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里小庄子的致富“密码”
走在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东山乡小庄子村,村间巷道古朴干净,整齐的小洋楼在阳光下格外耀眼,房前的梯田里,嫩绿的贡菜迎风招展,有刚移栽的,也有即将收割的,群众在田间浇水、施肥,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这就是我们小庄子的致富‘密码’,周期短、投入低、见效快,2016年引进至今已经带动全村100户种植,种得好的一年可收入两三万。”指着绿油油的贡菜,小庄子村党总支书记李兴荣介绍道。
小庄子村是祥云县最偏远的行政村,位于祥云县东北部,属两州(大理、楚雄)三县(祥云、姚安、大姚)交界地,距县城120公里,居住着傈僳、汉、彝、苗等4个世居民族,这里山高箐深、土地贫瘠,路远坡陡、信息闭塞,曾经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偏远、贫穷是贴在小庄子身上的标签。
“群众要致富,产业是出路。”为了改变贫困面貌,在村党总支的带领下,各族群众勇敢尝试、积极探索,先后尝试发展烤烟、水稻、大麦等传统作物,但由于土壤、气候、水源等原因,均以失败而告终。
2016年,走南闯北的村民杨志德从宾川引进贡菜,成为小庄子“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第一年试种就取得不错的收益,他边种边学,积累经验,慢慢摸索出一套成熟的种植、削条、晾晒方法,这一种就是5年。
“贡菜种植投入小,每亩只需1000块左右,但产出高,每亩可达七八千,种得好甚至可突破1万元,我家去年种了3亩,卖得3万多块,今年种植面积增加到5亩,不久就要成熟,估计收成还不错。”杨志德喜滋滋地说。
山沟里小庄子的致富“密码”
看到贡菜种植经济效益可观,村党总支决定大力推广贡菜产业,村组干部和党员带头,干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从一户两户慢慢推广。良好的经济效益引得群众争相种植,目前全村130户群众中,有100户种植贡菜,种植面积也从最初的10多亩扩大到现在的300亩,年产值已突破200万元,如今的小庄子户户有收入,家家住新房,曾经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因种植贡菜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贡菜已然成为小庄子的致富“密码”。
“每年收购商都会到村里收购,根本不用愁卖的问题。”李兴荣介绍,为使贡菜产业稳定发展,村党总支也为老百姓增收致富“保驾护航”,采取“党支部+合作社+收购商”的方式,村党总支牵头,与收购商签订保底价协议,市场不好时,以保底价40元/公斤收购贡菜,以避免市场波动带来的种植风险。小庄子发展贡菜增收致富,已带动周边外居苴村委会,甚至楚雄州姚安县、大姚县部分群众一同种植,共同富裕的道路越走越宽。
山沟里小庄子的致富“密码”
同时,为改变剥皮、削条、晾晒需投入巨大人工的弊端,东山乡党委政府投入50万元在小庄子村建设贡菜加工厂,年底可投入使用,工厂建成后,将充分解放劳动力,贡菜种植也可从一年种一季发展到一年种两季,群众收入可翻一番。
“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群众要致富还得靠产业,乡党委政府大力支持各村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力争做到村村有支柱产业,户户有致富良方,只有产业发展了,各族群众才能真正过上好日子。”东山乡党委书记杨发隆表示。
山沟里小庄子的致富“密码”
云南网记者 博达 杨子双 通讯员 陈娅 陈永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