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社会 >> 正文
云南普洱:让边疆绿色明珠熠熠生辉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13日 07:55:00  来源: 云南网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 接续奋斗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

 
李奕澄 制图
林下三七
绿色普洱

  复工复产复苏,普洱为经济重启注入“绿色”能量。

  近期,因疫情推迟的第五届云南咖啡生豆大赛在普洱市重启帷幕,来自全省各咖啡产区的精品咖啡再次吸引市场关注;普洱市普洱茶品质区块链追溯平台正式启动,带动普洱市茶产业打造品牌、开拓市场。全力推进以茶咖产业为代表的绿色产业重启复苏,绿色经济成为稳住经济基本盘、保障民生根本的主要动能。

  普洱市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发展”战略定力,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为总平台,厚植绿色根基,传承绿色文化,发展绿色产业,构建绿色社会,打造绿色品牌,努力把普洱建设成为祖国西南边疆的绿色明珠。

  绿色新政 搭建“四梁八柱”

  绿色发展,制度先行。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普洱市大胆先行先试,全力耕好绿色经济“试验田”。

  普洱市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保护是第一政绩”理念,特别注重用制度来保障和监督生态保护的落实落地,科学制定了一套政绩考核体系,建立完善生态资源“核算、保护、转化”的实现路径,促进形成绿色发展的长效机制,推动绿色发展的制度体系已基本形成。

  以绿色政绩考核倒逼绿色经济发展,普洱市率先在全国实施绿色经济考评,落实生态文明考核“一办法、两体系”,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量化到干部考核中;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给干部戴上绿色发展的“紧箍咒”;在全省首家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建立“绿色检察”制度,提起全省首个生态公益诉讼案件。

  核算生态价值,摸清绿色家底。在全国率先开展了GEP核算和TEEB评估,推行GDP与GEP双核算、双运行、双提升机制,全国首家发布GEP核算成果;率先编制发布涉及绿色农业、交通、能源、建筑等31个重点产业和行业的绿色评价规范及技术标准;成功发行全国首支规模50亿元的绿色经济发展基金,探索开展金融支持绿色经济发展行动。

  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构建起了普洱绿色发展的“四梁八柱”,绿色经济前景正吸引越来越多投资者开发这片热土。普洱荣获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中国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城市等称号。

粮食丰收
西盟生态养蜂

  绿色崛起 推动高质量发展

  今年5月,普洱市倚象山茶旅半山酒店开门迎客,标志着普洱市瞄准旅游产业高端业态,深度融入全省大滇西旅游环线规划,“半山酒店”建设乘风启航,绿色普洱阔步迈向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

  产业结构变“新”、模式变“绿”、质量变“优”,普洱市以现代农业、生物药业、现代林产业、文化旅游和大健康产业、数字经济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全市绿色GDP比重超过九成。

  现代农业风生水起,普洱市重点抓好质量、标准、品牌建设,做好节肥、减药、增效工作,加快推进全域绿色有机化,加强标准研发并牵头制定相关标准,加快建立质量可追溯系统、日常监管系统和质量认证体系,打造农业品牌,提升农业效益。思茅区建成全省首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生物药业快速成长,普洱市依托院士专家工作站等科研平台,大力发展林下有机三七、铁皮石斛、重楼、白芨、茯苓等生物药规模化种植和精深加工,做大做强“大唐汉方”“淞茂医药”“丹洲制药”“联众生物”等龙头企业,打造民族药、新药和保健品等生物医药品牌。

  现代林产业延伸产业链,加快推进云景林纸“浆变纸”和建设百万吨产能、百亿元产值的景谷“双百”园区,促进林纸、林板、林化高端化发展,大幅提升林业附加值。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盘活森林土地资源,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520万亩,涉及农户近25万户,林下经济人均收入达3050元。

  旅游康养未来可期,普洱市坚定不移修好路、建酒店、办医院、办学校,加快百里普洱茶道、美丽县城、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等项目建设,补齐景点景区、五星级酒店、房车营地、宿营地等“吃住行游购娱”配套设施,提高旅游承载能力,打造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今年,思茅区、西盟县成为首批“云南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江城瑶族群众

  绿色实践 做好“试验示范”

  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经济,眼下,普洱市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紧扣确保全面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和确保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基本建成的四大目标任务,抓好培育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扩消费促外贸、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四项重点工作,确保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自2013年6月,国家发改委批准普洱市建设全国唯一的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以来,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目前已顺利通过国家中期评估,得到了评审专家的高度评价,认为普洱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是一次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探索,为全国其他地方提供了示范和借鉴。

  普洱绿色经济从“试验”走向“示范”,取得了生态与发展兼顾、增绿与增收协调、绿起来与富起来相统一的良好效益。普洱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不仅是一块金字招牌,更成为了普洱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大平台。

  今年以来,普洱市继续对标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加大资金投入,补齐项目短板,建立完善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重点项目评选办法,围绕千亿级百亿级产业集群规划目标和世界一流“三张牌”打造,扶持表彰一批绿色产业重点试验示范项目,再谋划实施一批绿色试验示范项目,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确保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基本建成。

  更多新闻:

  点绿成金助脱贫 

  初夏时节,走进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竹塘乡思茅松林下三七基地,绿油油的三七苗长势喜人,基地管理人员朱相林正带着院士指导班学员们给每一块三七基地搭建拱棚,为雨季来临的种植管理做准备。这些学员大多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林下三七种植的产业前景让村民们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依托丰富的思茅松人工林地资源,中国工程院朱有勇院士团队在澜沧县开展林下有机三七种植试验3910亩,价格高出市场上普通三七原料5倍以上,一亩收入高达10万多元。曾经闲置的林地资源摇身一变成了价值不菲的增收财源。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普洱市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生态产业、壮大生态经济,在脱贫攻坚中积极探索实践生态扶贫创新模式。

  普洱市实行生态效益与脱贫效果并重的“四结合”措施,即把发展绿色生态产业、生态保护工程、实施生态补偿、开发生态岗位与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从靠山吃山到爱山护山,再到如今育山富民的生态扶贫路子。

  绿色产业成为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的“绿色银行”,普洱市初步建成了特色生物产业、清洁能源、现代林产业、休闲度假养生4大绿色产业基地。全市1665个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5.79万户58.58万人发展产业脱贫。全市落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4.85亿元,选聘1.5万余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生态护林员,人均年收入9200元。

  普洱市还启动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市财政投入3亿多元资金,建设36个安置点,把近2000户8000多人迁出了生态功能区。同时,将生态移民工程和易地扶贫搬迁有机结合,整合投入资金46.3亿元,实施了2万多户8万多人的易地扶贫搬迁,实现了生态环保与绿色发展双赢。

  呵护生态塑品牌 

  普洱市生态良好、环境优越,全市4个县成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5个县被纳入县域生态环境质量国考县。普洱市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中国十佳绿色旅游城市”“中国天然氧吧”“中国康养城市”,走进普洱就是一次生态之旅、洗肺之旅。

  普洱4.5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森林覆盖率达70%,建成自然保护区16个,占普洱国土面积的20.1%。90%以上的生态系统类型和80%以上的珍稀濒危物种得到就地、近地保护,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达7429.87亿元。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清新空气”标准12倍多,天蓝、地绿、气爽、水净是普洱的“标配”,绿色生态是普洱最耀眼的品牌和最大的亮点、卖点、营销点。

  “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普洱市严格管护公益林、天然林、自然保护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每年减少天然采伐限额,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林地面积、活立木蓄积量、森林蓄积量均居全省第一。围绕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环境风险管控目标,坚决打赢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强化国土空间管控,严格执行“三线一单”制度,全市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优良水平。2019年全年,PM2.5浓度24微克/立方米,优于全国平均水平41.5个百分点,全年未发生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纳入国家、省级考核的地表水考核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90%,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优良;土壤环境总体安全清洁。

  夯实基础增后劲 

  5月30日,经过4年紧张施工,墨江至临沧高速公路重点控制性工程——大中山隧道顺利贯通。大中山隧道位于镇沅县境内,全长5.6公里。据项目指挥长介绍,目前墨临高速全线19个隧道已经贯通了13个,项目进度达到原先规划时限,预计今年年底将如期建成通车。

  为补齐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短板,强化绿色发展的基础设施支撑,普洱市加快规划建设“能通全通”高速公路网,超前谋划建设“一主四支两过境”铁路网,积极构建“三支线五通用”航空网,把普洱建设成面向东南亚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目前全市在建高速公路项目7个,总里程611公里,首条地方高速公路——景东至文东高速建成通车。思澜高速公路、墨临高速公路等多条高速公路即将通车,到2020年底建成和在建高速公路里程有望超1000公里,初步构建中心城区到各县城的“2.5小时交通时空圈”。

  机场建设按下“加速键”,普洱“一市两机场”:已经建成普洱机场和澜沧景迈机场。同时,景东支线机场列入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

  普洱市在建和规划7条铁路,其中玉磨铁路将于2021年建成通车,普洱市将结束没有火车的历史,未来普洱到昆明仅需3个小时。

  加强农村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全市所有建制村实现通硬化路,硬化里程8744公里,通畅率100%,93%建制村通客车,城乡交通一体化格局进一步形成。建制村100%宽带网络覆盖,自然村100%通动力电。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云南网记者 沈浩 李汉勇

  相关新闻:

  奋力书写新时代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普洱答卷”

  奋力推动新时代楚雄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再上新台阶

  云南楚雄州:牢记嘱托 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

  云南怒江:打好收官战 迈向幸福路

  坚决打赢怒江深度贫困脱贫攻坚战

  5年来,昭通各级干部群众全力投入脱贫攻坚:再硬的骨头也要啃下来

  保山:绘就开放前沿壮美画卷

  红河州:坚守初心 勇担使命 真抓实干

  奋力建设新时代团结进步美丽红河

  文山:感恩奋进新时代 壮乡苗岭谱新篇

  推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在文山结出丰硕实践成果

  临沧:激活新动能 实现新跨越

  临沧:保障民生只争朝夕

  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解读临沧 发展临沧 创造临沧精彩

  奋力推动德宏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德宏州:团结奋进奏响新乐章

  大理州:万顷洱海扬清波 民生福祉绽欢颜

  大理州:万顷洱海扬清波 民生福祉绽欢颜

  曲靖:不负重托担使命 争先进位再跨越

  曲靖:走前列 进百强 坚持新思想引领 推进高质量发展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 高质量推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

 

 

责任编辑:罗宇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