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稻谷飘香,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市金山镇通过实施耕地占补平衡提质改造项目,8000亩旱地变良田,迎来了项目实施后的第一个丰收季。
千亩旱地变水田
一大早,金山镇杨家庄社区村民赵方林一家就开始忙碌地收割水稻。赵方林介绍说:“以前的田零碎得很,现在整改以后完全规整划一了,沟通了、水通了、路也通了,比以前好种多了。”
通过实施耕地占补平衡提质改造项目,金山镇涉及项目的村社区共修建农渠93公里,管道11公里,泵站13个,机耕道56公里,水池29个。旱地变成水田,交通也更加便利,合理配置水窖,保障了供水,增强了农田水利设施灌排能力,整体提升了土地质量和利用率,为全镇水稻增量增收夯实了基础。
金山镇杨家庄社区副书记卓开金说:“到目前为止我们共完成提质改造500亩,新建水池7个,机耕道4500米,管路700米,计划明年的提质改造项目还要增加500亩。”
两年来,金山镇通过土地提质增效项目,共改造了土地8300亩,其中水田6000亩,旱地2300亩。水田全部种上了水稻,今年雨水集中,水稻长势极好,平均亩产可达到650公斤,预计全镇可增加水稻产量390万公斤。
云南网记者 刘畅 通讯员 李瑞杰 尹碧惠 黄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