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老百姓“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每年两会,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话题都是各界关注的热点。眼下,政协云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如火如荼地召开,教育界的委员们分别就云南省的中小学生减负、职业教育发展、民族地区教育等问题提出建议,而卫生医疗界的委员们则着眼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
委员探讨教育难题并支招:“减负”需要各方共同发力
云南省教育厅厅长周荣介绍,通过一年的努力,全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和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预计达到79%和80%左右,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预计达93.8%左右。云南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稳步推进,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预计达40%左右。全省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0.9%,比去年同期增加0.8个百分点。组织16所高校赴孟加拉国、印度和斯里兰卡举办云南高等教育推介活动,2018年来滇留学生规模达1.88万人,再创新高。
委员在讨论中指出,目前,云南教育仍然存在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和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全国垫底,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基础不扎实,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存在差距等突出问题。
“中小学生减负”话题一直热度不减,1月25日下午,在政协云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开幕会之前,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寒雁委员走上“委员通道”畅谈“中小学生减负”话题,她建议社会各界应形成合力共同为中小学生真正减负。
刘寒雁说,在优质资源相对稀缺的情况下,以考试分数为评价标准或者是唯一标准导致学生、家长、老师、学校、培训机构等处在一种无序竞争的恶性循环之中,陷入“减负问题越减越难,越减越复杂”的窘境。对此,她建议,教育部门要协同各方共同推进现代教育体系建设,推动“德、智、体、美、劳”协调发展,建立更合理的评价机制;政协委员要从教材体系、教学体系、管理体系做深入的调查研究,提出政策建议,促进“减负”的贯彻落实;广大家长不应跟风给孩子补课,要更加关注孩子综合素质的提高。
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在此基础上,刘寒雁在提案中提出了以中缅经济走廊建设为重点,实施边境(跨境、境外)经济合作区职业教育配套工程的建议。她认为,在经济走廊建设中,职业教育配套工程将有利于解决南亚、东南亚地区现代产业层次与科技水平不高、基础设施建设与高素质劳动力不足、互联互通项目推进与合作平台少等问题。云南应该探索建立职业教育“走出去”的政策支撑,逐步形成“一带一路”沿线“人才供给—产业需求—人才供给”的良性反馈,联合境内外中资企业、“一带一路”项目国家教育机构和有实力的职业院校,共建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或职教育中心,从而推进区域共同发展、彰显云南的示范带动效应。
来自曲靖市罗平县鲁布革民族中学的教师何培妲委员表示,汉语、布依话的“双语”教学是鲁布革教育的主要特点,也是民族地区民族中小学教学活动的主要模式。鲁布革乡“双语”教学起步较晚,学生基础较差,“双语”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双语教育工作举步维艰。她建议,放宽 “双语”教师招收条件,招收会说民族语言,或者只招收鲁布革乡籍的布依族以及苗族、彝族的教师,以此扩大“双语”教师队伍。此外,她还希望能够增加民族地区教师外出培训机会;增加民族地区教师津贴待遇,让民族地区留得住教育人才。
打通各级医疗人才流动渠道 提升医疗资源均衡性
“云南医疗的整体布局基本上能满足全省人民的就医需求。在大力提倡的社区医院体系建设、农村合作医疗建设、乡村医生培养等方面工作也都在逐步地建立和完善,云南医疗的服务质量和大病难病的治疗水平也均在提升。”省政协委员、云南白药集团健康产品事业部研发总监高鹰表示,医疗是群众最为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做好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一方面需要时间积累,需要资金方面的支持,同时也需要积极和省外医疗机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交流,请有经验的专家学者来讲学,不断提高云南省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管理水平。
省政协委员、昭通市卫计委副主任王晓芸在提案中建议提升基层医疗卫生的服务内容。她表示,云南偏远地区的基层医疗水平还需要在达标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提升,对于怎样引进并留住医疗人才是基层医疗服务需进一步考虑的方向之一。此外,对口资源要有针对性,并建立双向人才流动机制,打通上下层级的医疗人才流动渠道,提升医疗的服务性和资源均衡性。在新时代下,应该更好地利用“互联网+”的医疗服务,加快建设医疗远程性服务,让更大范围的群众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解决大家“就医难”、“就医远”的问题。
云南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熊磊作为政协委员首次出席两会,在亮相“委员通道”时她表示,目前,中医药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发展机遇。2017年国务院正式实施《中医药法》,2016年4月,云南省首次把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列为八大重点推荐产业之首,2018年又提出打造世界一流的“健康生活目的地”,这些为云南中医药大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今年,熊磊的提案是“关于筹建云南省中医药知识产权专业服务平台”,在学校的研究中,主要聚焦云南的民族医药、滇南药和南药三大科研集群,通过研究“大病种”,开发大资源,形成大品种和大市场,最终的目的是服务大健康。反之,如果没有这些专业平台,云南“药物王国”、“植物王国”、“香料之乡”的优势难以发挥出来。
云南的生物资源丰富。近年来,有更多的政策支持助力云南医药和大健康产业的发展。虽然如此,云南的医药行业发展依旧存在着一些困难。省政协委员、云南白药集团健康产品事业部研发总监高鹰进一步说道,因新药研发工作技术要求高,时间周期长,国家在新药审批的政策方面存在着一些不确定性,目前云南省医药产业在新药研发方面工作做的不够理想,为了更好促进云南省医药产业的发展,首先希望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更大力度地培养高层次人才、引进人才。她建议,以省政府为主导,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聚焦分析云南省新药研发优势,联合医药研发单位强力打造省级新药研发平台。
她还提到,云南医药的优势在于民族医药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民族医药是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有很强的可实施性。在云南省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可以结合民间经验找到新药研发的方向和天然资源。
除了医疗卫生,广大群众的养老问题也是政协委员们关注的重点。省政协委员、昆明医科大学康复学院副院长保文莉表示,去年,自己的提案是关于建议出台居家养老的辅助性政策,主要针对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如今,云南省住建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等相关部门联合发文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意见,但对于政策的落地还存在一定难度,相关的配套细则还需完善。因此,她今年的提案是在去年提案的基础上提出,由政府和社区主导,进一步推动和加快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政策意见的落地。
云南网记者 张蕊 龙彦 赵岗 彭锡
相关链接:
【两会特稿】不负期许 擘画未来——写在政协云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召开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