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搞好民族团结,建设好我们的边疆……”今天的阿佤山,已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班洪乡、班老乡9个边境村的老支书们回信,勉励他们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领乡亲们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阿佤人民身着节日盛装,敲响木鼓,载歌载舞,共同感党恩,共唱幸福歌。
6月4日,这9个边境村的10位老支书,相约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回归祖国60年来的幸福生活。他们平均年龄超过70岁,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有的任职长达30余年。
71岁的胡德学从1983年到2016年担任班洪乡班洪村党支部书记,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让他激动万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阿佤山脱贫攻坚步伐加快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交通顺畅了,产业发展了,佤族人民幸福指数提升了。想到这一切都是党中央、总书记带给我们的,我们就想着要向总书记汇报一下我们的发展变化。我们10个老支书一合计,就给总书记写了一封信,没想到总书记在百忙之中给我们回信了,我们是相当激动,大家纷纷表示要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继续建设好家乡,守护好边疆。”
69岁的王岩团老人曾担任班老乡上班老村党支部书记,他说:“班洪、班老连在一起,历史上一起抗英,新中国一起搞建设,如今更是一起发展变化,所以决定一起写信向党中央、总书记汇报我们的美好生活。受到总书记的鼓舞,我们今后一定要将各项工作更上层楼。”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在全省民族宗教系统干部职工中引起强烈反响。
临沧市民族宗教委主任李祥生表示,“今天上午在阿佤山的班洪乡小班坝边境村,聆听了省委书记阮成发宣读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县班老乡和班洪乡10位老支书的回信。喜讯传到阿佤山,山河沸腾,山笑水笑人欢笑,佤山各族人民心情非常激动和感动。作为土生土长的阿佤人,曾经历过缺医少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艰苦岁月,我深深懂得佤山大地今天发生翻天覆地的发展变化,各族人民今天像蜜一样甜的幸福生活,都是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关怀下取得的,佤山各族人民永远感恩共产党,永远感恩总书记。”
云南民族大学研究生教学督导、博士生导师何叔涛教授感慨道:“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边疆各族人民在站起来与富起来的基础上,通过各级党委、政府的精准扶贫和自身的不懈努力,达到全面小康,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心关怀云南边疆各族人民,多次深入民族村寨,与村民亲切交谈,充分体现了‘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执政理念与‘以人为本,关怀民生’的情怀。在总书记回信的鼓舞下,阿佤人民一定会再唱新歌,再创辉煌。”
云南省民族宗教委党组书记、主任拉玛·兴高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情真意切、语重心长、意蕴深厚、鼓舞人心,对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促进边疆繁荣稳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是祖国统一多民族大家庭的缩影。长期以来,云南各民族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创造了民族团结和谐的“云南现象”。新征程上,我们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中“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的殷殷嘱托,承担起推动民族工作创新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汇聚实现民族复兴磅礴力量的光荣使命,锚定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目标,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示范区建设的核心要义和根本任务,将示范区建设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的主要抓手和实践载体,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争创一流,推动示范区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不断丰富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的云南实践,作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云南示范。
云南网通讯员 王菁 王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