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网络中国节·春节】施甸:非遗面塑迎新春 蛇年作品受热捧
在春节这样喜庆的日子里,面塑这门悠久的民间艺术也热点十足。在施甸,面塑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杨绍庆捏制的蛇年作品成了年货市场的“抢手货”。
杨绍庆的家就是她创作面塑作品的工作室,进门的案台就是面塑作品的展台,摆满了琳琅满目的面塑作品。这些作品色彩斑斓,红的鲜艳,绿的欲滴,每一件都栩栩如生,而其中以蛇为原型的面塑作品,更是格外引人注目。
“我在这个纳福小蛇的前面做了一个很可爱的福袋,这个福袋也是纳福的意思,在它的上面,我还做了同款的金色的铜钱,寓意为招财纳福。”施甸面塑面塑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杨绍庆说。
除了纳福小蛇外,杨绍庆还精心捏制了一款纳吉蛇。红色的纳吉蛇头戴醒狮帽,威风凛凛,身旁挂着一个精致的纳福袋,上面点缀着金光闪闪的铜钱,好似向人们传递着满满的福运。杨绍庆从小就对京剧人物有兴趣的浓厚,在她所创作的作品中,白蛇娘子这一经典角色自然是不可或缺的。
“今年是蛇年,我做了一款京剧人物白娘子,白娘子也是我们中国的一个传说中的人物。”杨绍庆说。
春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面塑作为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品,承载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福和祈愿。杨绍庆的面塑以丰富的造型和喜庆的色彩,成为节日氛围的重要点缀。
“很多订单排到了年后,有部分人说等到年后也不介意。”杨绍庆开心地说。
为了让非遗文化得以传承,杨绍庆虽然春节前夕十分忙碌,但还是抽出时间,带着自己的面塑作品走进校园。在校园里,孩子们好奇地围在面塑旁,听着杨绍庆的讲解,沉浸在面塑带来的乐趣中。
“这么近距离地接触非遗面塑,我感觉特别开心,这个小蛇它头上戴着京剧头冠,特别有中国味,咱们应该把非遗面塑传承好、保护好。”施甸第二完全中学227班学生苏晓彩说。
“我把咱们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更多地融入到面塑中,让现在的‘00后’‘10后’知晓我们中国的这项文化。”杨绍庆说。(杨林元 段茸茸 瞿柯楠 吴丹 罗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