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7项世界遗产,也是全球第一个以茶文化为主题的世界文化遗产。
刚刚结束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翁基古村落之旅的福建游客廖永杰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三次来景迈山住古村落:“体验古老的茶树森林,拜访茶祖庙,看云海,吃当地的美食,在村子里看看村民做茶、卖茶,不紧不慢地体验拉祜族村民的日常生活。” 廖永杰说,他是先乘坐飞机到昆明,再乘坐高铁抵达普洱市,从普洱市租车自驾前往澜沧县,“景迈山山下有五星级酒店,山上也有蛮不错的民宿。古村落也有年轻人开的小书店、咖啡馆,本地人开的茶叶店和农家小餐馆更是不缺少。对我们这些需要放空、休息的城市游客来说,住得相当舒适。”
据了解,“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要素由5片古茶林、9个传统村落、3片分隔防护林构成,申报遗产区面积7167.89公顷,缓冲区面积11927.85公顷。翁基村就是9个传统古村落之一。
从2010年启动,“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之路已经走过13个年头。层峦叠嶂、绿意葱茏的山峰、与其他树木间杂的高大的野生茶树、世代居住于此的少数民族采茶人……“景迈山的申遗价值,在于这里展示了世居民族以茶林管理、土地利用和村落建设为代表的传统知识体系,塑造了景迈山以古茶林、村落、森林为核心,生产、生活和生态用地空间合理分布、功能有机融合的茶文化景观遗产。”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博物馆副研究员熊登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此介绍。
记者也在追求高品质旅行体验到游客口中得到了景迈山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能为大众提供的核心价值——“来景迈山不仅看到了古茶林,更体验了保留着传统习惯的当地人的生活。旅行中最重要的收获就是理解关系,包括地理关系、经济关系、历史关系等。在景迈山,我们体验了人与茶的关系。”廖永杰说。
根据公开报道显示,景迈山申遗13年来,山上山下的变化翻天覆地。以景迈山千年传承茶叶种植模式为启示,自2010年以来带动普洱市136万余亩茶园完成生态化管理,其中,澜沧县完成37.9万亩;以遗产地可持续发展需求带动二产建设,在景迈山下实施了普洱茶加工仓储物流园区、茶马古窖等一批生产加工项目;以遗产申报品牌效应带动三产增效,吸引了更多企业、游客来到景迈山,2022年澜沧县旅游人数61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2.4亿元。
近日,同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云南2023暑期旅游市场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自2023年6月10日至8月31日,云南暑期旅游需求旺盛,旅游热度和旅游人次高开稳走,均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复苏向上新通道。同程旅行数据表明,云南暑期游客满意度为95.8%(平台景区门票和酒店住宿订单综合评价数据),同比上涨9个百分点。云南2023年暑期旅游客均消费水平在西南地区稳居第一,其中,云南省暑期旅游度假类型消费3611.45元/人次,云南暑期平台客均消费为850.55元/人次,增长趋势持续向好。
暑假期间,云南各地市州旅游市场表现各有所长,研学旅行、生态度假、避暑休闲、少数民族文化体验等都是较为热门的假日旅游消费主题,少数民族文化、自然生态、人文古迹、主题乐园类景点喜好度占比超95%。
2023年,我省持续深入宣传“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不断提升旅游产品供给品质,吸引高品质游客来七彩云南寻找、看见、体验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同程旅行数据显示,云南各州市暑期酒店住宿间夜数数据均有增长,同期涨幅的前5名分别是迪庆、大理、丽江、德宏、曲靖。
此次“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或将带动普洱市旅游业继续提质增效,让越来越多的游客进入云南的居民生产生活空间和休闲场景,加速云南成为高品质生活空间属性旅游目的地。
“普洱市可玩的地方很多,像宁洱县的茶马古道小村落那柯里,墨江县的碧溪古镇。下次可以试试从福州直接飞澜沧景迈山机场,除了澜沧县,还可以把西盟佤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都走到。”廖永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