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文娱 >> 正文
武定牡丹文化旅游季:千年彝绣与国色天香共绘文旅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02日 19:20:30  来源: “楚雄新闻”微信公众号

  原标题:武定牡丹文化旅游季:千年彝绣与国色天香共绘文旅新图景

  4月2日上午,武定县“指下生花 国色芳华”彝绣文创产品设计大赛获奖作品展示暨T台秀在狮子山牡丹园举行,牡丹与彝绣交相辉映,共同演绎“非遗+赏花”的文旅融合新场景。

  以绿水青山为背景,以牡丹花园为舞台,身着汉服、旗袍、彝族服饰的模特们依次上场展示国风之美,裙摆飞扬、春山荡漾,在山林间看千年非遗与国色天香碰撞。彝绣作为武定县传承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千百年来,一根针、一团线、一块布,通过彝族妇女的巧手,就让彩色绣线与布块发生色彩的碰撞,汇聚成绚丽多姿的绣花衣、绣花帽、绣花鞋、手工艺品等,千丝万缕均蕴含着彝家女子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武定花彝裳民族文化产业坊彝族服饰原创设计师李蕊吟创作了《金蛇献瑞、福禄生花》系列产品,包含车挂饰、衣襟挂坠、胸针等5个作品,以葫芦造型为原型,搭配精湛彝绣工艺,金线勾勒的如意纹,寓意着吉祥如意,平安顺遂。她说:“牡丹和彝绣都是我们的骄傲,能通过设计让二者对话,是我最大的荣幸。我的作品以牡丹花为灵感,将彝族传统图腾与时尚剪裁融合,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结合,希望让更多人看到彝绣的无限可能。”  

  在写生区,武定县美术家协会的艺术家们以狮子山和牡丹花为主题现场泼墨,为游客绘画、书写。武定县美术家协会主席杨永才告诉记者:“每年牡丹花开,我们都会到狮子山画牡丹,武定的牡丹花有四万多株,是很好的绘画素材,我们把牡丹花送给游客,游客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把牡丹花带回家,让更多的人了解武定牡丹花。”

  武定狮子山是全国牡丹开花最早的地方,素有“南国牡丹园”之称,这里的牡丹因低纬度、高海拔而开花早、花期长、花冠大,独具特色。每年春季,狮子山牡丹园内四万余株牡丹迎春绽放,九大色系、120多个品种争奇斗艳,为游客带来一场色彩斑斓的视觉盛宴。据武定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王晓萍介绍:“通过‘非遗+旅游’的模式,将狮子山牡丹节与彝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既提升游客体验,也为绣娘和文创企业搭建展示平台,将推动彝绣主题研学游,进一步扩大产业影响力。”

  自1992年举办首届牡丹文化旅游节以来,武定牡丹节已连续举办34届,成为展示武定自然风光和人文魅力的重要窗口。今年的牡丹文化旅游季于3月17日正式启动,并将持续至5月15日。活动期间,游客可登狮子山、赏牡丹、观云海、品壮鸡、游乡村,尽享“始于山水,归于烟火”的惬意生活。

  随着“旅居武定”品牌的持续推广,武定县文旅产业呈现强劲增长态势。2024年,全县接待国内游客394.46万人次,同比增长6.56%,实现旅游消费40.84亿元,充分展现了“以花为媒、以节会友”的文旅融合发展成果。杨晶晶 顺畅 张义能 李佳鑫)

责任编辑:胡津滔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