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文娱 >> 正文
我们都是一家人丨文山马洒村:四百年古村,奏响新韵律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22日 15:20:29  来源: 云南网

 

 

开栏的话

 

七彩云南,山川独特、风光秀美,人文神秘、风情万种。在云南,民族团结进步是一朵常开常盛、沁人心脾的绚烂之花,26个民族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繁衍生息,融合发展,聚成了一个团结向上的大家庭,“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成为新时代全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生动写照。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9月6日,由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云南网、云南发布、“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联合推出的“我们都是一家人 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新时代民族团结网络宣传活动正式启动。活动精选云南16州市的民族团结进步精品案例,通过精美的手绘海报和生动的文字语言,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奋力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让民族团结之花在云岭大地常开长盛。

 

山明水秀,文化悠长
到过马洒的人
无不被这里
400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所打动

资料图

人们不禁会问
这个地处中越边境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内

最大的壮族侬支系聚居村

如何实现中华文化与边地少数民族文化的

兼收并蓄、美美与共?

 

初秋

走进马洒,寻找答案

以文润村的底蕴

以旅兴村的新风

相加相融、守正创新

让这个四百多岁的边城壮乡

焕发出

乡村振兴、民族团结进步的新活力

资料图

 

以文润村

踏着青石板,漫步马洒

古树、古井、古亭、古匾、古乐

……

移步换景

一步一景,古韵悠悠

位于村中心,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的老人亭,见证了壮文化与汉文化的相互交融、和谐共存。村里老人高天合说,老人亭曾是寨老聚会议事的中心。如今,老人亭中保存完好的“培英楷模”“进士”匾额,诉说着重文办学的优良传统和亦耕亦读的传家之道。

 

资料图

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存下来”

马洒人有想法

走进新建的村史馆,一件件老物件,唤醒马洒四百多年的历史碎片和记忆。马关县马白镇宣传干事唐翎说,馆内珍藏着的进士王秉福答卷很受游人青睐。王秉福阐明的“乃合天下之大,而业足以盖之。极万世之遥,而德足以垂之”的观点,至今传为佳话:“团结奋斗,守望相助,方能干出大事业。”

如今,村史馆已成为凸显马洒乡村文化、留住乡村记忆的文化地标,更成为倡导乡风文明、培养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的阵地。

方寸之间沁香悠远的匾文化,在马洒尤为引人瞩目。在宽敞的神蛙广场旁,文化走廊里,一块块钩沉历史和文脉的匾额,引人驻足。唐翎说,村里保存下了20多块匾额,有鼓励教育的“和丸教子”匾,也有点赞五世同堂的“祥开五葉”匾,不一而足,时间最远可追溯到19世纪。

 

马洒神蛙广场篝火晚会 文山州民宗局 供图

 

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活起来”

马洒人很用心

400多年的历史积淀,孕育了马洒丰富的民族文化基因,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集中,共有8大类60多项。其中,纸马舞、手巾舞、侬人古乐、银器制作等,尤为发扬光大,是马洒文旅的金字招牌。

今年75岁的高天合,是州级侬人古乐传承人,十里八乡声名远播。他说,侬人古乐源自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洞经音乐,20多种旋律和曲谱靠口口相传至今。

“百年来,旋律没有变,但歌词作了修改。”高天合笑着说:“歌唱新时代新生活!”如今,马洒侬人古乐队从当初的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40多人,老中青都有,定期开展表演。

 

以旅兴村

从历史中走来

马洒并不老气

新貌新风扑面而来

徜徉村间小道,人居环境干净整洁,房屋依山就势错落有致。三百多户人家,家家户户房前有花、屋后种树,清澈的水流顺沟而下,从寨头流淌到寨尾。

走进村里的首家农家乐甜小筑,四合院内品种繁多的多肉植物欣欣向荣。“既装点绿化美化环境,也是最佳的旅游商品。”主人邓光琼笑着说。5年前,邓光琼请村内木匠师傅将老宅改造成具有浓郁壮家特色的小院,并将壮家特色菜进行了改良创新,还融入了舂粑粑、制作花米饭等特色体验。甜小筑一炮打响,成为马洒不可错过的网打卡点。

马洒村乡村旅游节 文山州民宗局 供图

甜小筑“出圈”,折射马洒新气象。2017年,当地党委政府瞧准马洒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积极整合项目、政策、资金,启动了马洒民族文化特色旅游村建设。道路建设、民居改造、环境整治、污水处理、生态农业等工程的实施,大大提升了马洒的“颜值”。

“气质”方面,马洒也没落下。在基层党建的引领下,当地党委政府以铸意识、打基础、挖特色为抓手,加强马洒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弘扬,组织开展壮族纸马舞、手巾舞、侬人古乐等学习培训,利用壮族“三月三歌节”“锦壮红饭节”等时机,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马洒特色文旅品牌名声渐起,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锦壮红饭节” 文山州民宗局 供图

“旅游业的兴起,盘活了各方资源,美了村庄富了村民。”马洒村党总支书记蔡宗幸介绍,为实现民族特色旅游村建成有人运营、有人管理的目标,马洒村委会和马白镇其他9个村委会及部分村民抱团组建了集体经济联合体——马关县白玛里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共同投资150万余元,建设丛林探险、游泳池、观光车等娱乐设施,乡村旅游运营步入了正轨。

“下一步将发展森林旅游新业态。”马洒把目光投向了3000多亩原始森林。打好“文游牌+生态牌”,古村马洒正不断奏响民族团结进步的新乐章。

 

资料图

 

团结心语

 

用新的时代精神诠释解读传统经典

 

马洒村提供了一个观察云南民族文化工作的蓝本。做好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用新的时代精神诠释解读传统经典,以乡村旅游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为契机,推动符合潮流、群众认同的正能量文化在基层“扩面”。

通过构建科学的文化保护传承发展政策体系,推动文旅产业发展,补齐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短板,深化文化繁荣的群众基础。全省已拥有2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27项、85个省级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多姿多彩的云南民族文化在传承与创新发展中相互滋养,形成生生不息、常新长盛的民族文化繁荣局面。以此为纽带,各族群众更加心贴心、手牵手,坚定走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道路上。

 
 

资料: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撰文:张文峰

海报设计:李金阳 张洁 周文鑫 陈澄

编辑:范春艳 马正麟

 

责任编辑:范春艳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