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时政 >> 正文
【代表风采】全国人大代表、盐津县兴隆乡保宁村党总支书记陈衍刚:发展富民产业 建设美丽家乡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13日 08:28:58  来源: 云南网

  早春时节,在保宁村万亩茶园内,村民们正抢抓茶园管护的黄金期,清理边沟、清除杂草、翻耕土地,为即将到来的春茶采收打好基础。赴京参会前,全国人大代表、盐津县兴隆乡保宁村党总支书记陈衍刚来到茶垄间,仔细查看茶树的新芽。“去年,保宁村茶叶投产面积达1.1万亩,实现产值6000余万元,茶产业已经成为了我们村助农增收的特色优势产业。”陈衍刚介绍。

  产业支撑是助农增收的长久之计。陈衍刚表示,壮大特色产业、拓宽增收渠道、推进乡村振兴是他重点关注的内容。他不仅忙着抓好全村春耕备耕工作,还经常到茶园、茶叶加工厂、农民专业合作社走访调研,听取群众对乡村振兴的建议。

  位于滇川两省交界处的保宁村曾是贫困村。2016年担任保宁村党总支书记以来,陈衍刚组织村组干部、农户代表到相邻的四川筠连、高县等地,学习茶产业、蚕桑产业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党支部+党员+公司+农户”的模式,带领群众种茶1.4万亩、桑园6500亩、茶花5200亩,桑园套种红薯5000余亩,户均产业面积增加至5亩以上。在陈衍刚和村民们的共同努力下,保宁村闯出了一条“万亩茶叶万亩桑、万亩茶花万亩薯,社社建基地、户户有产业”的富民强村新路子。

  2022年,保宁村经济总收入达1.8亿元,人均收入1.89万元,其中产业收入占比达50%;村里的茶叶、蚕丝被、红薯粉条3个加工厂实现销售额2420万元。陈衍刚用实际行动践行担当为民的初心和使命,在特色产业富民强村的道路上接续奋斗,把曾经的贫困村变成了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的美丽村庄。

  云报全媒体记者 沈迅/文 雷桐苏/图

责任编辑:董明强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