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黄必志,留英博士,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院长、“云岭学者”、国务院津贴获得者、云南省畜牧创新团队带头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云南省草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牛业协会会长、云南省肉牛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农业部行业科技专项首席科学家、国家肉牛牦牛产业体系岗位专家。
1984年,一架飞机载着中国农业部门“特别邀请”的一批澳大利亚莫累灰牛,从南半球的墨尔本起飞,跨越大洋,顺利降落昆明巫家坝机场。
从此,代号B(婆罗门牛)M(莫累灰牛)Y(云南黄牛)的杂交牛群体像一颗发光的火种,在科研工作者面前闪耀。
基因固定才能形成新品种,其培育过程需要不断分离、筛选。两个品种杂交会产生3种杂交表现,三个品种杂交会产生9种表现。当这种几何式的组合变化与时间和生物群体数量发生联系时,筛选与分离将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浩大工程。
从二元到三元,把云南的地方肉牛品种培育引向了一条前所未有的创新之路。
经历31年,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院长黄必志和他的团队成功开创了我国首个自主培育的三元杂交肉牛育种先河,突破了云南乃至我国南方肉牛业发展的瓶颈,填补了我国南方没有生产高档“雪花牛肉”的专门化品种空白,打破了高档牛肉依赖“日本和牛”的技术壁垒,云岭牛已成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新亮点。
2013年11月,云南省农业厅向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提交肉牛新品种审定申请;2014年10月27日,农业部在北京召开国家新品种(配套系)终审,“云岭牛”通过审定。经公示,2014年12月8日,农业部为“云岭牛”颁发了新品种证书。2016年,农业部将“云岭牛”列为“十三五”南方肉牛主推品种。
“‘云岭牛’是云南自主培育拥有知识产权的中国南方第一个肉牛品种。”历经30余年艰辛才能成功选育一个新品种,黄必志深知农牧产业创新的艰难,其中需要农技人员的多年坚守,更需要不断开拓思维。
在这条艰苦的科研路上,31年中,参与“云岭牛”培育工作的科技人员总计达千余人、单位28家。
这头“南方第一牛”,点燃了云南的“牛省梦”。
《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十三五”云岭牛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要“培育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云岭牛品牌、产业,让云岭牛走遍云岭大地、走出国门”。具体目标是到2020年,出栏云岭牛50万头以上,肉产量达15万吨以上;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450亿元以上,增加值达130亿元以上;从事云岭牛养殖户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在“云岭牛”的带动下,一大批“牛倌”快速成长起来。马龙县马鸣乡的村民刘国益通过合作社与双友牧业合作饲养“云岭牛”能繁母牛72头,每年每头可获得补贴1000元,母牛保险、防疫均由政府全额补贴,靠养殖“云岭牛”,刘国益盖起了两层小楼、开上了轿车,发了“牛财”。
产品有了销路,“云岭牛”养殖成了有奔头的产业。目前,我省不少地方通过养殖“云岭牛”进行精准扶贫,带动一方百姓致富。
在西盟佤族自治县,人们把“云岭牛”称作“扶贫牛”。当地农户通过种饲草、代养牛、养牛场打工3个途径参与项目推广。打工工资100元一天,种植饲草一年收入好几万,代养牛的收入则更加可观。
“通过建立‘云岭牛’产业联盟,企业抱团发展,未来,‘云岭牛’产业发展也将继续走全产业链推进的路子,龙头企业引领的模式。通过规范养殖、优化销售渠道等手段,让‘云岭牛’真正造福一方百姓。”看着昆明市小哨乡草场的牛舍内体型健硕、毛色黑亮的“云岭牛”,黄必志信心满满地说。
云南网记者 杨之辉 郭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