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时政 >> 正文
首页 | 邮箱    
【百年辉煌 云岭巨变】改革开放启新程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01日 08:20:10  来源:云南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以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为先导,云南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党中央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通过多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深化省情认识,理清发展思路,在改革开放带来的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中,逐步摆脱落后、走向进步,摆脱封闭、走向开放,摆脱贫困、走向富裕。

  经济建设持续快速发展

  云南省委、省政府把握党中央关于经济建设的总体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推进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商品经济,培育特色支柱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形成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推动全省经济迈入持续快速发展之路。

  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在云岭大地推广。1983年,云南农村99.9%的地区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不断提高,从1978年的130.6元增长到2012年的5417元。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和城镇居民就业的变化,云南非公有制经济悄然兴起,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形成了城乡集体企业和各种专业户、重点户、联合体、个体工商户共同发展的局面。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在学习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云南非公经济发展加速,国有企业改革向市场化迈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调整国有企业战略布局、国有企业扭亏增盈改革的三大步。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针对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云南着力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有重点、分层次地加快城镇建设,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2.15%发展到2012年的39.31%。

  基础设施持续改善。云南主动抢抓中央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建成以通信为先导、公路为基础、铁路为骨干、水运为基础、航空为辅助,集多种运输方式和信息于一体的综合运输传导体系,“出省出境”骨干综合交通网初步形成。

  培育形成五大支柱产业。我省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烟、糖、茶、胶等传统优势产业,培养生物资源开发产业、矿产资源开发产业、旅游产业、电力产业,形成支柱产业集群,走出一条以工业为基础,发展农业促轻工,依靠轻工积累资金,集中财力保证重点建设的路子,有力推动云南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12年,云南工业实现增加值3450.72亿元,助推云南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大关。

  形成多层次开放格局。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利用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地缘优势,我省开放格局不断扩大,从末端走到开放前沿,在国家开放格局中占有重要战略地位。1990年,瑞丽口岸正式建立,成为云南第一个经国家批准的经贸、旅游型经济开发试验区。1993年,举办了首届中国昆明出口商品交易会。1999年,成功举办的第22届世界园艺博览会,是第一次由发展中国家主办的大型世界园艺博览会。2012年,云南一类口岸总数达到16个,形成公路、铁路、水路航空为一体的多层次、多元化口岸开放体系。

1993年8月8日,首届中国昆明出口商品交易会开幕。

  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云南得到恢复和发展。云南省委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政治建设的决策部署,通过恢复和整顿党的组织,恢复和发展边疆民族工作,恢复和建设民主政治制度,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和民主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云南呈现出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逐步完善。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强地方立法和民族立法工作,制定、批准了一批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加强对“一府两院”工作的监督,着力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倾听人民呼声,汇集人民智慧,回应人民期待,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恢复发展。1977年12月12日至16日,省政协四届一次会议在昆召开,标志着中断10年之久的人民政协工作得以恢复。之后一些地、州、市、县的政协组织相继恢复或新建。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实行。1979年3月,设立了省委民族工作部。1981年3月,成立了省委民族工作领导小组,把民族工作重新摆在重要位置,1979年至2002年,云南先后成立了15个民族自治县。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有序建立。加强基层民主建设,逐步建立起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扎实推进。1979年1月,云南各级人民检察院相继恢复。同年11月,省司法厅恢复重建,并重新组建地方各级司法行政机构,积极整顿和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全省公证工作也同时恢复。1980年1月,恢复重建律师制度。1986年,启动实施全省第一个五年普法规划。1989年,开始建立司法所试点工作。

  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伴随经济体制改革,云南文化、生态、社会事业等领域也进入改革发展的新阶段。

  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明显。改革开放后,我省坚持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强,从广泛开展“全民文明礼貌月”“五讲四美三热爱”开始,大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深化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不断丰富和改善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改革发展。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进程中,云南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发展战略,持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文化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群众文化活动活跃,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工作和保护实践走在全国前列,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迈出重要步伐。

  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云南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政策,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走“生态立省、环境优先”的道路,在开展具有边疆民族地区特点的生态文明建设行动、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筑牢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等方面成效显著。

  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深化发展。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实际,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改革创新,加快调整和恢复教育、医疗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各项事业,加强社会管理,改善就业,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升,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深化发展。至2007年,实现了城镇职工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保制度上的全覆盖。对民族自治地方、民族边境地区等加大扶持和投入力度,在边境县开展“兴边富民行动”,实施解决、缓解各族群众读书难、看病难、看电视听广播难、看戏难、学科技难的边疆解“五难”惠民工程,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加强边疆党的建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开启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新征程。云南省委贯彻落实党中央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部署,始终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工作,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等方面,探索符合云南实际的党的建设新路径,为云南改革开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1995年8月,云南省委聚焦“有人办事、有章理事、有钱办事”目标,开展历时6年的村级组织建设工作,培养了农村入党积极分子592万名,培养农村党员187950名,为实现“致富奔小康”提供了组织保证。

  为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从2004年2月开始,云南省委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实施“云岭先锋”工程,加强了全省各级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规范和纯洁了基层党组织,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威望和形象,成为云南的党建工作品牌。

  云南网记者 耿嘉 张彤

  相关链接:云南日报7月1日T01-T12特刊

  【百年辉煌 云岭巨变】党的光辉照边疆 边疆人民心向党

  【百年辉煌 云岭巨变】浴血奋斗迎解放

  【百年辉煌 云岭巨变】改天换地筑基业

  【百年辉煌 云岭巨变】改革开放启新程

  【百年辉煌 云岭巨变】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

  【百年辉煌 云岭巨变】经济建设迈上新台阶

  【百年辉煌 云岭巨变】民族团结花正艳

  【百年辉煌 云岭巨变】绿染云岭气象新

  【百年辉煌 云岭巨变】构筑开放新高地

  【百年辉煌 云岭巨变】全面从严治党成效显著

责任编辑:罗宇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