做志愿者理念,开创丽江草根公益先河。
  • 赵云松

    赵云松经过艰难搜寻,最终救出落水孩子。
  • 杨天才

    杨天才巡边护边30多年,用忠诚和担当守卫祖国的南大门。
  • 肖永才

    肖永才眼疾手快把这名战士甩到避弹坑,奋不顾身保护住了面临危难的战友。
  • 阿鲁子落

    阿鲁子落面对家庭遭遇的变故,她用大爱支撑起整个家庭。
  • 杨元绯家

    杨元绯家始终坚挺着诚信的脊梁,面对暂不需要的善款他们选择退还。
  • 杨德品

    杨德品让自己成为母亲寻找光明的眼睛。
  • 刘云富

    刘云富数十年如一日赡养年迈父母和失聪哥哥,树立仁孝典范。
  • 马国柱

    在儿子马恒因车祸去世后,父亲马国柱决定捐献儿子器官,为他们带去生的希望。
  • 鲁云

    他,朴实无华,没有豪言壮语,却在远离县城的基层法庭默默践行着“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诺言。
  • 刘成尧

    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市公安局特警大队民警义捐骨髓,救助白血病男孩。
  • 温培俊

    温培俊是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播乐乡乐利村委会下油房村村民,他造林守林30余载,被称为山林卫士。
  • 秦秀菊

    秦秀菊十多年如一日陪伴小孩读书,是孩子眼中的伴读阿婆。
  • 和立生

    和立生默默守护万家灯火20余年,被百姓亲切地称为电力卫士。
  • 普德玲

    多年来,普德玲始终践行承诺,每月到敬老院为老人们免费理发,用爱心履行着与29位老人的美丽约定。
  • 乐建昆

    乐建昆31年从事特殊教育,带领孩子们不懈追寻足球梦。
  • 杨惠英

    杨惠英数十年如一日为小区居民服务,被称为小区里的扶贫办主任。
  • 关祥祖

    关祥致富不忘家乡,共为家乡投入扶贫资金2000余万元。
  • 宋汝泽

    2012年9月9日,宋汝泽发现一位老人落入水中,危急时刻,他跳入水塘救起八旬老人。
  • 王加勇(已故)、李良军、余自达

    2017年6月5日,王加勇、李良军、余自达在云南昆明勇跳盘龙江救轻生女子,在3个人的共同努力下轻生女子获救了。
  • 桑南才

    参加工作34年来,桑南才投递100余万份邮件,没有延误过一个邮班,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
  • 董国富

    董国富乐于助人、热心公益,多年来为200多户村民免费拍摄全家福,并把装裱好的全家福送到乡亲们手中。
  • 张亚坤

    张亚坤从事税务工作后,真情服务、一心为民,是百姓眼中的好税官。
  • 施明坤(已故)

    施明坤生前连续担任三届居民小组长,在群众眼中,他是心系群众、脚踏实地、敢担当的带头人。
  • 沈坤

    他医者仁心,悬壶济世25年,救治病患无数。
  • 施家鹏

    施家鹏是云南楚雄蓝天救援队指导员,他积极参与抢险救灾,在其中找到并实现了人生的意义。
  • 普玉玲(已故)

    普玉玲生前系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大营街街道大密罗社区八组居民代表,她在为人民抢修河道时不幸牺牲,年仅46岁。
  • 江声发

    断臂教师坚守深山小学,撑起山里孩子读书梦。
  • 曾之会

    七旬老人下井救起三岁女童
  • 杨锐

    2015年春节假期,杨锐在泰国旅游时勇救落水女孩,身体多处被礁石划伤。
  • 俞泰红

    俞泰红是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是一名优秀班主任,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宁伯贤

    长期坚持捐资助学、扶残助困,投入经费近千万元。
  • 吴振宏

    15年捡到81部手机全部归还失主。
  • 王兰兰

    收集整理衣物、文具、书本送到山区,开办“爱心食堂”照顾孤寡老人。
  • 徐老四

    上门女婿精心照料重病岳父母十余载。
  • 段志坚

    面对窃贼临危不惧,匡扶正义,保护乘客的财产安全。
  • 梁红彪

    梁红彪垃圾场里寻失物,为老人找回2万元遗失。
  • 楚伟国

    楚伟国紧急赶往湖边,纵身跃入水中救人,及时将两名落水孩子救起。
  • 王祖平

    王祖平在云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功捐献247毫升的造血干细胞,2014年10月11日再次捐献了淋巴细胞。
  • 罗连书

    罗连书23年来审理了近3000件案子,无一矛盾激化、无一上访缠诉、无一错判超期。
  • 王新

    王新被村里的大家亲切地称为爱管闲事的总理,只因平日里哪家遇上难事,第一个站出来帮助的就是他。
  • 舒文清

    舒文清主动赶赴火场救火。
  • “代理妈妈”志愿团队

    代理妈妈志愿服务团队与全县留守儿童结成对子,用浓浓的母爱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 张广玉

    张广玉多次参加急难险重采访任务,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依然初心不改。
  • 张国荣

    张国荣多年坚持无偿献血,用热血和爱心温暖他人、挽救生命。
  • 李志

    李志、郑发清以及其中两位家长救援落水孩子。
  • 龙建光

    龙建光将主要精力用在帮扶比他更贫困的各族群众尤其是失学青少年身上。他的爱心善举感动了很多人。
  • 王海岗

    王海岗在301暴力恐怖案件中,用血肉之躯只身拖住了5名暴徒整整三分钟,为现场群众创造了生的机会。
  • 王崇伟

    王崇伟不顾生命危险,挺身而出,英勇施救,才成功避免了一场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
  • 毕加云

    毕加云从教几十年来,把最宝贵的青春献给了大山,献给了山区教育,献给了山里渴求知识的孩子们。
  • 朱永昌

    朱永昌危难时刻,他勇斗歹徒保护村民,身中一刀后仍强忍剧痛把歹徒制服。
  • 施贵华

    施贵华用13年时间42次往返县法院执行局,以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农民诚信风采。
  • 刘兴银

    为救一位落水妇女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 李桂科

    扎根山村30余年,无微不至照顾麻风病人
  • 陈金焕

    孝敬公婆的好榜样,十年如一日照顾丈夫、服侍公婆、抚养儿女。
  • 香九妹

    50余年守护德钦县云岭乡西当村及澜沧江沿线村落乡亲生命的“守护神”。
  • 毛金凤

    两次捐献造血干细胞,荣获全国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奉献奖。
  • 宗德武

    20年如一日,在三尺讲台上用无私的奉献托起山里娃的求学梦。
  • 陈文贵(已故)

    见义勇为,英勇跳进水塘挽救落水孩童。
  • 恰阿别

    尽心孝敬双亲,悉心照顾瘫痪丈夫,以一个女人柔弱的肩膀扛起全家人的希望。
  • 陶应全(已故)

    一心带领村民增收致富、改善村里的生产生活条件。
  • 高兴媛

    割肾救父,舍身成义,用质朴的行动演绎了至爱亲情,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 杨润锦

    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救助困难学生和先心病患儿,坚持无偿献血7年。
  • 孟云良(已故)

    24年来他坚守在检察院反渎职侵权的岗位上,侦破了69件渎职侵权案件。
  • 李小召

    一个平常的农家妇女,面对厄运的打击,毅然独自撑起家庭重任,教养孩子赡养公婆。
  • 周天军

    一名普通村民及时组织村民们抢救交通事故的乘客,并协助救援部门积极施救。
  • 杨守武

    危难时刻伸出援手,不顾个人安危下井救助村民。
  • 陈双英

    一个柔弱的农村妇女,勇敢面对生活的困难,撑起了风雨飘摇的家。
  • 李志逵

    他强忍剧痛,沉着冷静,13秒稳稳靠右停车,保证了全车乘客的生命安全。
  • 汪存焕

    27年如一日独力照顾母亲和婆婆。
  • 徐红才

    他是一名医生,也是一名农民,还是一个好人,更是一位“平民英雄”。
  • 李树珍

    40年创业之路,亦为服务社会40年。
  • 代建荣

    代建荣从事智障体育教学20年,不断钻研业务知识,克服特教工作的实际困难。
  • 王文沧

    艰苦创业,诚实守信,为澜沧县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 张盈琴

    张盈琴严格遵守酒店规章,团结同事,善于协作,拾金不昧。
  • 俸国芳

    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把理想的鲜花插在了山区的教育园地上。
  • 陈金正

    从医以来,徒步行程两万余里,踩烂了50余双鞋,被当地群众称为“铁脚村医”。
  • 陈家顺

    陈家顺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劳动力的需求,他多次以农民工的身份卧底企业打工。
  • “会泽七子”

    7名“80后”回到家乡教书、修路。
  • 杨如健

    杨如健他每年拿出1万余元的化肥给老百姓做推广实验示范,并且每年有100余万元的化肥款赊销给老百姓施用。
  • 顾中国

    助人为乐,用爱心温暖昆明。
  • 邱声和

    邱声和是一个平凡的人,却有着不平凡的情怀和故事。
  • 高德荣

    扎根西南边陲,带领群众奋斗数十载。
  • 周扬

    为了挽救因肝硬化而病危的父亲,他毅然决定捐肝救父。
  • 张天雄

    自强创业,用诚实守信赢得市场。
  • 雷明

    云南首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新闻工作者。
  • 潘志艳

    大学生“村官”旱灾中为孤寡老人送水。
  • 朱银全

    地震时从废墟中救出7名学生。
  • 和勋

    带领村民保护生态,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 罗万英

    罗万英在送乘客时拾到15906元现金、重要证件等物品,罗万英拾金不昧及时交还给失主。
  • 孙显才

    26年间,利用业余时间修路50公里。
  • 赵兴册

    赵兴册不忘回报家乡,带动各族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致富。
  • 陈思哲

    他从创业开始,就一直回报社会。数十年来,修道路、建学校、资助贫困学生,恩泽遗惠长远,堪为楷模。
  • 高峰

    为了保护职工人身安全,不顾个人安危,身负重伤。
  • 张金武

    为改善贫困残疾人的生存状况奔走呼号,卓有成效地帮助了一大批贫困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庭。
  • 何依

    地震中舍命救女童。
  • 胡伟伟

    胡伟伟同学暑假勇救落水儿童的事迹,感动了父老乡亲、感动了学校师生。
  • 金同会

    金同会虽然身带残疾,山火发生时,不顾个人安危勇扑山火,保护森林资源。
  • 田润

    带领所在的供销社连续22年被评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创办了全省第一个农村综合服务社。
  • 李学莲

    用心血和汗水换取了群众信任和称赞,树立了无私奉献的农村基层干部形象
  • 杨卫东

    杨卫东在20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 任学康

    不顾个人安危,三次跳进箐沟,抢救被洪水围困的学生。
  • 李跃标

    诚信经营,带领公司先后荣获“省放心食品经营商场”“省诚信企业”“省创新试点企业”等称号。
  • 杨竹芳

    18年一直保持"无错案、无超时限案、无违法违纪案、无被举报或投诉"的办案记录。
  • 龚曲此里

    他用从不停歇的脚步丈量滇西北高原每一寸土地,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 郑垧靖(已故)

    把生命贡献给了党和人民的宣传事业,用生命塑造了基层宣传工作者的楷模形象。
  • 钱丽珍

    钱丽珍先后向抗震救灾,扶贫、济困、教育、爱心捐献、体育赛事等慈善公益活动累计捐资1000余万元。
  • 刀会祥(已故)

    对工作无私,对群众慷慨,把生命奉献给纪检监察事业。
  • 段其海

    几十年来从不间断地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像亲人一样志愿照顾多位孤寡老人
  • 杨善洲(已故)

    党的好干部,退休后在大亮山植树,22年植树1120万棵。
  • 朱刚

    民警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生命。
  • 王丽华

    抚养表弟孝敬公公,收获付出的快乐。
  • 何文光

    洪水中勇救12名被困乘客。
  • 施庭荣

    千里之外“寻母”孝老,30年矢志不渝。
  • 李开斌

    创造超级稻奇迹的“稻田守望者” 。
  • 赵瀚香

    赵瀚香42年如一日无悔付出,照顾瘫痪在床的妹妹。
  • 赵丽华

    赵丽华用自己孱弱的双肩,挑起了照料3位孤寡老人和双亲共5位老人的重担。
  • 陈章亮

    陈章亮在众人瞠目、空气凝结的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完成了一次壮烈的生命托举,并以此换来了一个必死生命的重生。
  • 康洪宝

    康洪宝在盈江山区从教15年,既教书又育人,关心贫困学生疾苦,出钱出力投身公益。
  • 张鹏

    张鹏长期以紫马黑汉的网名为需要帮助的人带去自己力所能及的爱心。
  • 赵声琳

    忍受着病痛折磨坚持参与公益活动,发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 濮永康

    “90后”好青年勇救落水者。
  • 李伯藩

    退休后坚持义诊,不收分文。
  • 陈永发

    守护白族民间石雕文化,潜心收集整理白族传统民间石刻,倾心尽力组织建设剑川石雕千狮山。
  • 杜正云

    一家三代为小红军守墓,践行革命老区农民的忠诚。
  • 马右芬

    “独手”妈妈用爱撑起“五残三幼”八口之家。
  • 刘怡晴

    特殊家庭里的“大孝女”,师生聚会结下半世父子情。
  • 方卡华

    玉雕技师身残志坚,创办免费培训基地爱洒残障同胞。
  • 肖军

    照顾瘫痪妻子创造生活奇迹,守护病妻“脚踏实地”的生活。
  • 张正祥

    “80后”苗族小伙赤手空拳斗歹徒,见义勇为真英雄。
  • 李锋强

    “打拐英雄”只身跨省打拐,助百余家庭重团聚。
  • 戴小斌

    捐款建基金会关爱残疾儿童,安排农村贫困户及残疾家庭子女就业。
  • 王秋婷

    王秋婷党性坚定、作风过硬及工作务实的精神,激励着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的同志们时刻不忘初心,继续向着目标大步前进!
  • 杨启知

    杨启知每次遇到有人出意外事故,他都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别人。
  • 封正文

    当作为家中独子的挚友去世,封正文替朋友把照顾老人的责任扛在肩头,这一扛就是十六年……
  • 李志华

    38载春华秋实,一拨又一拨的孩子走出大山,走向了山外精彩的世界。但李志华依旧坚守在这个小山村。
  • 李发美

    母亲李发美用尽一生的时光,把将近20000多个日夜书写成一个不离不弃的伟大母爱故事。
  • 郭其芳

    义务任教“老年二胡班”,用琴弦谱写敬老助老篇章。
  • 杨晓明

    十几年如一日照顾无血缘关系的老人。
  • 李湘云

    甘当生命健康守护者,“超声岗位”24小时待命成常态。
  • 宁超云

    普通驾驶员路遇不平,挺身勇擒抢包劫匪。
  • 马恒

    诚信商人坚持做安全食品,热心公益回馈社会。
  • 熊朝贵

    用坚守诠释着教师的职责,扎根边陲30载,帮助孩子们通过学习走出大山。
  • 蔡永旭

    边防警官情系边民,爱心奔波甘做好事。
  • 刘文萍

    捐献器官让5人重拾生命希望。
  • 张艳华

    铁路女工勇做“空中蜘蛛侠”,6米高空作业创佳绩。
  • 施尤俊

    “割肝救母”回报母爱深恩。
  • 任治森

    传播党的声音,扶贫助困甘当“文明使者”。
  • 寸守杏

    善良农家女照顾瘫痪丈夫。
  • 李红兵

    湍急河水中舍己救人,获赞“平民英雄”。
  • 梁达松

    扎根边疆民族地区,只为兑现支教承诺。
  • 斯那定珠

    带领乡亲修路致富,千万富翁变“负翁”。
  • 李锦莲

    李锦莲、王映林夫妇一直照看患有重病的侄儿,不离不弃,默默坚守。
  • 代琼兰

    创业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照顾38位孤寡老人。
  • 耿家盛

    学苦练坚守匠心,磨就车工“一把刀”。
  • 官绍琴

    七旬老人见义勇为,车轮下勇救4名儿童。
  • 朱良文

    捐资百万设贫困生奖学金,不辞辛劳成“丽江保护第一人”。
  • 李顺麟

    海关缉私英勇献身,用青春和生命铸就国门忠诚。
  • 唐仲远

    危急关头挺身而出连救两人。几十年如一日,勇挑起疑难复杂案件重担。
  • 徐成

    无微不至、毫无怨言地照顾中风的父亲,诠释着“百善孝为先”的中华传统美德。
  • 陈国万

    资助百名贫困学,长期助人挽救多人生命。
  • 岩嫩

    担任村民小组干部26年来,带领村民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逐步改变了村寨的落后面貌。
  • 邓先余

    一边潜心绿色循环农业研究,一边带领指导学生进行循环农业创新创业实践。
  • 李正明

    在紧要关头,毅然决然挺身而出,跳入冰水中,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挽救5名乘客。
  • 杨会春

    坚持20多年缝制拥军鞋垫,匿名转送驻腾部队,被官兵亲切称为“拥军妈妈”。
  • 谈海云

    路见不平勇斗歹徒,救人后悄然离去。
  • 陈友凤

    舍“小家”、顾“大家”,真心实意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
  • 商忠会

    肩负起家庭的重担,独自照顾爷爷奶奶十余年。
  • 郭红波

    无偿献血30多次,热衷公益慈善事业。
  • 段连斌

    组织创建“元谋在线义工组织”,直接帮扶对象达数万人。
  • 杨云新

    深夜拾巨款交还乘客,拾金不昧好品德。
  • 江德华

    检察官坚守大山深处,从“门外汉”到“办案能手”。
  • 藏乡八善

    藏乡8户人家义务轮流照顾瘫痪老人一家三代人。
  • 罗金云

    危急关头挺身而出、舍身忘我,激流中勇救落水者。
  • 李明飞

    残疾老板自强不息,诚信经营打造业界品牌。
  • 杨大林

    杨大林一心扎根基层,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恪尽职守、认真负责,团结带领西川乡沙力村党员干部群众苦干实干、勤劳致富。
  • 吴应邦

    吴应邦老人用自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誓言:永远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
  • 董永山

    他敢于担当,用忠诚践行党员誓言,他无私奉献,用行动书写竭诚为民的男儿本色,他与火共舞,用执着锤炼过硬本领。
  • 蔡鸿康

    为了重圆破碎家庭的团圆梦,为了让宝贝能够早日回家,蔡鸿康就同志愿者们一起义无反顾地继续投入到寻亲工作中。
  • 吕庆才

    吕庆才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赞美之歌,唱响了一曲勇救落水车里人的见义勇为道德模范英雄赞歌。
  • 高美芬

    高美芬无论春夏秋冬,严寒酷暑,她都想老人之想、急老人之急,她勤奋敬业,她孝敬老人、给子女做榜样。
  • 马德静

    马德静一直坚持在图书馆义务值班,为图书馆付出了许多心血和汗水。
  • 王新华

    王新华从一个普通的电工做起,成为水松纸领域的电气自动化专家、电气自动化高工,申报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10多项。
  • 项正文

    24年的教育生涯,他在帮助学生实现梦想的同时,他也圆了自己的梦想:用爱心带来温暖,用智慧传递希望。
  • 何永云

    何永云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江中智勇救三人的先进事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和点赞。
  • 王廷玉

    王廷玉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越战争、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等30余次大小战役和战斗,战功赫赫,荣誉无数。
  • 张宇

    张宇14年的导游加领队生涯一共接待了1000多个团队,接待4万余人,不仅没有一次投诉事故,还多次受到客人的书面表扬。
  • 张桂梅

    张桂梅在基层教育岗位上辛勤耕耘数十年,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托起了贫困山区孩子们的希望。
  • 树群花

    树群花以孝道为荣,以奉献为荣,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
  • 李文芝

    李文芝同志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帮扶干部,胸怀全局,责无旁贷地奔赴脱贫攻坚第一线,忠实地履行“挂包帮”责任。
  • 吴志宏

    吴志宏参加工作27年间,4次到基层挂职、任职锻炼,基层工作经验丰富。
  • 马春海

    马春海为独龙族这个“直过民族”连接世界架起了移动信息“高速公路”,用“互联网+”信息化建设探索独龙江乡脱贫攻坚新路径。
  • 此路恒

    此路恒怀着一颗带民共富的热心,一心一意服务家乡,全力以赴带民共富。
  • 潘庭宏

    20多年来,潘庭宏走遍大江南北,花费6000多万元收藏了近60余万件红色文物。
  • 姜云秋

    37年来,姜云秋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始终坚守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在平凡的岗位上把平常的工作做到最好。
  • 黄昌军

    黄昌军解决了当前烤烟品种易感马铃薯Y病毒的难题,成为烟草行业从基因到品种创新链获得的第一个品种。
  • 单西云

    单西云从医40年,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艾滋病防治、卫生三下乡活动、平安医院建设、文明医院和等级医院创建等方面做出突出奉献。
  • 李光彪

    2020年,2月18日,李光彪向楚雄州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递过他近10年的稿费收入32733元。
  • 杜丽红

    当得知丽江有新冠确诊病人时,杜丽红自告奋勇向项目经理提出愿意到隔离病房为医护人员及患者消杀及清洁病房卫生。
  • 张理南

    从殡葬改革先锋,到抗疫战线勇士,张理南全力以赴地战斗在防控一线,用一生诠释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
  • 赵家才

    赵家才始终牢记入党誓词,在关键时刻豁得出、挺得住、冲在前,在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战役中,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 白劲松

    白劲松时时刻刻做模范、扎扎实实尽职责,默默为春城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 卢建标

    卢建标的一生是兢兢业业、拳拳为民的一生,他始终不畏艰难、不嫌繁琐,勇于较真碰硬,敢于担当作为。
  • 谢帅业

    谢帅业肯挑重担,敢打硬战,能征善战。
  • 陈义兰

    陈义兰站在离“病毒”最近的地方,先后组织参与采集近700份样本,为泸水市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贡献。
  • 霍松

    霍松与多部门协调配合更好服务患者及临床,齐心协力用生命守护群众健康,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救死扶伤的初心和使命。
  • 陈晓艺

    陈晓艺面对湖北暴发的疫情,毫不犹豫多次请战,2月12日加入云南省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前往湖北参加战“疫”。
  • 杨雪

    杨雪在扶贫一线奉献着一片真情,在精准扶贫的伟大战役中践行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时代当担。
  • 普永林

    普永林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主动联系车辆和武汉接收方,于2月8日,向武汉捐赠30吨新鲜蔬菜以自己的拳拳爱心。
  • 杨家训

    “共产党员就是为人民。”杨老一再强调自己坚持做“公益”,是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 郭恒友

    尽管生活富足,荣誉满堂,来自贫困山村的郭恒友,却时刻不忘尽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 岩卖香

    岩卖香为了一句承诺,他和一群永远不会开口的战友相守了32年。
  • 赵根荣

    赵根荣无私奉献,把一生的好时光洒在了盈江大地上,贡献全部心血和才华,不愧是农民新中的“好神医”。
  • 徐洪祥

    徐洪祥激励着广大干部用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谋福祉的初心和使命,为美丽保山建设和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 杨世荣

    杨世荣把脱贫攻坚当作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抓紧抓牢抓实,攻坚克难,锐意进取,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 玉并

    疫情无情人有情,战疫“女神”用自己的身躯牢牢守护了傣乡人民。
  • 杨广

    杨广多年来他以满腔的热血投身于税务事业和扶贫帮困中,将青春奉献给了税务事业奉献给了大山里的“亲人”们。
  • 敖家强

    在这个充满浮华与诱惑的时代,敖家强告诉了我们人性的良善和仁爱。他的生命虽然短暂,光辉却永久留存!
  • 肖翔

    肖翔勤俭节约,团结同事,助人为乐,为人坦诚,深受邻里和辖区群众的信任和好评。
  • 袁明磊

    袁明磊同志始终讲政治、讲责任、讲奉献,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项扶贫方针政策,出色完成驻村扶贫工作任务。
  • 马跃升

    马跃升​带领大家共同致富、以人为本关心企业员工、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热心公益事业等事迹为全镇的民营企业家起到了良好的带动作用。
  • 张子权

    张子权用奋斗的青春诠释人民卫士的血性本色,用冲锋的姿态描绘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用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人名警察的忠诚警魂。
  • 梁余才

    梁余才让学校德育工作有效,高效和持久,富有鲜明办学特色,在全国独树一帜。
  • 苏慧勇

    近30年来一直从事传染病的临床诊疗工作,在专业上不断进取,在医德医风及职业道德上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 郭邦勇

    在面对被洪水冲走,人民群众命悬一线的危急关头,是郭邦勇这样的好心人奋不顾身,挺身而出,及时相救,才使得被江水冲走者获得新生。
  • 查中永

    查中永直面最暴戾的毒贩,以忠诚作词,以使命作曲,以勤奋为笔,以实干实绩为墨谱写禁毒斗争的壮丽篇章。
  • 张峻珲

    张峻珲把青春风华的14年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热爱的公安交管事业,用年轻的生命构筑了祖国西南边陲抗击疫情的坚实防线。
  • 普玉忠

    13年来,普玉忠用脚步丈量祖国边境线,累积巡边4000多公里,清理、保护界碑,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领土完整。
  • 张永斌

    29年的岁月年华,张永斌一心扑在党和人民的发展事业上,播撒着“老兵”的革命情怀。
  • 徐静梅

    徐静梅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大山,奉献牺牲,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 付艳红

    付艳红从事社区工作20年,用真诚对待工作,用真情关爱居民,用真心化解矛盾,赢得了居民们的爱戴和支持。
  • 王玉权

    王玉权坚守卫生事业一线20余载,积极帮助群众解决看病难、就医难的问题。
  • 李德寿

    李德寿归国后探索研究农业技术,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当地群众,带领群众规模化种植蔬菜瓜果增收致富。
  • 彭鑫亮

    彭鑫亮把19年青春年华奉献给基层法庭,他奔波在群山峡谷中的各个少数民族村寨,调处了大量的矛盾纠纷,让法律的阳光普照峡谷山乡。
  • 周国忠

    从2018年起,周国忠带领团队深入昆明多所高校、多个社区,义务向群众科普急救知识,惠及受众20000余名。
  • 梁春林

    从2006年走上三尺讲台开始,梁春林不间断通过个人资助、联系爱心人士资助等方式帮助2000多名困难学生圆梦,累计资助金额达100多万元。
  • 岩嘎

    岩嘎2006年11月参加工作以来从事有线电视安装、网络传输及维护工作,曾2次见义勇为。
  • 龙建平

    龙建平是独龙江乡的第一代养路人,他深知独龙江公路不仅仅是一条路,更是独龙族同胞的生命线,独龙族同胞的致富路,他和同事们一起奋战在日常养护、抢险保通的第一线。
  • 李一飞

    自1992年与云南希望工程接触至今,李一飞一直坚持做一件事:圆困难学子上学梦。
  • 张保益

    1986年2月退休以后,张保益依然情牵百姓、心系发展,长期资助贫困学子。
  • 杨建国

    杨建国通过民政、残联等部门向希望工程、受灾地区、贫困儿童等捐款12万余元,交纳特殊党费5.1万元
  • 杨蕾

    为帮助更多患者重拾生活信心,她用自己的治疗故事为更多病友及其家属带去希望和光芒,并依托平台筹集善款,竭尽所能助医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