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强产业 稳就业 促创业 会泽县多举措带动脱贫群众持续增收
近年来,会泽县创新工作举措,持续写好产业、就业、创业“三业”文章,以产业引领富民、就业带动增收、创业促进就业,打好促进脱贫群众持续增收“组合拳”,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力有效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产业引领富民
在产业帮扶方面,会泽县坚持区域化布局、集群化发展,引导特色产业向最适宜区域集中,因地制宜布局低热河谷区、中温坝槽区、温凉山区、高寒山区四大产业板块,巩固现有产业基础,调优调强内部结构,打造优质粮食、山地牧业、绿色蔬菜、特色林果、冷水渔业五大产业集群,建成特色产业基地109万亩。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进培育行动,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助农增收。全县共有农业经营主体2623个,带动25.83万名脱贫群众和监测对象人均增收1900余元。聚焦种植养殖、研发、精深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实施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同构”,培育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66家,打造草莓、石榴、辣椒、肉牛4个全产业链产业。其中,待补镇种植草莓5.5万亩,被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带动全县发展草莓产业9万亩,占全国夏季草莓市场份额的80%,建成草莓物流园区,形成集种植、分拣、包装、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
就业带动增收
为扩大就业覆盖面、提升就业质量,会泽县全面推进劳务输出、公益性岗位安置、帮扶车间带动、“以工代赈”、灵活创业就业等就业促进行动,确保有劳动力的脱贫户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截至目前,全县18.45万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16.58万人,人均工资性收入11517.78元,同比增加2112.92元,增幅22.47%。先后引进、培育电子元器件、服装生产、食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企业82家,采取“厂房式、车间式、居家式”等灵活多样的就业模式,帮助1.2万名群众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建成县级“零工市场”1个、“零工驿站”25个、帮扶车间86家,吸纳劳动力就近就业3300余人,开发公益性岗位1.7万余个。培育“会泽牛人”“会泽薯农”“会泽染料工”“会泽盐水石榴果农”等劳务品牌。其中,钟屏街道通过“筑巢引凤”,引进电子制造、服装生产、食品加工、农产品分拣等劳动密集型企业30多家,分层分类为“老、中、青”人员提供就业岗位6000余个,新增就近就业3600余人,实现人均年增收3万余元。
创业促进就业
会泽县积极打造创业培训、担保贷款、创业补贴、创业孵化、创业服务“五位一体”创业扶持体系,加大对脱贫户及“三类人员”的创业扶持力度,实施“乡贤+建设”“乡贤+服务”“乡贤+发展”等模式,发挥创业园帮带、孵化作用,打造人才回乡、信息回馈、项目回归、资金回流的“回归经济”。累计发放创业贷款4290余户、资金7.4亿元,带动就业12000余人。目前,全县已建成会泽县青年创业园、会泽县禾农众创空间和田坝乡返乡农民工创业园3个省级创业园,共有入园企业120余家,已成功孵化60余家,直接带动就业2000余人。(王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