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科教 >> 正文
厦门大学实践队在云南开展实践活动 探寻青年报国之路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4日 17:56:34  来源: 云南网

  云南网讯(记者 彭锡 通讯员 龚巧彬 王昌琳)7月26日至30日,厦门大学“厦至贵研”实践队来到云南昆明、楚雄两地,以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实践探寻报国之路。该实践队由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省级样板党支部——研究生第五党支部牵头组建。

  时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实践队首日便探访了昆明的红色地标:西南联大与陆军讲武堂。

  在陆军讲武堂,朱德元帅泛黄的入学通知书、滇军将士的旧步枪、烈士们字迹斑驳的家书,无声诉说着40万滇军出征、10万英烈捐躯的壮烈史诗。西南联大旧址的铁皮教室与“停课赏雨”的往事,更让队员们体悟到“教育救国”的坚定信念。“先辈在炮火中坚持办学,今天的我们更应扎根科研,为复兴伟业贡献青春!”博士生党员刘金坤感慨。

  之后,实践队与昆明贵金属研究所研究生院党支部开展了共建活动。作为我国贵金属领域的“铂族摇篮”,昆明贵金属研究所的陈列室记录着无数“为国铸器”的故事:指甲盖大小的铂金催化剂,推动我国汽车尾气排放标准跻身世界前列;微米级的特种涂层,保障着航天发动机的稳定运行。

  “涂覆技术偏差0.1毫米都可能导致催化剂失效。”贵研化学材料(云南)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孟凡强的现场讲解,让“科技自立自强”从口号变为队员们的具象感知。“原来,它体现在流水线上一个个精确到微米的参数里。”物理化学专业博士生王浩深有体会地说,“服务‘国之大者’,就是最有价值的论文方向!”

  实践队还深入楚雄彝族自治州,探寻绿色发展的“金钥匙”。在云南森美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队员们了解到低碳工艺如何将云南特色植物资源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解码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

  在全国文明村双柏县丫口村,楚雄师范学院派驻丫口村驻村工作队长、第一书记顾拯忠讲述的“月薪2000多元的村干部自费走村串户落实党的利民惠民政策”的故事,为队员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该村通过“党支部+企业+农户”模式,发展澳洲油茶、贡菜等产业,铺就了乡村振兴路。

  从红色地标到产业前沿,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这场跨越千里的实践,是厦大学子与云南的第十二次“双向奔赴”。队员们纷纷表示,要将实践感悟化作科研报国的实际行动,让青春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火热实践中绚丽绽放。

责任编辑:胡津滔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