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玉溪江川区的仙人掌种植基地迎来丰收季,凭借独特口感引爆市场,更因“全株多用”的产业潜力成为农户增收的“绿色宝贝”,勾勒出江川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活图景。
“家人们,欢迎来到仙人掌直播间,我们的果实成熟了,不管是红色果肉的红果,还是黄色果肉的黄果,吃起来都是又甜又润,满满的清香……”走进前卫镇赵官村委会龙泉庄村民小组后山的仙人掌种植基地,负责人杨倚帆举着手机在翠绿的仙人掌丛中穿梭,抖音直播间里的评论正飞速滚动,满屏都是“看着就馋”“怎么下单”的热情互动。
“六年前第一次见到仙人掌果时,就觉得这东西新鲜。”杨倚帆指着身后成片的仙人掌说,当时市场上鲜见这种水果,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前卫镇流转了3亩土地引种仙人掌,成功挂果后他便意识到,这个小众作物里藏着大市场的潜力。
2023年11月,杨倚帆把基地迁到这片更适宜的山坡,一口气将种植面积扩大到40多亩。如今踏入基地,1丛丛仙人掌枝头挂满了拳头般大小的果实,红果艳如玛瑙,黄果亮似蜜蜡。
“今年挂果量不算多,但直播一开播,订单就涌来了,产量远远跟不上需求。”杨倚帆笑着点开手机,“仙人掌简直是为我们云贵川量身定做的。耐旱耐贫瘠,病虫害很少,平时除除草就行,我一个人就管下了这40多亩地。”更让他满意的是仙人掌果实的耐储运性,成熟后可一直挂在枝头,摘下来裹层软纸,快递摔不坏,冷冻保存能放一年,解冻后果肉依旧鲜嫩多汁。”
仙人掌这“绿色宝贝”的价值远不止果实。杨倚帆掰着指头细数道,仙人掌的花晒干能泡茶,果籽能提炼精油,化妆品厂收价不低。而叶片去皮焯水后简单放入食盐、蒜末和小米辣凉拌,就是夏日里一道别具特色的菜品。就连修剪下来的叶片也成了抢手种苗,每片18元到28元不等的单价让省内外收购商常年盯着要货。
“常规花期在六月,结出的果这段时间上市。但现在还在花期的这批果将在冬天成熟,正好填补市场空白。”杨倚帆得意地解释说,明年进入盛果期后,仙人掌每亩能产1吨果,市场价约每公斤48元-68元,加上花、叶片等副产品,整体效益十分可观。
近年来,江川区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鼓励农户发展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种植,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扶持、市场对接,让更多“小众作物”成长为带动增收的“优势产业”。目前,江川已有不少村民跟着杨倚帆引种了40多亩,小小的仙人掌,在江川的山坡上扎下了富民的“根”。
“杨倚帆的仙人掌种植,是我们前卫镇培育特色产业、激活乡村活力的一个典型缩影。”前卫镇镇长杨博翔表示,前卫镇将以仙人掌产业为延伸点,进一步挖掘本土特色资源,规划建设集种植、加工、文旅于一体的产业链,让更多特色农产品“出圈”,让更多农户共享产业发展红利,真正把“特色优势”转化为“富民实效”,让更多百姓的腰包鼓起来,日子更红火。
云南网通讯员 李丹 李昊霖 张凯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