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科教 >> 正文
【云视角】自豪!云南4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背后的团队一起来认识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27日 09:44:00  来源: 云南网

  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北京揭晓。云南主持和参与完成的4项科技成果获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其中主持完成2项,参与完成2项。

  到底什么是国家科学技术奖?云南主持和参与完成的4项科技成果又为人类拓展认知边界做出了怎么样的贡献?

小云今天带你一起来详细了解

这4项科技成果都是啥

↓↓↓

01
 
 
 
国家科学技术奖是什么?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是国务院为了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速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提高综合国力而设立的一系列奖项。最早起源于1999年4月28日国务院第16次常务会议通过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等5个奖项。

02
 
 
 
2023年度云南4项成果风采
 
 
 

  云南省共有4项科技成果获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等级为二等奖——

 

 
“新一代绿色高效提炼稀贵金属技术及应用”项目

  奖励公报项目截图

  该项目由昆明理工大学主持完成,攻克了复杂稀贵金属合金真空气化分离关键技术,构建新一代提炼稀贵金属先进技术,开辟绿色高效短流程生产稀贵金属新途径,推动了世界稀贵金属生产技术的更迭换代。

杨斌正在做实验

  30多年前,昆明理工大学校园里来了一位年轻的研究生,师从戴永年院士,开始了在真空冶金领域的求知与探索;如今,当年的年轻人已成为真空冶金领域的知名专家……

  “当今社会,有色金属无处不在,手机的显示屏离不开铟、芯片离不开硅、电路板离不开锡、电池离不开锂……”杨斌说,有色金属十分重要,但提炼过程非常复杂,真空冶金是绿色高效提纯有色金属的重要方法。

  为什么要在真空环境下冶金呢?杨斌教授说,目前优质的矿物资源已经开采的差不多了,要想实现资源的利用最大化,改变传统技术在冶炼利用率低的局面,就必须进行创新。真空冶金可以实现大气中无法进行的冶金过程,能防止金属氧化,分离沸点不同的物质,除去金属中的气体或杂质,增强金属中碳的脱氧能力,提高金属和合金的质量,还有利于环境保护。

  “冶金人要做的就是点石成金。”杨斌教授说,从事科学研究要敢闯无人区,要在一个没有路的地方去寻找出路。只有走到无人区才能站到科技创新的最前沿,否则只能跟在别人后面难以突破。

  近十余年来,杨斌带领真空冶金团队先后与国内冶金行业的龙头企业合作,围绕贵金属的绿色高效捕集、富集、分离和提纯,开展联合攻关,建立稀贵金属分离提纯理论体系,发明复杂稀贵金属合金真空气化分离技术,研制真空气化装备,构建了“高温熔炼捕集-溶液电解富集-真空气化分离-梯级精炼提纯”生产稀贵金属新技术,实现金银铂钯硒的绿色高效提炼。“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方向”,杨斌身体力行。

  目前,国内外已建成百余条稀贵金属真空气化分离生产线,开辟了绿色高效短流程生产稀贵金属新途径。该项技术的创新,推动了世界稀贵金属生产技术的更迭换代,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显著。

 
 
 
 
“全球首创手足口病EV71疫苗研制及产业化”项目

  奖励公报项目截图

  该项目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主持完成,攻克了系列理论及技术难点,实现了全球首创的EV71疫苗上市及应用,有效控制了我国EV71疫情。

首针接种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多种肠道病毒都能引起,EV71病毒是其中的一种。其传染性很高,一旦疫情暴发,短时间内,成千上百的孩子会受到感染。2014年,我国共报告手足口病两百七十多万例,死亡501例,数量超过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和流行性感冒,位于丙类传染病之首。

  2008年春天,在安徽阜阳,一场大规模的手足口疫情让很多人措手不及。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所长李琦涵带着团队紧急赶往安徽。李琦涵说,在所有的手足口病的重症病人里边,95%以上的死亡病例是由EV71引起的。

  李琦涵和团队对准了危害性最大的EV71病毒,开始研发疫苗。经过一系列的对比实验、病株提取、细胞选育,2010年EV71手足口疫苗最终进入到了临床实验的阶段。

  在完成动物实验之后,EV71手足口疫苗还经历了三期临床试验,实验数据达到14000多例,整整历时三年多。

  一整面墙都是三期临床实验的一个病例报告的归档。

  从2008年阜阳手足口疫情开始,整整8年,位于昆明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在经过对疫苗的有效性、安全性、稳定性等全方面的评价后,2016年的3月22日EV71疫苗终于成功上市。

  通过临床试验,手足口病EV71疫苗安全性较好,对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的保护率可达97.3%。八年的时间,我国研发的EV71手足口疫苗填补了国际空白,也获得了国际的认可。该疫苗的问世,对于有效降低我国儿童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尤其是减少该病的重症及死亡病例,保护我国儿童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耐寒抗风高产橡胶树品种培育及其应用”项目

  奖励公报项目截图

  该项目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农垦集团公司,海南省农垦科学院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农垦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云南省农垦局主要完成。项目历时37年,攻克了天然橡胶种质资源匮乏、育种周期长效率低等难题,培育突破性新品种,研发高效生产技术,取得创新性成果。项目育成品种覆盖我国植胶面积的39.7%,新增产值252.1亿元,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显著。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树育种团队的科研人员在儋州院区的培养室里观察橡胶树试管苗。

  这,是三代育种人不懈努力取得的成果。

  天然橡胶被誉为“黑色黄金”,是国防装备、航空航海、轨道交通等高端制造不可替代的战略资源。其传统育种周期长达40多年,是典型热带作物,对低温、强风敏感,我国适宜植胶区域面临气候等方面的挑战。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的科研人员坚持不懈地进行橡胶树的引种、筛选和栽培研究。

  吴云通等老一辈科学家克服重重难关,成功选育出适应我国气候的橡胶树品种,实现了橡胶种植的北移,大幅提高了橡胶产量。

  随后,以黄华孙为代表的育种人致力于培育耐寒抗风高产的橡胶树新品种,解决了“良种密码”,建立了完整的橡胶科研体系,推动了橡胶树体胚苗规模化繁育技术的突破,显著提升了橡胶产业的经济效益。

  年轻一代科研人员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和智能化手段,不断缩短育种周期,提高品种质量。

  经过三代育种人的接力奋斗,科研人员将橡胶树育种周期由41年缩短至27年,育成耐寒抗风高产品种8个,推动实现橡胶树种源自主可控,支撑我国植胶区域持续扩大,实现了我国橡胶树品种从引进到输出的根本性转变,为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安全供给做出巨大贡献。

 
 
 
“复杂条件高坝工程智能建设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

  奖励公报项目截图

  项目由天津大学、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国能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华电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国网新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要完成。

两河口水电站大坝

  在高海拔、复杂气候、地形、地质、工艺和分区等多重复杂条件下建设高坝工程面临艰巨挑战。项目团队历经10余年持续攻关,创立了复杂条件高坝工程智能建设理论,创建了智能仿真、智能监控及无人碾压协同作业方法与技术,显著提升了我国高坝工程建设能力。成果成功应用于两河口、黄登、丰满等52座高坝工程,直接经济效益103.76亿元,具有显著社会和生态效益。

  奋楫者不畏江河!

  作为世界级高土石坝,两河口水电站大坝坝体总填筑量4300万立方米,相当于6个鸟巢体育场的体积。换算成1立方米的正立方体,可绕地球一圈还多。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登华介绍,两河口水电站是国内第一座用“施工全过程智能化技术”修建的300米级超高土石坝工程,填补了高寒地区超高土石坝的建设空白,实现了大坝建设由数字化向智能化的跨越,开创并引领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智能化的新方向,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工程价值。

  两河口水电站是我国水电开发向高海拔寒冷地区发展的标志性工程,在世界水电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电站建设过程中开创9项世界之最,多项关键工程特性指标位居国内外同类型项目前列。

  它填补了“高海拔寒冷地区300米级特高土石坝冬季施工和300米级特高土石坝安全监测”2项空白,攻克了“高海拔超高流速泄洪系统设计施工关键技术、大泄洪功率下大规模防冲旋挖桩群施工关键技术、高地应力大型地下厂房施工关键技术”3大世界难题,每年可贡献清洁电能超2200亿千瓦时,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出重要贡献。

  项目研究成果也将推广至如美、班达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高坝工程,前景十分广阔。

 
 
 

从农业到工业

从人体奥秘到基建技术

他们花费数十年时间

艰难探索在人类认知的边沿

突破黑暗

引来光明

才是我们最应该追的星

  策划:李洁

  编辑:范春艳 杜诗雨 孙寅翔

  素材来源于:人民资讯、昆明信息港、昆明理工大学官网、天津大学官网、科技彩云南、云南省科技厅官网

责任编辑:范春艳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