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经济 >> 正文
【一线看发展】打好打赢开年第一仗——访昆明市副市长戴惠明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16日 08:09:00  来源: 云南网

  记者:2024年,昆明市经济打了一个翻身仗。请问2025年昆明市如何抓好经济良好开局,进一步发挥好全省经济社会排头兵作用?

  戴惠明: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之年,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意义重大。一季度是全年工作的“风向标”,全市上下将锚定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着力推动经济平稳良好开局,坚决打好打赢开年第一仗。一是抓好谋划部署。召开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暨“当好排头兵”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及时印发《推动一季度经济良好开局工作方案》,定目标、定任务、定责任,推动经济工作抓实、抓细、抓早。二是聚焦重点领域精准发力。及时研究解决制约经济运行的堵点、痛点,对症下药、精准施策。在扩大内需方面,抢抓“两节一假”消费旺季,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出一批高质量旅游产品,促进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一季度推动新开工163个项目,总投资348.4亿元。在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力方面,推动传统优势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加快新能源电池、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发展,培育低空经济、智能算力等未来产业。在助企惠民方面,持续办好“10件惠企实事”。加大民生领域的政策研究和储备,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是抓好政策落实。出台2025年度市级稳增长政策措施,梳理56项推动经济稳进提质的政策清单,抓好存量政策兑现,着力稳预期、提信心、解难题、优环境。

  记者:近年来,昆明市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2024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新兴产业实现了28.7%的高速增长。请问今年昆明市在推动工业经济良好开局方面有哪些考虑?

  戴惠明:今年我们将继续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着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兴产业发展、主动培育未来产业,以工业“开门红”支撑全市经济“开门红”。一是深入开展助企服务。落实工业经济专班运行机制,省市联动开展走访服务,用好支持政策,推动重点企业稳产扩产,支持云铜、裕能、杉杉等新投产企业产能释放,夯实工业良好增长的基础。二是加快工业项目建设投产。落实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支持新建项目早日投产。高效协调要素保障,推动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抓好一季度计划新开工的48个工业项目建设,服务保障好重大项目尽快开工。三是加快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发挥好“绿电+先进制造业”新优势,推动重点产业补链、延链、强链,用好东西部协作、沪滇协作、区域协作等机制,扎实开展精准招商,系统推进链式招商。

  记者:今年2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把提振消费摆到更加突出位置。请问昆明市在进一步提振消费方面,将采取哪些举措?

  戴惠明:去年,全市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累计83万单,使用补贴资金11.18亿元,直接带动消费175.53亿元,补贴产品数量和带动消费金额占全省比例均超过50%,消费品以旧换新对社会消费拉动作用明显。今年,我们将坚定不移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一是加力扩围“消费品以旧换新”。全面实施数码产品购新补贴政策,落实电动自行车购新补贴“一站式”申领。鼓励引导老旧机动车报废更新、汽车置换更新、家电家装换新升级。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下乡。二是创造更多消费新热点。大力发展赛事经济、演艺经济、全民健身、体育产业等消费新热点。促进新业态新模式规范化发展。持续打造滇池旅游黄金岸线等6条“黄金旅游线路”,用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拓展“入境游”新增量。三是打造优质消费环境。提升综合商圈辐射带动能力,打造一批潮流特色商圈。发展“四首经济”,持续优化消费供给。加快发展夜间经济,重点打造一批夜间经济集聚区和夜间经济品牌。

  云南网记者 尹朝平

责任编辑:郭建丽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