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科教 >> 正文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杨善洲:领导干部无私奉献的典范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03日 15:14:00  来源: 云南网
分享至:

杨善洲在林场。杨江勇 摄

1921年7月,在一艘小船上摇曳着的襁褓里的中国共产党,信念的曙光点亮了嘉兴南湖上的点点金光。您手持镰刀斧头,率中华民族走过抗战,拥抱朝阳,迎来改革开放,欢庆国富民强。您说,您要为老百姓谋幸福;您说,您要为老百姓谋锦绣江山。您的名字,叫中国共产党。

九十八年,孕育生长;九十八年,风雨兼程;九十八年,情意悠然。数不尽多少紧握右手、誓词铿锵的共产党员让镰刀斧头的色彩更加金黄。

不曾忘记,刘胡兰说:“怕死就不是共产党员!”面对屠刀,毫无惧色,大义凛然;不曾忘记,孔繁森“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誓言,像喜马拉雅,永远在藏民心上亘古巍然;不曾忘记,杜富国以自己的一腔热血真切诠释了勇于献身使命的奉献情怀,面对雷场让我来,用热血洒在护卫群众安危的红土地上……太多太多的事镌刻在我们心间,太多太多的人在深情地告白:他们的名字,叫中国共产党!

杨善洲最后一次上林场。杨江勇 摄

杨善洲,这位慈祥睿智的老者,也是这样,在群山的怀抱中,那几十年如一日的不变情怀,在鲜红的党旗上又书写下绚丽的华章!寻着大亮山苍劲的松涛,我踏上了保山的土地,听到了他的名字,望见了他的面庞。他“艰苦朴素、两袖清风、一心为民”的“官”念染绿了保山的土地,染红了老百姓的心房。

走进他的宿舍,瞻仰着那张破旧的木床,我的心分明是被他朴素的生活震撼;踏上林间小路,手触林木,耳闻鸟语,鼻捋花香,我的情分明在为他清秀的风骨绽放。

人们总是亲切地称呼杨善洲为 “草鞋书记”。资料图

不是么?为了“为家乡的老百姓办点实事”的承诺,为了改变那山秃水枯的大亮山,他住窝棚,穿草鞋,拣果核,甚至为修枝剪叶而把那饱受风霜的左腿摔断;步入乡下人家,倾听乡亲们动情地追忆与他相拥的日子,我的泪分明在流淌,因为他骨子里的那份坚定、无私和善良。

听见了吗?那个在捡果核时差点与他相撞的小伙子感慨地说:“地委书记?这么个毫不起眼的老人,没想到是这么大的官。”

听见了吗?女儿幸福地徜徉在他伟岸的身影旁:“爸爸就是矗立在他埋骨之地的那棵参天大树,他虽然没有弯下腰,把妈妈和我们护卫在怀抱里,但是他张开双臂,为老百姓遮风挡雨了一辈子。”

听见了吗?那些每天看着他提起凿子就凿石,卷起裤脚就插秧的百姓把他们敬爱的“草鞋书记”深深地赞叹……

1993年劳动归来父亲和同事。杨江勇 供图

2010年10月10日,他积劳成疾,永远地离开了您挚爱一生的土地,离开了他眷恋一世的故乡,却将他的清瘦与博大,清贫与富有永远地烙在中华大地上。他成为共产党员心中永远的“绿洲”,成为中国人心上永远的大亮山。他——这一叶“善舟”在长江黄河上绵绵地荡漾,他——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名字在祖国的神州大地上广袤的原野上九转回肠……情难舍,意难忘!

在有人信奉“金钱至上”“当官就有一切”的当今社会,有这么一个人,他把大家看得比小家更重要;把草帽看得比乌纱更珍贵;把付出看得比索取更快乐;把奉献看得比回报更幸福。他,就是被国家三位总书记的批示和题词的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胡耀邦“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胡锦涛“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一辈子全心全意为群众谋福利” 习近平“以正确的世界观立身,以正确的权力观用权,以正确的事业观干事,以正确的群众观做人。 ”

当年林场的照片。杨江勇 供图

父亲在保山地委工作20多年,长期深入基层,可他从未报销过下乡补贴。原保山市总工会主席徐德武在父亲身边工作了两年半时间,坚持把父亲的下乡补贴办理下来,还办了个存折把他的下乡补贴积攒起来。

1978年,父亲在大官市林果基地听说当地群众搞林业经济多种经营想养蜜蜂,但没有钱买蜂箱、蜂种,得知徐德武为自己攒的下乡补贴、出差费已经有400多元,就将钱全部都给了群众,让他们把蜜蜂养起来。

父亲不是不需要钱,而是他把钱用在了比他更需要用钱的人身上。1980年,老家的房屋因为年久失修,每逢天阴下雨便到处漏雨,母亲捎信给父亲,让他拿点钱回去修房子,父亲勉强凑了600元钱,他告诉妻子,钱不够,就买几个盆盆罐罐接一下雨水。

1988年,为了办事方便,以及照顾年老多病的父亲,家人借了5万元钱,在施甸县城附近盖了几间房。房屋盖好后,父亲东拼西凑,只拿得出9600元钱还债,为了不拖累女儿们,父亲又把房子卖了。因为没有钱支付140平方米的厅级干部福利房所需的8万元房款,父亲一直和三女儿一家住在上世纪90年代初建盖的老地委宿舍里。

2009年底,鉴于父亲为保山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保山市委、市政府给予父亲一次性20万元的特别贡献奖。除留下4万元给自己的老伴做养老钱外,父亲把10万元捐给了保山一中,用于资助贫困学生,6万元捐给林场修缮哨所和昌宁县湾甸乡,给老百姓修温泉浴池。

退休后,父亲仍然没有忘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是一名经过党多年培养教育的共产党员,他放弃安逸闲适的生活,一头扎进家乡的荒山植树造林22年。当昔日的荒山重新披上绿装时,父亲又将价值3亿多元的林场管理权无偿地移交给了当地政府。

2009年拍摄的唯一一张全家福。资料图

也许有的人会说:父亲简直就是一个傻子,不然的话,他怎么会那样做?也许有的人还会说:父亲根本就不懂生活,拥有高官厚禄,自己却过着清贫的生活;甚至有的人还会说:父亲的人生太不值了,一生创造的财富那么多,自己却两手空空一贫如洗。然而,杨善洲就是杨善洲,自认为该怎么做,他就怎么做了。我们不妨听听人民群众对杨善洲是怎么说的:“家乡有个小石匠,做官做到师首长,不改腔,不改装,和爹耕地,与娘插秧,一身泥,一身汗,首长不像,像什么?跟我们老百姓一样!”

与现实生活中一些只求索取、贪图享乐,只为自己、不为别人,只知享受、不知奉献的人相比,父亲——杨善洲不仅是一名对党忠诚,一心为民的优秀共产党员,更是我们的领导干部队伍中,保持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的终生践行者和无私奉献的光辉典范。

作者 杨江勇(杨善洲三女婿)

相关新闻: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今天,我们向杨善洲学什么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父亲杨善洲的初心和坚守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父亲杨善洲的“小家”和“大家”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父亲杨善洲:牵挂别人的人,也永远被别人牵挂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父亲杨善洲的那些令人难以“理解”的事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父亲杨善洲坚守一辈子的承诺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父亲杨善洲:我就要一辈子为党做事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父亲杨善洲的有愧与无悔

责任编辑:毛雪勰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