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时政 >> 正文
借智荆楚 云南如何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24日 22:41:00  来源: 云南网

   5月23日至24日,云南省党政代表团赴湖北省考察学习。走进位于武汉的实验室、工厂、园区,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切面随处可见,一股强劲的向“新”求“质”浪潮,涌动而来。

   作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里的新研究成果、新生产场景、新技术产品,让人耳目一新。科技创新,毫无疑问是武汉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引擎”。而让科技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武汉坚持以“用”为导向,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不断开辟新领域新赛道,拓宽新质生产力边界。

   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湖北活力奔涌,奋斗正当其时。云南也将借智借力,勇走开拓之路,用创新“钥匙”打开新质生产力“大门”。

  科技创新

  发展新质生产力“主引擎”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斗导航”“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国家“天地图”……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代表团武汉行的首站。

  从天边到身边,北斗应用与你我息息相关;从智慧城市建设到农作物长势分析,信息通信都在发挥赋能效应。在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代表团听取北斗系统重大工程技术成果汇报,了解科技成果支撑云南省重大工程保障等情况。在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代表团学习了解信息通信产业创新发展经验。

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提升原始创新策源能力,离不开上述高水平实验室的加持。驱动科技创新“新引擎”,云南也“向新而行”。数据显示:2022年,云南R&D经费支出首次突破300亿元,投入强度不断提高。2023年,全省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5.3%。

  武汉重视科技创新的“根”,这是云南“借智荆楚”的一大启示:若想领跑科技创新版图,科创平台是“硬核支撑”。云南要学习其从源头解决科技创新关键技术难题,将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引入更“广阔的天地”的经验,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夯实底座。

  “产学研用”

  培育新质生产力“着力点”

  科技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武汉坚持以“用”为导向,聚力破解创新链和产业链间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走进武汉经开区,“科创基因”融入了城市发展的血脉。“产城融合”的生动实践,让代表团体会到“产学研用”厚植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功效。

武汉经开区

  作为“中国车谷”,高端教育、旅游、医疗资源加速向开发区集聚,助推开发区产业发展,不断吸引更多人才来此“筑巢安家”。云南推进产城融合发展,既要学习武汉“引凤来栖”,激活经济发展潜能的做法,更要学习武汉以“用”为导向,搭建全链条转移转化体系的经验。

  “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是助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加速器。云南要培育一流产业生态,要建链补链强链延链,在全链发展上下足功夫。从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可窥一二,该公司联合高校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产学研用”协同攻关,用15年时间,研发出高质高效激光加工装备及激光自动化焊接生产线。

  这项“最快仅需43秒”的新能源汽车车身激光焊接技术,是“武汉速度”,更是云南应借鉴的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的高效能发展“加速度”。

  向“新”求“质”

  激活新质生产力新动能

岚图汽车公司

  流水线上,汽车整齐排列,工人有条不紊地穿梭在机器间进行调试。这是代表团在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看到的景象。如果说,布局新能源、智能网联让岚图汽车站上了风口,那么核心技术全栈自研则是其跻身高端的“核心法宝”。

  武汉以新质生产力澎湃发展新动能,不断开辟新领域新赛道:拥有光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大健康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而云南,要在巩固新能源电池、硅光伏、生物医药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基础上,围绕云南占据比较优势的有色金属、生物医药、绿色能源、高原特色农业等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面对新质生产力“竞速赛”,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坚持自主创新,聚力光通信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攻关,主动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长飞“长虹”,给予云南这样的启示: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是不断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动能的“关键密钥”。

  云南如何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动能?答案显而易见。一方面,应立足自身优势,抢抓产业发展新赛道,比如在新材料、生物医药、稀贵金属、先进装备制造、光电等产业领域,打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新产品、新业态,使其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另一方面,加强对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重要动能。

孟夏之日,万物并秀

江城葳蕤

新质生产力喷涌勃发

沿江“问道”,云南借智荆楚

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源头活水”

以科技创新为先

加快核心技术突破

“产学研用”

抓好具体项目落地生根

开辟新赛道、拓展新领域

以新质生产力重塑云岭新优势

为云南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统筹:曹璐 李熙临

  撰文:牟燕红 杨苑 期俊军

  摄影:雷桐苏

  海报设计:鲍子仟

责任编辑:杨茜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