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余国鹏
走出《哪吒2》的放映厅,观众仍意犹未尽。刚刚过去的近150分钟,影片所带来的震撼在内心强烈回响,每个观众的感受不尽相同,但“值得一看”是最多的声音。就像在《不破不立》纪录片中制作团队承诺的那样,这部电影真正做到了“为观众服务,不是为导演服务”。
尽管《哪吒2》的故事跌宕起伏、情节扣人心弦,但人们津津乐道的还是其比肩国际一流电影的制作水平。裂空爪划开的时空通道绕陈塘关一周,炽热的岩浆倾泻而下;直径3公里的天元鼎从天而降,在大海中圈定一处巨大空间;捕妖队列成方阵,听令飞落在巨树之上,绽放成一株光芒四射的银杏树……诸多气势恢宏的场景,在颇具东方神话色彩的背景音乐中铺展开来,让人心潮澎湃。而在这样的文化共振、命运共情中,《哪吒2》的吸引力、影响力得到指数级放大。
纵观全片,《哪吒2》制作上最大的特点就是还原真实,让人观看后能深度代入、共情。
比如影片后段哪吒身中穿心咒,一根根尖刺从内向外生长,让人动弹不得,其巨大的刺痛感让观众也感同身受。为了做好哪吒冲破穿心咒这个镜头,制作团队硬是投入了一年多的时间,甚至还用鱼线捆绑手臂,去研究每一块碎肉的形态、质感。一年多打磨一个镜头,就是这种较真求真的精神,给观众提供了强烈的刺痛感和冲破束缚的振奋感。不同于一些花里胡哨、敷衍了事的影片,真实的东西往往能带给人更持久、更深刻的印象和认同,进而吸引观众用脚投票。这种现象和规律贯穿了《哪吒2》的始终。
动画制作是辛苦的,精心搞动画制作却也是值得的。相比前作的1400个镜头,《哪吒2》全片镜头更多,达到2400个,其中特效镜头就有1900个。这不单纯是数量的增多,更体现了质的提升,在陈塘关、东海等之外,玉虚宫、土肥坡等场景和无量仙翁、十二金仙、海妖族、龙族等角色,进一步扩大了影片世界观。每一个场景、每一个角色,即便是自命为配角的夜叉和不起眼的结界兽,在精心制作的镜头中,都得到立体化的塑造。精心制作而不突兀,数量众多而摆布有序,《哪吒2》就是靠着这样的诚意和付出深深打动观众,赢来春节票房市场的广泛认可。
独行疾,众行远。这句话用在《哪吒2》上再合适不过,在影片末尾,滚动了138家动画公司名单,而在这些公司后面,是4000多名动画人的参与,这可以说是国产动画史上绝无仅有的“集体战役”。精益求精的制作精神、高水平的制作技术、成熟系统的制作分工、不断完善的动画产业体系,我们有理由相信会有更多“哪吒”如莲花般脱颖而出,走出中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