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在温室大棚中育苗。
近年来,弥渡县绿色高效现代设施种植业大步迈进,成为区域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强大引擎,诸多创新实践成效显著。
去年年末,维先农业科技(云南)有限公司弥渡农场蓝莓园正式开采。“弥渡的气候非常利于作物生长,这里种出的蓝莓又大又甜。”维先农业弥渡农场运营经理李惠文说。维先农业弥渡农场蓝莓园是该公司去年3月在弥城镇启动一期500亩项目而建成的首个小浆果生产基地,其鲜果采摘期将持续到今年5月,预计产量500吨、产值2200万元,有效带动数百名群众就近就业。正在采摘蓝莓的弥城镇新城村村民杨乔英高兴地说:“公司帮我买了五险,每月还可以领到3000多元工资,我很满意。”
项目迅速投产见效的背后,离不开大棚、基质栽培、水肥一体化等现代设施种植技术的应用。据了解,目前公司项目二期、三期正处于前期考察评估阶段,预计弥渡项目总面积将达到1500亩,项目总投资1.2亿元,并能为当地创造1500个就业岗位。
大理春沐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12月落户弥渡以来,不断优化“雨水收集系统+环境控制与自动灌溉系统+数字物联网数据控制系统”三位一体的数字智慧农业平台,以数字科技赋能农业种植。截至目前,该公司已累计投资3.75亿元,建成年产量9200多吨的樱桃番茄种植产业园区,创造产值近2.4亿元。
“未来3到5年,公司将持续在弥渡建设智能温室,打造1500亩樱桃番茄数字化农业产业园,建成国内樱桃番茄第一品牌,同时带动4个乡镇17个村委会年增收超过500万元,农户年增收超过5万元,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助力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向数字化、设施化转型。”大理春沐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曲健介绍。
围绕数字化、有机化、科技化、设施化发展目标,一批现代设施种植业企业在弥渡蓬勃发展。全县建成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10万亩、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9000亩、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10.2万亩;建成滇西最大蔬菜交易集散地,年交易量达70万吨以上。
截至目前,全县已认证“两品一标”54个,弥渡大青菜、大芋头、酸腌菜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春沐源樱桃番茄、宏斌牌蔬菜加工产品获云南“10大名品”称号,春沐源、耘飞、老土罐等企业入选云南省“绿色云品”品牌目录。
云报全媒体记者 秦蒙琳 通讯员 李克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