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云南农信“干”字当头奋进新时代
自1952年云南首批农信社成立以来,云南农信与云南的发展一路同行。从“背包银行”到“数字金融”,从“服务三农”到“乡村振兴”,奋斗精神融入一代又一代农信人的血脉里,成为推动云南农信从无到有,由小变大的精神源泉,更凝聚起新时代信合人扛牢金融报国、复兴有我的强大信念。
近年来,云南省农村信用社强化党建引领,深化治理改革,狠抓经营发展,全面构建起“量”“质”齐增的新发展格局。截至2024年8月末,云南农信资产规模达13253.03亿元,各项存款余额达1113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7725亿元。
行金融报国路 当好乡村振兴领军银行
新农人通过直播带货把来自云南的丰收滋味传递到五湖四海;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用千年沉淀的风土静候远方的客人……在这万紫千红的百姓致富图景背后,一直有因农而生、为农坚守的云南农信默默耕耘的身影。
工作人员了解石榴种植情况(资料图)。新华网发(云南农信社供图)
流动资金贷款、“惠果通”“果e贷”及小额农贷等贷款产品组合策略是宾川农商行精心策划并灵活运用于支持当地石榴产业的高效金融服务方式。截至目前,超过1.14亿元的信贷资金助力石榴种植户发展产业。
为守护好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澜沧农商行通过不断完善金融产品体系、优化金融服务质效,在推动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充分展现农信系统作为金融“主力军”的担当与作为。截至2024年8月末,云南农信涉农贷款持续增长,余额为4468亿元,占各项贷款比例为58%。
怀金融为民心 打造百姓满意的银行
云南农信以提升“一老一小”服务质效为核心,搭建起一座座连接幸福与梦想的桥梁,让金融服务真正满足群众需要,为构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贡献金融力量。
工作人员向老年人宣传金融知识(资料图)。新华网发(云南农信社供图)
云南农信依托在全省设立的2170个营业网点,依靠专业的金融服务队伍,持续为老年人开展多渠道、多方式的柜面现金服务和上门服务;加大力度建立惠农支付点,加大农村地区现金投放力度,更切实让各地群众享受到“不出村、无风险、高效率”的“一站式”现金服务。大理市农商行从资金端、服务端、产业端联动发力,创新推出“银发优享”信贷服务政策和“银发幸福存”养老金融储蓄产品,全面满足老年客户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云南农信社为儿童提供金融服务(资料图)。新华网发(云南农信社供图)
昆明官渡农村合作银行通过线下建设“儿童友好”营业场景,线上推送少儿财商教育课相结合的方式,提升金融服务与知识在少儿群体中的普及性和触达性,为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近年来,云南农信持续加大普惠金融信贷资源投入,深入推广运用融信服平台,用足用好货币政策工具,积极支持创业就业工作。截至2024年8月末,全省农信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实现“两增”,余额1788亿元,占比23%。
汇金融鱼水情 让美丽云南走向世界
在追寻文化根脉的征途上,云南农信怀揣着对文化传承的炽热情怀,将金融的活水精准滴灌于非遗产业的沃土之中,以“贷”之力,激活传统技艺的生命力,促进非遗项目焕发新生,蓬勃发展。
工作人员向彝绣绣娘讲解政策(资料图)。新华网发(云南农信社供图)
在剑川,农商行围绕木雕、石雕及刺绣领域的农户、个体工商户及小微企业主的需求,量身定制了从生产到销售的一整套融资方案。截至2024年8月末,剑川农商行累计向当地木雕产业授信1.89亿元,“贷”动工匠们的“钱袋子”鼓起来。
云南农信社贷款支持剑川木雕发展(资料图)。新华网发(云南农信社供图)
在楚雄,大姚农商行创新推出“彝绣贷”信用贷款产品,精准对接彝绣产业链,特别是“绣娘”群体的资金需求,成功培育彝绣企业,为实现大姚彝绣产业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截至2024年8月末,大姚农商行发放“彝绣贷”贷款1787万元,全力支持全县102户刺绣产业从业者和企业。
牢记嘱托砥砺行 勇担金融强国使命
一直以来,云南农信以金融活水,浇灌发展之花,让各族群众在共同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近,共同绘制民族团结进步的绚丽画卷。
工作人员了解茶叶发展情况(资料图)。新华网发(云南农信社供图)
腾冲市农商行深入清水镇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通过为佤族同胞提供个性化的评级授信服务,不仅促进当地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还显著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让佤族村寨焕发出勃勃生机。沧源县联社则把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与“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相结合,为乡村振兴、兴边富民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云南农信将紧紧围绕云南省“3815”战略发展目标,聚焦“质量、效益、转型”发展主线和“三个真实”要求,坚持支农支小主责主业,写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以创新举措凸显云南农信履行社会责任的新作为新担当,全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新时代的农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