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记者从云南省推动2025年一季度经济良好开局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一季度云南将推动高原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和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持续走好一条符合云南实际的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之路。
再上新台阶 推动高原特色农业提质增效
近年来,云南聚焦高原特色农业强省建设,高质量推进“1+10+3”重点产业发展(粮食、茶叶、花卉、蔬菜、水果、坚果、咖啡、中药材、牛羊、生猪、乡村旅游,烟草、蔗糖、天然橡胶),发展壮大生态农业、设施农业、高效农业、共享农业,持续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走出了一条符合云南实际的发展道路。云南茶叶、鲜切花、野生食用菌、中药材、核桃、咖啡、坚果、烟草、橡胶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以及肉牛存栏数居全国第1位;农产品出口额2007年以来保持西部第1位,咖啡、鲜切花、烟草及制品出口额居全国第1位。
2025年是“十五五”的开局之年,我省将启动新一轮《云南省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研究编制工作,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拿出切实举措,推动高原特色农业再上新台阶。实施《云南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25—2027年)》《云南中药材种植养殖区划(2025—2027年)》,落实《云南省财政支持中药材产业若干政策措施》,促进云南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此外,认真做好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基金管理有关工作,全面征集并建立基金项目储备库,为产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推动高原特色农业提质增效。
企稳回升 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今年实施生猪产能调控以来,6600多家规模养殖场生猪存栏同比增5.4%,出栏同比增4.7%,生猪屠宰检疫同比增1.11%,净调出生猪及产品同比增13%,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云南落实“奶六条”“牛七条”等一系列奖补政策,推动全省奶牛、肉牛产业稳步发展。
今年,全省将持续推动畜牧生产企稳回升。1月份以来,我省组织召开了畜牧业企稳回升安排部署会议,已派出专家组赴各地、各企业开展服务。会同省财政厅及时下达了生猪调出大县资金2.4亿元、动物防疫资金2.2亿元、畜牧业发展资金1.83亿元,重点支持生猪养殖项目建设、良种繁育、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强制免疫、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方面,助力畜牧业转型升级。春节期间,安排专人做好动物疫病应急值守和畜禽屠宰检疫,确保了春节期间猪肉、鸡蛋、牛奶等重要畜禽产品安全稳定供应。
接下来,我省还将持续抓好以下重点工作,一是加大宣传“奶六条”“牛七条”奖补政策力度,为养殖主体纾困解难。充分利用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等产业发展资金,加快推动各地生猪产能提升。二是对在建的畜禽养殖项目,跟进解决项目遇到的困难问题。集中力量向国家争取生猪产业集群项目。超前谋划储备,力争将更多的畜牧业项目纳入规划盘子。三是扎实开展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确保免疫密度和免疫效果。强化屠宰、交易、养殖等环节监管,组织查处违规违法行为,让老百姓吃上云南“放心肉”。四是持续关注规模养殖、农户代养、联农带农等关键环节,促进畜牧业向标准化规模养殖转型升级。
云南网记者 杨萍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