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松是昆明紫韵艺陶工作室主创,云南工艺美术学校特聘陶艺师。他的祖辈是远近闻名的陶艺人,他自幼跟随父亲学习陶艺,15岁就拥有一手制陶好技艺。1995年,他与昆明瓦猫传承人张云一起做瓦猫,随后在昆明野鸭湖陶吧做技术指导,结识了一些爱陶懂陶的朋友,了解到了诸多关于云南陶的历史渊源、发展和变迁的知识。
他说,瓦猫起源于彝族。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对彝族夫妇在山上捡回一只生病的小猫,夫妇两人细心照顾之下,小猫慢慢长大,因这对夫妇没有儿女,只有猫陪伴这对夫妇,多年后,这对夫妇重病缠身,生活不能自理时,每天站在屋顶上,看谁家生火做饭就偷偷去找食物来给老人吃,一直到夫妇两人都去世。猫很伤心,每天站在房顶上叫,时间久了村里人发现猫叫,于是村里人来把夫妇两人安葬了。后来猫不叫了,只是每天都站在屋顶上看家护院,一直到这只猫死去。猫死后很长时间还在屋顶站着,看护着宅院,这事一直在流传,后村里的瓦匠,照猫的骨架用陶土捏成猫的样子,放在屋顶上。久而久之,变成家喻户晓的神物。
人们说,瓦猫能吃掉一切妖魔鬼怪,有镇宅的作用。以前的老宅,人们将它安置在屋顶,现今人们将之安放在家中明堂,朝东南方,意有紫气东来之意,能吞食一切冲犯本宅的疾疫祸害,它的作用是避邪纳福、镇宅之用。云南民间对瓦猫的神秘作用深信不疑,“请”瓦猫时要杀鸡,将鸡血淋在瓦猫的头上,赋予灵性,此举叫“开光”,却又寓虎于猫,取虎的凶猛无畏之意,以达到镇宅的目的。
如今已经步入不惑之年的刘小松,生命有超过一半的时间都是在和瓦猫、陶土打交道,起起落落、兜兜转转,终究还是扎根制陶行业,现在的刘小松,名字前面有一串头衔:云南省工艺美术师、云南工艺美术学校特聘教师、浙江龙泉窑古龙窑烧制技术顾问……“我正在致力于用最原始、最环保的方法来制作瓦猫,区别于市场上猫以卡通为主的文创作品,我更希望将‘原汁原味’的云南瓦猫带给大家,最终能够走向世界,将云南文化发扬光大!”
云南网记者 徐永进 见习记者 时光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