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经济 >> 正文
这项国家级产业转移对接活动,为何落地云南?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08日 00:33:54  来源: 云南新闻网

  原标题:这项国家级产业转移对接活动,为何落地云南?

  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云南)

  在昆明举办

  推动产业梯度有序转移

  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

  也是云南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

  那么

  这项国家级产业转移对接活动

  为何落地云南?

  01、区位优势独特

  云南是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开放的大通道和桥头堡。随着“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发展战略深入实施,RCEP全面生效,打造中老铁路黄金线路,加快面向印度洋国际陆海大通道建设,云南沿边开放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更加凸显。

  02、绿色能源充足

  云南绿色能源可开发总量2亿千瓦,占全国的20%,居全国第2位,世界10大水电站4个在云南,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90%以上。大工业用电价格低于全国平均20%以上。

  03、资源优势突出

  云南生态资源底蕴深厚,气候类型丰富多样,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是享誉国内外的“植物王国”“动物王国”“世界花园”,是祖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

  同时,云南82种矿产查明资源储量居全国前10位,铅、锌、锡、磷、铜、银等25种矿产品储量居全国前3位。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居全国前三位。

  04、基础设施完善

  云南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万公里,居全国第2位;铁路运营里程4981公里,机场数量全国第4位,电网构架更加坚强,油气管网基本形成,光纤网络普遍覆盖,获批建设国家级国际通信业务汇聚转发枢纽,将大幅降低昆明至两亚国家跨境网络传输时延,连通国内外的多式联运物流网加快形成。

  05、载体平台丰富

  云南拥有89个开发区,建成2个国家级开发开放试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3个片区以及28个口岸、2个综合保税区、1个跨境经济合作区、6个边境经济合作区,发展空间更加宽广。

  06、人力资源充沛

  云南劳动年龄人口3093万人,占总人口数比重为65.52%,居全国第11位,农民工总量突破千万,高技能人才和产业工人队伍规模持续扩大,人口红利依然存在。

  07、政策协同营商环境良好

  近年来,云南全力打响“云南效率”“云南服务”“云南诚信”营商环境品牌,深入实施经济主体倍增行动,制定系列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等政策措施,政策叠加效应凸显。成立沿边产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聚力解决沿边产业园区发展短板、突出比较优势加快产业发展。

  为推动产业转移,云南出台了一系列新举措,通过加强顶层设计理清发展思路,超前谋划推进产业链发展,围绕产业链精准招商,夯实承接产业转移人才支持,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品牌,深化东西部区域协作,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强化区域合作,有序承接制造业转移,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产业观察

  云南省立足全省资源禀赋和工业基础

  锚定“3815”战略发展目标

  一体推进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

  持续推动现有优势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改造升级传统产业

  巩固提升优势产业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推动全省新型工业化不断取得新进展

  一起来看

  沿边产业园区

  成云南承接产业转移“优选地”

  近年来,园区已成为云南产业最集中、经济最活跃的平台。其中,瑞丽沿边产业园区、河口沿边产业园区、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等沿边产业园区已成为云南承接中国东部产业转移的“优选地”。近日,中新网记者走进云南多个沿边产业园区,了解其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的发展步伐。

  德宏州瑞丽市区位优越,是中缅边境最大的口岸城市,凭借其独特的区位和政策优势,已逐渐成为东部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的理想承接地。

  记者从瑞丽沿边产业园区了解到,依托口岸、境内外资源,劳动力资源等优势,该园区正重点打造纺织服装、通信电子、装备制造、进口商品落地加工四大主导产业集群。2024年1—5月,园区实现营业收入11.82亿元(人民币,下同),逐步成为推动云南口岸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正是看中了园区的区位及劳动力资源优势,瑞丽音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在2018入驻瑞丽。

  “瑞丽有着靠近南亚东南亚及环印度洋地区的区位优势,聚集了中缅两国充足的劳动力,对于传统电子制造企业来说,生产原料进口速度快,劳动力用工成本低。”瑞丽音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兰说,目前公司已完成了全产业链搬迁,去年实现营业收入3.03亿元,预计3年后工业总产值每年不低于5亿元。

  与瑞丽类似,位于云南省红河州、中越边境的河口沿边产业园区,同样凭借显著的区位优势,吸引众多在电子信息制造、纺织服装等领域具有优势的企业入驻,森茂红河电子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记者从河口沿边产业园区了解到,该公司原址位于广东省东莞市,是一家集精密模具制造、塑胶注塑成型、装配于一体的省级高新科技企业,主要供应电子产品摄像头等至越南下游企业。生产及运输成本低是该公司入驻河口沿边产业园区的主要原因。

  红河州委开放办秘书科科长方保川介绍,相较于广东东莞,河口沿边产业园区在用地成本、厂房租金、人工成本、用电成本等方面具有优势,是吸引众多广东企业入驻的主要原因之一。

  数据显示,2024年1至5月,河口沿边产业园区完成3000万元以上新签约项目9个,其中亿元以上7个;完成3000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1个;在建重点项目13个、总投资222亿元;在谈项目40个,预计总投资290亿元。

  与此同时,随着中老铁路不断跑出“加速度”,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中老边境的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正按下发展“加速键”。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固定资产投资实现增长370.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4.87%,引进省外到位资金5.3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000万美元。

  未来,云南将围绕各沿边产业园区主导产业方向,集中优势资源,提供优惠政策,调集资金、重点突破,争取引进或做大做强行业领军企业,配套上下游产业,形成空间聚集效应,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布局。

  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加速崛起

  龙头药企布局 加快创新步伐

  山林郁郁葱葱,三七绿意盎然。近日,在云南省文山市卧龙街道红旗林场,50余亩林下种植三七长势良好。林下三七种植技术立足云南生物资源禀赋,利用生物多样性“相生相克、生境耦合”原理,让三七回归山间野林。

  云南被誉为“动植物王国”和“药材之乡”,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孕育了极其丰富的中药资源,天然药物资源达6559种。其中,云南独有的药用资源就达1260种,天然药物资源的品种和数量均居全国之首。

  据统计,2023年,云南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030.5万亩,产量144.2万吨。全省常规中药材种植品种52个,其中草果、八角、砂仁超100万亩,红花、重楼、三七、红豆杉等15个品种在10万亩以上。

  此外,云南有26个世居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生活中逐渐积累总结医技医法、习惯用药等医药知识,形成了包括彝医、傣医、藏医等在内的丰富多样的民族医药文化。这些独特的医药体系在对部分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疾病的防治上具有独特优势。

  “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资源得天独厚,当前正加快形成以昆明为中心,玉溪、楚雄等为重点的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云南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学勤近日接受采访时说。

  目前,云南已形成以中药民族药为主、疫苗为特色的医药制造业体系。国药集团、上药集团、广药集团、天士力药业等龙头企业都已布局云南。截至2023年,云南省药品生产企业246户,占全国药品生产企业数量的2.9%。药品品种4169个,占全国药品品种数量的2.7%。

  近年来,云南一家药妆生产企业的产品不仅受到国内消费者的喜爱,还成功打开海外市场,这些都离不开企业在产品研发和创新上的投入。“我们一直深耕研发,不断在皮肤学级护肤品市场巩固领先地位,并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该企业负责人程凯雷近日表示。

  据了解,云南正不断提升医药研发创新能力。目前,云南拥有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医科院医学生物学所等科研院所、高校。针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存在的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围绕新药研发、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及技术平台提升等领域,云南共立项启动实施184个科技计划项目,支持财政科技经费共11.89亿元。在研项目顺利推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92项,研发新产品58个。

  同时,云南还将顶尖团队优势转变为发展力量。生物医药领域聚集了7位在滇“两院”院士、累计培养省科技领军人才13位、7个顶尖团队,113个省创新团队和555位省中青年学术科技带头人后备人才和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引进培育了599户高新技术企业、104户科技型中小企业、59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100户创新型中小企业。

  此外,云南还建设了一批医药专业园区,重点推动滇中新区、昆明高新区、玉溪高新区等8个生物医药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昆明、玉溪2个高新区入选全国16个生物医药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022年昆明高新区在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排名前30强。

  云南新能源电池产业高速增长

  跑出“锂”想“加速度”

  走进位于云南昆明的安宁产业园区,随着一批批新能源电池重点项目的落地和投产,园区千亿级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逐渐发展起来。近年来,云南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态势强劲,跑出“锂”想“加速度”。

  新能源电池产业作为“绿电+先进制造”的优质赛道,是当前发展的新兴产业。立足资源优势,云南重点打造新能源电池产业,两年多来,实现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突破,已建成61万吨正极材料、55.3万吨负极材料、9GWh储能电池等年产能,产业链加速完善,正着力打造全国新能源电池产业重要基地。

  产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云南安宁、曲靖、大理祥云等地建成一批特色产业园区,正通过持续承接引进新能源产业转移项目,做大做强主导特色产业。

  安宁拥有丰富的磷矿和锂资源,安宁产业园区立足磷系正极材料“第一车间”、负极石墨化所需石油焦就近供应的资源禀赋,规划打造千亿级绿色新能源电池产业,已形成湖南裕能、杉杉股份、华友钴业等头部企业率先集聚,云天化、云南祥丰等本土企业投资项目跟进,正极、负极、电解液“串珠成链”的前行态势。

  作为园区代表性企业之一,云南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于2022年4月成立。2024年1月,该公司30万吨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正式投产,成为当前行业内单体规模最大的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不仅如此,安宁产业园区绿色新能源电池产业链项目已达19个。

  当前,云南围绕新能源电池“资源—材料—电芯—电池—回收利用”全生命周期产业链,引进电池制造企业、储能系统集成企业等,基本涵盖新型储能电池材料生产、电池制造和应用整个环节,已构建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

  在近日举行的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云南)新闻发布会上,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浦丽合表示,该省新能源电池产业已加快向电芯、储能电池环节延伸,储能电池产品实现零的突破,“中国新能源电池产业重要基地”影响力不断扩大。

  值得一提的是,云南新能源电池产业规模保持高速增长。2023年新能源电池产业实现产值332.96亿元,同比增长3%,是该省实现增速最快的产业之一。2024年前6个月,云南省新能源电池产业实现产值121.54亿元。

  下一步,云南将持续建设新能源产业重点项目,为后续产业保持增长提供充足动力。

责任编辑:张潇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