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经济 >> 正文
春节假期云南文旅市场人气旺活力足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06日 09:57:00  来源: 云南网

  今年春节假期,云南热潮涌动、游人如织,民俗游、乡村游、旅居游、研学游等业态热度走高,新场景、新玩法出圈出彩。借着8天长假的东风,我省多措并举丰富市场供给,优化旅游服务,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文旅市场活力足、消费旺。

  扩大产品供给 培育消费场景

  去年12月,春节申遗成功,为蛇年新春增添了特别的文化味。多家旅游平台数据显示,传统文化游成为假日里的“顶流”,蕴含着巨大的商机和潜力。

  春节期间,昆明南屏街张灯结彩、年味浓浓。利用该区域商铺密、景点多、人气旺的条件,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与五华区政府按照“三个集市+一个中心展演区”的布局,持续开展“非遗贺新春——云南非遗过大年”展示展演活动。

  围绕非遗,将传统戏剧、民族歌舞、民俗巡游、非遗集市、中医药健康养生集等活动组合式推出,不仅聚集了更多人气,也有效拉动了片区文旅以及餐饮、购物等多种消费。记者从昆明市文旅局获悉,昆明市将充分发挥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优势,将此次近10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200多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参与的61个重点主题活动的热度在全市各县(市、区)延续,用非遗模式助推文旅消费。

  为探索AI时代新消费体验形态,省文化和旅游厅与百度百科共同打造“云南非遗过大年”AI追年地图,分时间、分区域、分特色提供活动指引,便于公众就近体验系列活动。

  发挥文化赋能、旅游带动作用,文旅融合是大势所趋。业界认为,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节日文化具有宝贵而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赋予了文旅融合发展能量。假日期间,我省旅游产品业态模式推陈出新,推出包含24条旅游线路的6个专题文旅产品,在16个州(市)陆续开展230余场非遗重点活动,以节日经济促进文化旅游业转型升级和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同时,通过盘活提升存量空间、打造新型消费场景、发展夜间文旅经济等措施,全省各地以春节假日为契机,积极培育文旅消费场景。

  头顶凤翅紫金冠的“悟空”、俏皮又可爱的生肖蛇……蒙自南湖公园举办的南湖“缘起奇妙夜”系列活动,用熠熠生辉的灯组将夜晚装点得如梦似幻,还配套开展互动游园、泛舟南湖、舞龙舞狮、烟花秀等活动。

  1月31日,华宁碗窑村新春第一窑开窑。开窑仪式现场,造型繁多、釉色斑斓的茶盏、碗碟、花瓶让游客们目不暇接,还有舞龙舞狮、烟盒舞等传统民俗表演增添氛围;华宁陶拍卖师把新鲜出炉的陶器举在手中,开启“0元起拍”,围观群众踊跃报价、欢呼喝彩。“这样的旅游场景特别有互动性和参与感,让大家沉浸式感受华宁陶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专程从辽宁来云南过年的吴永满意地说。

  满足不同需求 优化消费环境

  多元化旅游新需求,催生了商业领域诸多创新变革,也为文旅市场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

  作为旅游要素之一的美食,在这个假期展现着云南文旅消费的旺盛活力。

  1月30日,连续举办11年的梁河九保古镇美食街如约开街,五湖四海的客商和游客汇聚一堂,在舌尖上感受独具特色的年味和乡情。在临沧,山西游客陈静品尝了鸡肉烂饭、手撕鸡、永德凉鸡、勐佑烤鸡等特色美食。“鸡这一食材,在临沧人手中被演绎得淋漓尽致。这次旅行的主要目的就是品尝最地道的美食佳肴。”她说。

  除了在美味佳肴里品年味,旅游商品也是可带走的“春节记忆”。日前,“暖冬有约 乐购勐海”“相约茶香双江 游购好物之旅”“纵享峡谷乡愁 畅购怒江好物”等3条云南线路入选文化和旅游部推出的“年礼好物 自在乡村”主题精品线路。开发设计和宣传推介中,3条线路把创意产品作为重点内容,“勐勐”“海海”文创产品、佤族鸡枞陀螺、民族乐器笛哩图等吸引了包括年轻人在内的游客群体关注。

  旅居云南的热潮在这个春节格外明显。因为向往冬日暖阳,来自新疆、黑龙江、陕西、甘肃、四川、重庆、浙江等地的不少游客选择在永仁旅居过年。为服务好旅居过年的游客,特别是老年人、学生等群体,永仁县组织了文化小剧场、传统舞龙、传统体育竞技、郁金香嘉年华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让游客们在当地温暖过冬、热闹过年。

  繁荣文旅消费、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离不开良好的消费环境。节日期间,全省加强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推进跨部门执法协作,畅通举报投诉渠道,线上线下同步治理。昆明、西双版纳、丽江等州(市)开展了文旅市场交叉执法检查,同时抓好重点文旅场所、游乐设施、住宿餐饮等安全监管,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为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省委网信办、省文旅厅共同主办“冬暖花开·云南喊你过大年”2025年春节千名文旅博主网络“喊麦”宣传推广活动,省文旅厅、省气象局联合发布春节天气及出游提示,云南文旅志愿者在各地深入开展多样化服务。随着入境游的火热,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加强与海关、边检及旅行社的信息对接预判,及时提报运力需求,并配备多语种智能翻译机,为境外游客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保障。

  “文旅消费可以直接拉动‘吃住行游购娱’等上下游产业,对于稳就业、稳收入、稳经营主体具有重要意义,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相关专家建议,全省各地各部门要积极拥抱新形势、新业态,深挖传统文化内涵和地方文化特色,巩固提升相应配套措施,推动文旅市场持续向好,将文旅发展推向新的高度,为云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云报全媒体记者 朱海

责任编辑:胡津滔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