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庆县雪山镇荒田村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自治组织的基础作用,将自然村乡村振兴理事会作为拓宽群众诉求渠道、推动村务公开的重要内容,创新社会管理方式,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发展。
坚持党建引领,打造乡村治理“领头雁”
荒田村党总支部始终坚持把政治素质好、愿意为村民服务的优秀本土人才选进村“两委”班子,搭建“老中青”配备合理的强有力班子,并在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党性强的党员中选拔培养小组长,不断调整优化村民小组长队伍,增强组织战斗力。截至目前,荒田村设党总支部1个,党支部3个,党小组10个,有党员102人。
村党总支部根据“因地制宜、利益相关、规模适度”原则,结合党支部和党小组的设立情况,在每个自然村成立一个乡村振兴理事会。理事会通过公开民主选举产生,共39人组成,成员大多为热爱家乡的乡贤能人、致富能手、村小组长、党员、退休干部和群众。
理事会在村“两委”的指导下,围绕产业发展、村庄治理、乡村振兴等开展服务,成为了村级事业的“组织员”和“宣传员”、为民办事的“服务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持续增强群众参与村集体事务的意识。
激发表率意识,涵养乡村治理“活源泉”
荒田村将村级“一事一议”与理事会有机结合,积极引导党员群众参与基础建设,实施道路维修、氧化塘建设、美丽公路打造等公益事业。在理事会带动下村民自筹14万余元建设氧化塘25个,积极捐款共12万余元及1200棵樱桃树,投工投劳打造12.6公里的鲜花大道,有力地改善当地农业生产、道路交通、人居环境,助力乡村振兴。
理事会紧盯县、镇、村项目政策,收集符合当地实际的利好信息,并及时传达小组农户,同时征询农户发展需求,上传到村“两委”。通过村“两委”和理事会积极争取省级扶持村集体经济项目,建设荒田村茶叶加工厂,带动当地260户农户增收。
坚持三治并举,绘就乡村治理“同心圆”
荒田村通过村规民约、诚信体系建设,形成荒田村村民的自律准则和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村“两委”和理事会共同开展以案释法,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村民知法守法遵法的法律素养;在法律保障的前提下,在调解纠纷、讨论村务发动群众参与,让从事后问法转变为事前询法,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2023年,全村矛盾纠纷大幅下降,村“两委”和理事会成功调解6起矛盾纠纷,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纠纷就地化解”。
深挖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通过制定村规民约、村民道德公约等自律规范,引导群众爱党爱国、崇德向善、重义守信,逐步形成了文明有礼、规范有序、崇善向上的良好风气。
构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网格员”治理格局,设置五户联保、十户联防,实现网格全覆盖,并安装善治临沧APP、建立微信网格群,深化网格化管理,让应急信息、群众诉求更快直达镇村,打通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同时,荒田村将乡村振兴、扫黑除恶、人居环境、普法强基等政策进行整合,用小喇叭早晚定时播放,让政策知识深入人心。
云南网通讯员 汪富娆 赵亚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