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5日,是民盟云南省委会扶贫干部、新街乡挂职副乡长王世忠投身扶贫工作的第824天,也是他正式“退役”的这天。
一早,王世忠收拾好行囊,步行来到闸塘村村口。晨曦下,被乌蒙山环抱的小村宛若画中图景,数百亩草莓、蔬菜大棚闪着亮光,村民们开始了一天的劳作。“这哪还是两年前的闸塘啊!”王世忠不由得感慨。
2018年5月,王世忠作为民盟云南省委会的挂职干部,从昆明来到闸塘村。“挂乡包村”的第一天,他就跟随会泽县人大副主任、新街乡党委书记潘八生入户走访去了。当地开展扶贫工作的难度超出王世忠的想象——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多样、村民思想工作难做,“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啊。”潘八生对王世忠说。
白天入户走访,晚上研究政策成了王世忠刚入村的生活常态,为了精准识别贫困户,王世忠花了数月一家家走访,了解情况。为了方便进村入户,王世忠还花3.5万元购买了一辆二手车,陪伴他在扶贫路上奔走两万多公里,全村农户都留下他的足迹。很快,全村都知道“村里来了个扶贫干部”。
农村危房改造是脱贫攻坚中难度较大的一项工作。当时,闸塘村第九小组农危改工作进展缓慢,小组未通硬化路又恰逢雨季,进村道路泥泞难行,越野车都经常被陷。因时间紧,任务急,白天农户大多不在家,王世忠只得与村党总支书记乘独木舟趁夜渡湖,和农户拉家常、讲政策,听取他们的真实想法和诉求。 与村民们交谈完后已是后半夜,王世忠与工作人员又乘船出来。“夜又黑又静,电筒照在水面上,可以看见湖里漂浮的水草,很美,可我心里还是很害怕的。”
“为何这么拼呢?”王世忠说,作为一名投身扶贫工作的民主党派机关干部,也想尽己所能,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做点实事。“比起基层的广大干部职工,我个人的付出微不足道,他们才是脱贫攻坚的主力军,是最可敬可爱的人。”
在闸塘村挂包扶贫的两年多时间,王世忠认真落实民盟云南省委会的工作安排,为村里硬化道路、安装路灯、盖卫生室和便民服务中心,努力改变全村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等现状;支持村里产业发展,新建蔬菜大棚、草莓大棚引水灌溉工程,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开展“健康扶贫”送医下乡、“烛光送教下乡”教师培训、“科技列车云南行”等活动,为闸塘村医疗扶贫、教育扶贫贡献民盟的智慧和力量。
两年多来,闸塘村在基层党建、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治理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2020年上半年,闸塘村被会泽县评为基层党建、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红旗村”。
王世忠全身心投入到扶贫工作的背后,并不是一身轻松、了无牵挂。妻子包林霞在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40医院工作,单位驻地在甘肃兰州。为了扶贫工作,王世忠只有将当时尚未满岁的孩子送回妻子的老家甘肃岷县,一家三口,三地分居。
2020年春节,原本是一家人难得的团聚时光。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却打乱了王世忠一家的计划,妻子包林霞大年初二匆匆回兰州报到,向部队递交了请战书,留下遗书后,于2月2日随部队奔赴武汉火神山医院。王世忠也于大年初五回到新街乡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与村委干部逐户登记,逐户摸排,切实将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战疫”与“战贫”,王世忠一家对这两个词有着深刻体会。王世忠说,虽然时刻都担心着身处武汉的妻子,但却非常支持妻子的决定。“我们在不同的‘战场’,履行各自的使命。”
2019年,闸塘村实现了脱贫出列目标任务,全村贫困发生率由26.2%降至2%。
“能参与到脱贫攻坚伟大事业中,是一种幸运。”说起2年前的选择,王世忠眼神坚定。他认为,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全社会各行各业都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来,民主党派干部同样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切实担当起脱贫攻坚工作的责任,这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独特优势和生动实践。
由于孩子面临上学问题,妻子又长期在外地工作,王世忠要离开闸塘村了。
临行前,王世忠来到王乔玉、张莲珍夫妇家里。老两口因为家庭条件较为困难,还要拉扯两个正在上初中的孙子孙女,王世忠对他们格外牵挂。看到王世忠往家里走来,张莲珍老人十分高兴,赶忙搬凳子,又上院子里摘苹果。
得知王世忠即将离开闸塘村的消息,张莲珍突然红了眼眶。顿了一会儿,张莲珍说,“王副乡长,离开了就不要回我们这种山沟沟了,在昆明好好发展,希望你事业有成。”
过了一会儿,张莲珍又说:“王副乡长,离开以后还是要常回来看看。你看嘛,你们来了之后,闸塘村变得这么好了呀。”
通讯员:李晓琳 云报全媒体记者:李翕坚 张雯 浦美玲 郑海燕 杨萍
摄影摄像:尹永权 刘艳芬 李秋明 普建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