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4月3日,为庆祝省总工会成立70周年,省总工会召开了一场具有特殊意义的座谈会,新老工会干部、劳模工匠和一线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大家畅所欲言,谈感受、忆往昔、话未来。
70年来,云南工运事业风雨兼程、蓬勃发展,云南工会工作继往开来、硕果累累。座谈会上,与会代表结合本地本单位的“工运故事”,一起回顾云南工会70年的辉煌历史。
“工会的一切工作都要服务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这是省总工会原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在权最深的体会。座谈会上,他深情回忆起上世纪末省总工会实施“双百双万工程”、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开展技能技术竞赛等各项工作的情景,历数云南工会在全国率先建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开展云南省职工医疗互助活动、创新实现地税代收工会经费等基层首创经验,感慨万千、倍感自豪。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希望工会干部继承和发扬云南工会的光荣传统,为实现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作出工会应有贡献。
“云锡工运事业的长足发展,是几代云锡人艰苦奋斗的智慧结晶,是广大工会工作者拼搏奉献的真实写照。”云锡控股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姚家立以云锡的发展历史印证云南工运事业发展的辉煌历程。他介绍,1953年云锡就成立了工会,引领一代代云锡人攻坚克难、拼搏奋斗。20世纪90年代,云锡一度处于发展低谷,云锡工会团结动员广大职工投身“98年打基础、99年攻坚战、2000年大决战”的3年解困脱困攻坚,创效5500余万元;2002年,个旧市属“六矿两厂”划转云锡,云锡工会全心投入稳定职工队伍;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重创有色金属行业,云锡工会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500多项,创效8700多万元。今天的云锡已成为全球锡铟行业“双龙头”企业、全球最大的锡生产基地和中国最大的锡精深加工基地,锡产品市场占有率自2005年以来稳居全球第一。
全国劳模、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昆明供电局李辉劳模创新工作室的负责人李辉分享了一个小故事,折射出各级工会对职工创新创业的支持。他说:“多年前搞技术创新要自己贴钱搞,大家积极性有限。2012年,在省总工会的支持下,各级工会开始实施职工创新项目扶持,为我们搭起‘梦想的试验田’,工作室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开始萌发。”他所在的工作室成立12年来,先后获得补助74.5万元,职工大展拳脚,各类项目累计盈利已经超过300万元,为企业间接创造经济效益近亿元。
工会团结职工、温暖职工,激发了职工为云南发展作贡献的主人翁意识。这一点,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一线职工方鹤深有体会。他说:“作为一名普通职工,我参加工作7年,也被工会感染、激励、鞭策了7年。”云天化集团工会创新推行“六型班组”建设,开展“金牌班组”擂台赛等为一线职工成长成才搭建了平台,他本人获评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云天化集团优秀工程技术人员等荣誉。方鹤提到,几年前一名同事因妻子无收入、女儿治病费用高导致生活困难,省总工会、集团工会对他们家进行了帮扶,如今这名同事和家人已经摆脱了贫困,过上了好日子。
从70年的奋斗史中汲取前行的动力,大家对如何创造新的辉煌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昆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李开德表示,“行动是最好的纪念,成绩是最好的感恩”,昆明市将以庆祝云南省总工会成立70周年为契机,紧紧围绕昆明“当好排头兵、实现大发展、率先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和“六个春城建设”的总体部署,着力抓好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切实提高维权服务水平,深入推进产改工作,抓实工会自身改革建设,推动昆明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曲靖市近5年新增技能人才25.2万人,全市产业工人达到60余万人,曲靖产改工作在2022年的考核中位列全省第一。曲靖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谭力华说:“曲靖的辉煌过去,离不开工人阶级;曲靖的高速发展,依靠的是工人阶级;曲靖的美好未来,更要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曲靖市总工会将紧紧围绕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曲靖奋进新征程推动新跨越三年行动,坚持以职工为中心,全面服务构建曲靖现代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城镇化等9个方面重点工作,将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贯穿曲靖产业发展各环节、全过程,彰显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知之愈深,行之愈明。在这个回望历史、展望未来的日子里,大家激情澎湃发言、热烈持久鼓掌。在铭记历史中开创工运事业新局面,大家信心满满、斗志昂扬。
云南网记者 郎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