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时政 >> 正文
云贵川省级党报邀请代表委员共话赤水河保护——协同发力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08日 07:56:00  来源: 云南网

  赤水河是长江上游唯一没有修建干流大坝并保持自然流态的一级支流,被誉为生态河、美景河、美酒河和英雄河,生物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优美、历史文化厚重,是连接云、贵、川3省的一条经济动脉和人文纽带。近年来,党中央提出长江经济带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把生态保护摆在优先地位。担当起长江上游的保护之责,实现流域协同发力、共同作为,成为云南、贵州、四川3省共同的使命。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云南日报联合贵州日报、四川日报,邀请3省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结合各地实际谈保护措施、说治理成效、提工作建议,共议如何抓好赤水河流域治理保护工作,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滇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昭通市市长郭大进:让“一江清水出云南”

  “赤水河是长江的上游支流,发源于昭通,抓好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对我们来说是‘源头责任’。”全国人大代表、昭通市市长郭大进介绍,近年来,云南省昭通市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切实增强上游意识,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以河长制工作为抓手,突出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三水共治”,主动加强与贵州省毕节市、遵义市和四川省泸州市沟通衔接,积极整合资源,层层压实责任,全力推进赤水河流域保护治理工作。

  赤水河发源于昭通市镇雄县赤水源镇,昭通境内干流全长97公里,流域面积1983平方公里,涉及昭通市镇雄、威信作风革命效能革命老区104.2万人。该地区人口密度大、产业基础不牢、发展相对滞后,流域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任务重压力大。

  “云南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实地调研,多次召开专题会研究推进,成立专班负责,省里面正在编制专项规划。我们坚持以解决问题为抓手,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推进流域绿色高质量发展为重点,分区分类管控、分层分类施策,扎实开展攻坚行动,做到资源整合、重点突破。”郭大进介绍,按照《赤水河流域(昭通段)生态治理修复保护实施方案》,昭通以镇雄、威信两县和17个乡镇为重点,打破行政区域划分,积极整合项目资金,深入实施小水电拆除清退整治、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补短板、污水处理设施补短板、硫磺矿渣整治、农村面源污染防治、退耕还林还竹还果、禁止非法捕捞、流域内禁养区禁建区评估调整、绿色高质量发展“九大攻坚行动”,以集中解决一批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推动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提升,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

  昭通把修复赤水河流域(云南段)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按照保护治理与减压修复同步推进的思路,对流域范围内的3.61万群众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占昭通市搬迁总人口的10.18%,实现了生态减压、搬迁减载。同时,在赤水河流域沿线大规模发展笋用竹产业,已建成竹产业基地39.67万亩,实施退耕还林9.1万亩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18万亩。严把项目准入门槛,禁止赤水源镇核心区进驻工业企业,严控赤水河(云南段)流域新增项目,依法依规推进流域煤矿、非煤矿山转型升级和整合重组,着力从源头控制和减少污染。

  “河湖保护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有应急之举,更要有治本之策,必须做到上下游联动、干支流统筹、左右岸合力。”郭大进表示,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将聚焦完善跨省区联防联控机制、构建长江上游“大保护”格局提出相关建议,希望从国家层面推动完善赤水河流域跨省横向生态补偿长效机制,进一步明确流域横向生态补偿的标准、资金来源、各方主体权利和义务等,为生态补偿的规范运行搭建完整的框架和持续稳定的机制,促进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

  “我们的目标是要把赤水河流域打造成为长江上游最美生态河流、践行‘两山’理论样板典范和流域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郭大进说,“十四五”时期,昭通将持续深入推进赤水河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工作,扎实抓好生态修复、基础设施补短板等各项任务,进一步推动流域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发展升级,努力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实践中打造特色优势,推进流域绿色高质量发展,实现“一江清水出云南”。

  黔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赤水竹编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杨昌芹:守住青山得金山

  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近年来贵州全省持续深化生态文明改革创新和实践,坚持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不断推进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建设,促进全省生态环境质量良好稳定,“两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赤水河作为长江流域一级支流中唯一无水坝的“原生态河”。早在2011年,贵州省颁布实施了《贵州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2014年,《贵州省赤水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生态补偿暂行办法》出台,在毕节市和遵义市之间,确立了一条“保护者受益、利用者补偿、污染者受罚”的原则,同年,全省首个生态文明改革实践示范点确定为赤水河,并启动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环境保护河长制等12项改革,2018年,贵州与云南、四川两省达成《毕节共识》,开启跨区域流域保护治理新征程。

  去年末,贵州出台《贵州省赤水河等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办法》,按照“谁超标谁付费,谁保护谁受益”“市县为主,省级奖补”的原则,建立健全“统一方式、统一因子、统一标准”的流域横向补偿机制,充分调动各地各部门保护水环境的积极性,健全流域生态保护补偿长效机制,压实各地各部门水环境保护责任,加快推进我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

  共治赤水河。经过多年来的共同努力,赤水河水质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原来Ⅴ类及劣Ⅴ类水体基本消除,出境断面水质维持在I类,贵州段总体水质稳定在Ⅲ类以上,赤水河段地表水环境水质实现100%达标。

  保护好生态环境,也能致富奔小康,在森林覆盖率达82.77%的赤水,当地百姓依托132.8万亩竹林、400余家竹加工企业,书写着赤水河边“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绿色幸福故事。2020年,以竹产业为主的林业产业综合收入突破81亿元,惠及全市守护赤水河的18万竹农。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竹编代表性传承人,杨昌芹为自己的竹编产品注册了“极竹堂”的商标。寓意是把竹编产品做到极致、做到最好,真正把产业做大做强。这也是她当初成立牵手竹艺公司的初心,牵起更多乡亲们的手,用自己的竹编手艺把赤水漫山遍野的竹林,变成帮助群众增收、带动群众致富、实现小康梦的“金竹”。“竹编作为特色工艺品,市场需求不断增大,可以带动更多人共同致富。”杨昌芹说。

  在赤水,有20万人从事与竹相关的产业活动,已形成以生态竹产业为支撑的种植、加工、旅游等全产业链。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游客纷至沓来,少数民族文化和资源成为村民们走上脱贫致富路的“金钵钵”。2017年,赤水市成为贵州首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

  让生态环境永远成为老百姓为之骄傲的“幸福不动产”。2020年,杨昌芹所在的贵州省赤水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200余万元,带动了当地106名群众就业,利益联结了村里177户570人增收。“我希望用自己的双手,把赤水漫山遍野的竹林,变成帮助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杨昌芹说。  

  川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地矿局局长王建明:强化联动惠及更多百姓

  在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地矿局局长、党委书记王建明看来,要推进赤水河流域绿色发展,首先要提高认识、凝聚更多的共识和合力。“毕竟是一片区域里的事情,应该更多联动。”王建明说,当下应该建立三省合作共治、区域协调的工作机制,“统一思路、明确标准”,比如研究制定涵盖三省的赤水河流域环保条例。“同频共振是非常关键的。除了政策、法规的制定,三省在产业、监管、应急等方面,都可以多多联动。”王建明说。

  白酒产业是赤水河流域的标志性产业。来自目前公开可查的数据,流域目前有白酒企业近2000家。“‘白酒产业被市场看好,预计会持续向好,但这也不可避免带来了环境的压力,所以生态补偿这一块儿一定要落实到位。”王建明说。

  在2020年中国赤水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协作推进会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杨松介绍,云贵川三省已共同建立赤水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按照1:5:4的比例建立规模为2亿元的赤水河流域生态补偿基金,并按照3:4:3的比例进行分配,分段设立补偿权重,为流域基础设施建设等提供重要资金保障。

  “这是一个好的开始,联动已经开始,接下来就是细化、执行和创新了。”王建明表示,三省可以在环保类基础设施建设、整体的生态修复和实施环境监管等方面多做创新。

  “现阶段赤水河流域的生态底子还是很好的,如何保持并做好加法,我建议从两个方面切入。”王建明说,一是在产业的绿色转型和差异化布局上下功夫,“加大科技创新,鼓励流域内的白酒企业向绿色发展加速,多使用低能耗、低水耗、低污染的技术。同时,制定相关的标准,对流域内可能会让环境承载能力过载的产业或企业,实行动态调整和合理布局,尽量避免‘扎堆’的现象。”王建明说。

  王建明表示,另一个方面就是做好生态修复。三省应该强化统筹,从整体上、全局上来开展各项工作,避免资源的浪费和工作的重复。“比如开展流域内小水电清理整顿,拆除非法和退役水坝等工作,三省如果形成合力一起来做,在效率和维护河湖生态系统健康方面的效果一定非常可观。”王建明补充到,提高执法监管水平也非常重要,建议打造覆盖三省的监控体系,既实现数据共享,又实现协同处置,同时,还需要对可能发生的应急情况制定好联动预案,把工作做在前面。

  王建明表示,三省还需要在“共赢共享”上做更多的探索,不仅要打造出更多共赢的成果,比如文旅经济、乡村振兴等,还要将“共享”落实到位,让赤水河流域的绿色发展,惠及更多的人群。  

  云贵川三省政协和全国政协委员多年持续关注赤水河流域保护治理

  2017年2月初,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了《按流域设置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机构试点方案》,赤水河流域成为唯一开展跨省试点的流域。

  为了推动保护好长江上游这条唯一没有修建干流大坝、可以自由流淌的一级支流,云贵川三省政协同时把当年的履职目光投向了赤水河。

  2017年9月20日,民革中央联合云贵川三省政协在贵州仁怀召开了“中国赤水河流域保护治理发展协作推进会”。

  住滇全国政协委员罗正富时任云南省政协主席、省河长制副总督察,前往仁怀参会之前,他带队从赤水河源头——昭通市镇雄县顺流而下,深入云南芒部镇,贵州林口镇、清水铺镇一路调研考察。

  这次会议上,罗正富代表云南省政协与贵州、四川两省政协签署了《云贵川三省政协助推赤水河流域生态经济发展协作协议书》。协议约定:未来,三省政协将通过联合调研、联合提案、专题报告等形式,助推《赤水河流域生态经济示范区总体规划》编制,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助推三省共同加强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共同保护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助推赤水河流域脱贫攻坚示范协作,合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助推赤水河流域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建设,实现航空运输规模化、铁路通道快速化、干线公路高级化、水运航线畅通化、市县通达便利化、镇乡公路网络化等。

  多年来,赤水河流域和长江上游保护成为了云贵川三省政协和全国政协委员持续关注和建言的内容。

  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期间,包括滇黔川渝4省市政协主席在内的4省市47位全国政协委员提交了《关于高质量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建议》的联名提案,呼吁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建立跨省区域的横向补偿机制。委员们希望,提案的提交能够引起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推动包括赤水河流域保护在内的相关政策措施的出台和落地。

  2020年10月27日至28日,民革中央继续联合云贵川三省政协在云南昭通主办了“2020年中国赤水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协作推进会”,围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题,共商保护发展大计、共谋交流合作新篇。会议通过了《2020年中国赤水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协作推进会昭通共识》。

  “云南是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是赤水河的源头。云南各级党委、政府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始终把赤水河流域的保护和治理放在重要位置,不断强化‘源头意识’、担当‘源头责任’、展现‘源头作为’,守住了赤水河的‘一江碧水、两岸青山’。”住滇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主席李江率队出席了这次会议。她在会上建议,三省政协共同争取国家更大的支持,共同推动赤水河流域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同促进三省更加富有成效的交流协作,不断开创赤水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从“四渡赤水”到“白酒之乡”,赤水河是一条有故事的河、能致富的河,如今更是一条生态优先的河。为了赤水河2万多平方公里流域的生态与发展,云贵川三省政协和全国政协委员们将持续关注、不断呼吁建言,共同推动赤水河保护见行动、见成效。

云南全力抓好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打造长江上游最美生态河流

  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近年来,云南省、昭通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从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坚决担当起长江上游的保护之责,全力抓好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全力推进“九大攻坚工程”,成效显现。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2020年以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作出批示,实地到昭通市威信县、镇雄县督促检查长江上游赤水河(云南段)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强调要把赤水河流域打造成为长江上游最美生态河流、践行‘两山’理论样板典范、流域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

  昭通市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省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切实增强上游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扎实开展攻坚行动,推动流域生态修复,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层层压实责任,全力推进赤水河流域保护治理工作。去年以来,昭通市组织力量对赤水河流域(云南段)开展“拉网式”排查,精准锁定了10个方面的突出问题,积极整合资金资源,深入实施了小水电拆除清退整治等“九大攻坚行动”,努力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实践中打造特色优势,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在环境突出问题整治方面,持续开展“一个U盘下达河长令”专项行动,以河长令的形式交办问题清单,压实市、县、乡、村四级责任,强化措施坚决推动问题整改,与毗邻县区积极开展区域联合执法,切实守住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目前,流域范围内的17座小水电站已全部拆除,并完成覆土种草生态修复。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同步推进农村面源污染防治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镇雄县、威信县化肥农药使用量与2019年比分别减少3%、5.2%和0.7%、6.42%;镇雄县15个“四乱”问题已整改12个,关闭养殖场18家。全面落实“十年禁捕”,盯住重点水域和交易市场,整合力量开展专项打击,加大巡逻执法力度,非法捕捞得到有效遏制。

  通过各级有力推进,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整治攻坚取得初步成效,基本实现了第一阶段的整治目标。2020年10月20日,生态环境部通报了1至9月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在1至9月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排名前30的城市中,昭通排名第26位,考核断面包括牛栏江、横江、赤水河、头屯河、金沙江,是云南省唯一入围的州市。

   云南日报记者 瞿姝宁 张潇予 贵州日报记者 申云帆 四川日报记者 吴浩

责任编辑:李欧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