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璀璨绽放。传承优秀丝路文化,构建多彩文明,10月16日,第三届“一带一路”音乐教育联盟大会系列活动启幕,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音乐家们将共聚春城昆明,共奏丝路友谊之歌。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云南网特此推出【丝路绵延 乐乐与共】专栏,以乐相和,共迎盛会。
传说,音乐的诞生,始于心跳。
那些动人的节奏,与人类的心跳相应和。
因此,即便地球广袤,语言万千,但心跳相同,音乐共通。
从古至今,浪漫的云南从来没有停止过歌唱,一声声,叩击着世界。
↓↓↓
月亮出来亮汪汪
亮汪汪
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
哥像月亮天上走
天上走
哥啊哥啊哥啊
山下小河淌水
清悠悠
……
以上这一段,你能不带旋律“念”出来吗?
这是云南著名的民歌《小河淌水》的歌词。这首云南弥渡民歌,1953年由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黄虹带进北京,一举红遍大江南北。
多年来,这首民歌传唱海内外,曾经在俄罗斯、奥地利、意大利等多个国家演出,还被改编为芭蕾舞剧。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张艺谋将其选为闭幕式上的歌曲,自此世界乐坛将其誉为“东方小夜曲”。
歌剧《小河淌水》是云南省首个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歌剧项目
2011年,以《小河淌水》为代表的云南弥渡民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这样一首民歌,为什么受到那么多国家和民族的喜爱?除了音乐本身的魅力以及它所表达的情感之美,或许还有《小河淌水》讲述的故事的原因。
《小河淌水》表达了一位女子对爱人的思念之情。她的爱人是茶马古道上“走马帮”的赶马哥。赶马哥一年四季在外赶马贩茶,宛如天上的月亮照耀四方,遥不可及。女子在家乡,担忧、想念之情如河水蜿蜒不绝。当清风拂过山坡,多希望它能把思念带给远方的爱人……
小河淌水
爱情,自古以来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音乐,又是人类跨越地区、民族、语言最为直接的交流方式。两者一叠加,很难不共情。
小夜曲传唱多年,历久弥新。就在刚刚过去的“花好月圆”跨国中秋晚会(仰光专场)上,《小河淌水》的歌声再度响起,这已不知是《小河淌水》多少次跨出国门开展音乐外交了,但每一次,都是那么动人心魄。
《小河淌水》的故乡——密祉古镇
诗情画意的云南,歌舞浸润的云南,向来都是音乐人向往的天堂,更是他们寻找创作灵感的地方。军旅作曲家杨非在德宏傣乡采风创作了《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杨正仁根据佤族民族《白鹇鸟》创作了《阿佤人民唱新歌》,麦丁根据彝族撒尼风格的曲调,揉进了民歌《放羊调》音乐,还参考了俄罗斯民歌中高音长音的衬托,创作了《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以云南民歌为素材创作的歌曲,曾经在世界级的歌曲创作比赛中夺得过金质奖章,也曾被带入太空(《月光下的凤尾竹》在天宫曼妙响起),还曾被艺术家们带到世界各国去演奏、去传唱,更被赋予了新的时尚音乐元素而成为流行乐:著名歌唱家李谷一唱过云南民歌《猜调》,被音乐人选用制作成为COP15大会的欢迎歌曲MV……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悠扬的歌声,律动的音符,它们是云南的歌声。它们唱着我们的故事。
《赶马调》是流行于云南的宾川、祥云一带的云南经典民歌,又叫《大赶马》和《小赶马》,解放以来由歌唱家黄虹经常演唱。现在为音乐爱好者熟悉的《赶马调》,是经过加工改编的,歌词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爱憎。
《跳月歌》是云南的民歌中的儿童歌曲,曾获得全国儿童歌曲大奖赛50首优秀歌曲优秀奖。阿细跳月阿细语称“嘎斯比”,即“欢乐跳”之意,因多在月光篝火旁起舞,故名曰“阿细跳月”。
《猜调》是云南彝族的民族歌曲,整首曲子欢快活泼、充满活力,还出现大量不协和音,表达了彝族人民乐观、活泼、积极向上的精神,早由歌唱家李谷一在1979年演唱,因而闻名于世,歌曲内容生动,形式活泼,对歌由一个具有呼唤性的音调开始,接着就通过一连串的排句发问,但对方并没有被难倒,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对答如流。问得巧,答得妙,生动活泼,妙趣横生。
绣荷包
《绣荷包》也出自弥渡山歌。云南花灯表演艺术家袁留安先生青年时曾在大理州弥渡县工作,搜集整理了许多云南经典民歌,得到了著名民歌演唱家黄虹等很多人的青睐,1953年黄虹参加了云南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由她整理、编词、编曲、演唱的云南民歌,在群众中广泛流传,《绣荷包》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之一。
放马山歌
20世纪50年代初,民歌演唱家黄虹采录了云南山歌《放马山歌》。该歌曲歌词简朴、亲切自然,七言两句为一段,反映了牧人生活,富有生活气息,活跃欢快。音乐结构也很简练,由上下两个乐句组成,下乐句的曲调,是根据上乐句的音乐素材发展而成的,手法洗练。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是作曲家杨非出于对德宏傣乡的热爱而写,后成为电影《勐龙沙》的主题曲。这首歌被选入100首中国优秀爱国歌曲,获得“最美城市音乐名片优秀歌曲奖”,被瑞丽定为市歌,听后让人无不向往傣乡。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是云南民歌经典之作,是根据撒尼人民歌及素材,由范禹作词、麦丁编曲的混声合唱作品,麦丁以当地彝族撒尼风格的曲调定下了主旋律,吸收了当地彝族音乐老师金国富创作歌曲中的有关乐句。
《月光下的凤尾竹》以葫芦丝演奏的轻音乐版本为常见,作品以其悠扬的曲调、娓娓动听的旋律,给人心旷神怡的感觉,让人不由联想起那郁郁葱葱的凤尾竹林,那别具一格的傣家楼阁撒落在竹林间,有如天上的星子,依山傍水,在融融的月光下,竹林中隐隐飘出的阵阵葫芦丝,幽攸抑扬,轻清淡雅。燕妮、关牧村等歌唱家演唱过该曲目的歌唱版本。
统筹:锁华媛 张正
策划:李洁 郭建丽
编辑:范春艳 崔庆波
设计:陈洪涛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