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生活全面改善、产业培育大步向前、群众收入稳步提升……“十三五”期间,我省民族自治地方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4%,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年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坚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不断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云南各族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工作的主线,用发展解决民族地区的各种问题。
多年奋斗,今朝梦圆。小康路上,一个民族都没掉队;社会主义现代化征程中,各族干部群众齐心携手向前,一幅新时代的发展画卷在云岭大地徐徐展开。
夯实基础 驶上发展“快车道”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我省第一个民族自治州,过去交通闭塞、产业发展低效,全州12个世居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占比高达93.4%。
勐海县布朗山乡曼囡村委会曼班三队就曾是其中一个贫困村。曾担任乡村教师的刁俊芝1970年第一次去曼班三队,由于杈杈房掩藏在密林中,在当地老工作队员带领下,短短10多公里的距离找了整整两天。“当时全村没有人会算账,每到分秋粮时,政府就派老师来帮忙算账。”刁俊芝说,村民出工一天就在葫芦里放一个小石子计数,她的工作是把石子数清,以此来分粮。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为了让这个“直过民族”拉祜族群众聚居的村寨走出贫困,当地党委、政府从就近搬迁到驻村扶贫、从“三通一平”到农业培训,一步步啃下“硬骨头”,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如今的曼班三队,家家户户有了独立厨房和卫生间,无线网络覆盖村寨,时髦的年轻人开通了直播账号,步入电商时代。
这样的沧桑巨变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并非个例。最近,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九河乡金普村出了件新鲜事,以前村中的贫困户熊杰如今成了养羊大户,现在骑着电动车放羊了。“没想到好日子来得那么快。”这位普米族汉子说,“现在精力没以前好,但村里道路都硬化了,电动车方便快捷,今后的日子也会更好。”
地处高寒山区的金普村是玉龙县普米族群众最多的村子。以前,村民住房多为简陋、矮小的木楞房,村里道路泥泞、晴通雨阻,农资运输与看病上学十分不便。
脱贫路上,一个民族也不能少。通过实施特色村寨、民族团结示范村等项目建设,村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通过开展新型职业技能培训,引导群众种植中药材、养殖黑山羊等,群众的生活越过越滋润。
我省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摆到重要位置,经过多年励精图治,一个个像曼班三队、金普村一样曾经落后的少数民族村寨联通了外界,驶上了发展快车道,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整族脱贫,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全面改善,民族团结进步的物质基础进一步夯实。
加大投入 打开群众致富门
整合资金、力量向深度贫困地区、民族聚居地区聚焦发力、集中攻坚,新产业、新模式在云岭遍地开花,为少数民族群众打开一道道致富门。
佤族藤篾鼓凳编织是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勐撒镇翁达村的传统工艺,但过去很长时间里,由于当地生活水平低下,群众纷纷外出谋生,这门手艺濒临失传。随着近年来生产生活水平的改善、收入的提高,翁达村佤族群众重拾这项传统技艺。“外界对我们佤族文化越来越感兴趣,对藤篾鼓凳的需求越来越大,产能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俸绍春介绍,2012年,村里成立合作社,统一收购外销,既提高了生产组织化程度和抗风险能力,又增加了群众收入。现在,从事藤篾鼓凳编织的农户有100余户,户均增收3.6万元,实现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地处中缅边境的陇川县陇把镇龙安村,曾是“家家靠种地,几代不出山”的贫困山寨,很多景颇族村民守着“懒庄稼”甘蔗过活,经济来源单一、收入不高。2016年以来,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对口帮扶陇川县景颇族,通过实行甘蔗收购价与食糖销售价格挂钩联动二次结算办法,确保甘蔗收购,稳定了农户收入。同时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新植桑园1.8万亩,建成4个250亩以上连片示范基地,户均实现增收6183元。
远隔崇山峻岭,一样心手相牵。“他们远道而来,帮助我们发展经济。虽然民族不同,但温暖得就像一家人。”说起村里的变化,景颇族村民孔令东激动不已,“我们家获得安居房项目补助等,与其他11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一样,都盖起了新房。”
“十三五”期间,我省全力帮扶少数民族深度贫困群体和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实施三轮民族团结进步“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引领建设工程,抓脱贫、固团结、强引领,打造了36个示范县、264个示范乡镇、3711个示范村,带动各族群众全部脱贫。
相依相存 齐心携手向未来
金秋九月,千年梯田一片金黄。在元阳县,傣族群众生活的河坝地区春天来得早,傣家人管理着耕牛尽早插秧,而哈尼族等其他民族居住在山上,天气凉爽插秧较晚。两个不同民族的群众形成了几家人共同饲养耕牛,共同分享丰收喜悦的习惯。
围绕着元阳梯田,耕牛成为一条纽带,一头系住河坝,一头系住高山。“牛亲家”变成了“人亲家”,各民族群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用双手创造着美好未来。
“俐侎山,披绿衣,茶叶尖尖换金银;魔芋果,土生金,男男女女笑开颜。”在永德县乌木龙彝族乡乌木龙村,享受着小康新生活的俐侎群众唱起新歌。
俐侎人是彝族的一个分支,他们身着黑衣,聚居的山寨被称为“黑衣部落”,地处偏远、土地贫瘠、发展滞后。随着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好政策接连而来,点燃了俐侎群众的发展热情,他们纷纷加入合作社,大力发展魔芋、有机茶、水果萝卜等种植业,开展生态猪、黑山羊养殖等特色订单农业,形成了“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联合发展态势,俐侎群众的年收入从不足千元一跃突破万元,党的光辉照亮了这个“黑衣部落”。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云南不断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各族人民。情感相亲相近,经济相依相存,在彩云之南的神奇沃土上,26个民族正携手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云南网记者 吴沛钊 戴振华 和茜 管毓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