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消费促进月”活动云南省中药材追溯主题会议 杨抒燕 摄
9月9日,由云南省商务厅与上海市商务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20年全国“消费促进月”活动云南省中药材追溯主题会议在昆明举行。云南省将以中药追溯为抓手,形成质量和价值信息传递链条畅通市场渠道,充分发挥云南中药材资源优势和上海市场优势,进一步深化沪镇区域合作,促进中药追溯体系协同管理、资源共享。
中药材农业产值连续三年居全国第一
中药材作为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中发展较快的产业之一,已经成为促进地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云南中药资源种类总数和药用植物种数均居全国之首,据第三次中药资源普查显示,全省中药资源种类有6559种,药用植物资源有6157种,中药资源种类总数和药用植物种数分别占全国的51.4%和55.4%,民族药资源有2000多种。有574个品种药进入中国药典,居全国之首,32个品种收载于部颁标准,149个品种收载于《云南省中药标准》。
云南中药材产业发展基础良好,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和产量、农业产值连续三年稳居全国第一, 2019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872.68万亩,产量 94.95万吨,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第一。从种植规模看,三七、天麻、重楼、云木香、砂仁等17个品种种植面积突破10万亩,云当归、滇黄精、茯苓、石斛、粗茎秦艽等9个品种种植面积达7-10万亩以上;从市场占有率来看,滇产中药材在国际国内具有独特市场地位,云南优势中药材三七、灯盏花产量均占全国总量的90%以上,滇龙胆、重楼、砂仁、红花、草果、茯苓、木香、当归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总量的50%以上;而且质量上乘,为国内外市场所需。云南中药材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力逐年提高,全国现有35大类、43个剂型、5000多个品种的中成药,其中,使用云南中药材达3500多种。
上海是近代中医药发展的重要基地之一,全市所有综合医院和大部分专科医院均设有中医科室,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设置中医科,95%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78%的村卫生室都能提供6种以上中医药服务项目,对中医药健康服务有较大的需求,是一个巨大的优势市场。
会上,云南省中药材种植养殖行业协会与上海中药行业协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为云南道地优质中药材“走出去”搭建产销平台,推动“云药”由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助力打造云南世界一流中药材“绿色食品牌”。
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力托云药“走出去”
“在当前整个社会高度关注中药饮片用药安全的背景下,中药材追溯刻不容缓。”云南省中药材种植养殖行业协会会长苏豹介绍,今年6月,我国颁布了2020年版《中国药典》,最新法典对中药材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对于假冒伪劣药材有更严厉的处罚措施,行业整顿的大幕将拉开。
为了做好中药溯源,云南省中药材种植养殖行业协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了一体化、信息化、数字化的“云药质量追溯平台”,通过网站系统和微信小程序对中药材种苗繁育、药材种植、产地初加工、购销存储四大环节形成全过程闭环溯源,逐步建成了“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实现了中药材向前追溯和向后追溯。同时,“云药质量追溯平台”获得了国家中央追溯平台可追溯码和国家“中药追溯”标识认证授权,协会将利用“中药追溯”和“云药追溯”双标联用对中药材追溯企业进行授权管理和服务,持续推动云南省中药材行业向标准化、数据化、信息化迈进。此外,中药材可追溯已成为云南省绿色食品“10大名药材”评选活动和云南省“定制药园”申报认定的基本条件。
目前,云南申请使用“云药质量追溯平台”建设追溯体系的企业已有96家,品种发展到25个,涉及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00万余亩,对主要产品实现从种植、加工到流通销售的大数据追溯,并接入云南省重要产品追溯协同中心、云南省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等政府监管平台,实现了中药材追溯信息的政府监管和共享。云南的中药材追溯体系建设,逐步形成了政府引导,协会搭台,产、需共享的良好局面。
在中国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统一标识、云药质量追溯平台统一标识“双标”联用授权仪式上,云南香格里拉兰草药业有限公司,云南白药集团太安生物科技产业有限公司等18家企业的21个追溯品种获得2020年“国家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统一标识、云药质量追溯平台统一标识授权使用证书。
云南网记者 杨抒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