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区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资料区 >> 正文
大理漾濞:家训上墙 “亮”出乡村文明新气象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06日 17:57:03  来源: 云南网

  近日,走进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彝族自治县富恒乡石竹村岩腊佐村民小组,只见白墙青瓦的乡村民居掩映在青山绿水间,家家户户的农家小院干净整洁,“勤俭持家、宽厚忍让”“谨言慎行、踏实做人”“与邻为善、尊老爱幼”等家风家训牌“亮”在村民家门口,格外醒目,汇聚成一道新风文明的风景线,也成了石竹村乡村美丽、百姓安居的生动注脚。

  石竹村党总支书记常文斌介绍:“这里的村民都姓常,故提炼出‘常氏家训’,家训是我们族谱里面以及老人一代代口口相传的孝老爱亲、教育子女话语中提取出来的,它对于我们做人做事、清廉传家、清白做人有一定的规范和警醒作用。”

  家风好则民风淳,民风淳则乡风正,石竹村的家风家训传承工作只是富恒乡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一个生动缩影。一直以来,富恒乡注重抓好家风建设,以清廉家风带动民风向善向好。该乡不断推动廉洁文化走进农村、融入村规民约、家风家训,深入挖掘、提炼、总结群众身边的清官廉吏故事、革命先烈的廉洁精神以及群众生产生活中传承传播的廉洁元素和故事等优秀文化资源。截至目前,帮助村民提炼家风家训并挂牌35户,分享传播家风小故事7则。

  结合党员群众实际需求,富恒乡还开展菜单式廉政服务活动,以“廉洁微课堂”“富恒党纪学习一刻钟”“廉政夜话”“立家规、亮家风、传家训”等主题活动为载体,向党员及基层干部派发政策宣传、廉洁文化宣讲等任务清单,以“党建+教育宣传”模式将廉洁文化服务触角延伸到群众身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廉洁文化融入日常生活,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的廉洁服务意识,引导全乡干部群众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讲道德、守规矩、重家风,切实打造家风教育主阵地。

  同时,为满足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让农村的廉政文化教育深入人心,富恒乡还把丰富的本土文化资源转化为廉洁文化建设的厚重教材。充分发挥“党委宣讲团”“青言青语宣讲团”“双语宣讲团”的矩阵作用,将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等元素同廉洁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利用村民空隙时间,走进活动广场及村民家,以卢鹿者、打歌会、火塘会等为载体,用彝族语言声情并茂讲述先贤家风、廉吏故事,把廉洁基因、家风家训“植”入千家万户,营造以家风带民风、以民风促社风的浓厚氛围。

  漾濞县委组织部 供稿

责任编辑:王琳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