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云南省委会主委、云南省农科院院长李学林接受采访。
8月31日,中共云南省委统战部、云南日报报业集团联合启动“勠力同心奔小康 多党合作显担当”全媒体聚焦云南统一战线“同心工程”会泽宣传报道行动。近日,全媒体采访组对九三学社云南省委会主委、云南省农科院院长李学林进行了专访。
云南日报记者:请介绍一下,在会泽“同心工程”中,九三学社云南省委会是如何发挥自身优势的?其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富有成效的工作有哪些?
李学林:2017年12月,按照中共云南省委统战部的统一安排部署,九三学社云南省委会对口曲靖市会泽县田坝乡李子箐村开展“挂乡包村”工作。
三年来,我们先后30余次赴李子箐村深入调研,组织专家社员55次在会泽县和李子箐村实施产业扶贫、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生态环保等项目,社员共计300余人次参与活动,实施“九三科技之光”系列项目21个,总投入资金487.98万元。工作中,我们重点强化产业扶贫及其示范带动作用,一是实施滇重楼种苗繁育扶贫项目,今年可产出种苗20万株,为村民创收24万元。二是优先发展庭院经济。2018年2月,我对接联系省农科院相关部门为李子箐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免费提供了约5000株苹果、柿子、花椒树苗,并请省农科院园艺所相关专家现场示范教学。三是为贫困农户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上做技术服务,免费为建档立卡户提供优质玉米、南瓜新品种种子栽种。
田坝乡已于2019年底整乡脱贫出列,今年我委积极开展“百姓富、乡村美、生态文明村建设在行动”项目,助力李子箐村乡村振兴建设。
云南网记者:您认为,云南统一战线实施脱贫攻坚会泽“同心工程”有什么重要意义?
李学林:我认为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把参政党的智慧和力量引导到脱贫攻坚主战场来,为顺利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在会泽“同心工程”推进中,各民主党派云南省委会围绕“六大工程”实施了一批富有成效的项目,助推了会泽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优势和制度效能。同时,在脱贫攻坚中也锻炼了一批民主党派干部,大家纷纷走出机关,走向农村,走进农户,访贫问苦,献计出力,践行了合作初心使命。
春城晚报记者:请您分享一下在脱贫攻坚中最难忘的人和事?
我是一名农业科学工作者,长期生活和工作在云南这个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边疆地方。云南既是我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也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生物资源,是发展特色农业、从事农业科技研究的好地方。我曾对我们的科技人员说:“帮助农民脱贫,我们应该是一线主力军!”
在我任院长的云南省农科院,我们根据全省生产实际需要,选派年富力强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23个产业专家组,向社会公布免费信息服务的电话号码,既在线上为农民解答农业技术问题,也先后到88个县开展科技服务和技术培训,仅去年就在深度贫困地区实施283个科技扶贫项目,科技示范面积达3328万亩,新增产值166亿元,培训基层农技人员及贫困农民11.3万人次。我本人结对帮扶的胡先能一家通过老茶园改造、养蜂两项技术,他家两年前就实现了农产品经营收入10万元的突破,盖起了新房,发展起了庭院经济。
记得2018初春的一个上午,李子箐村寒风料峭,雪花飘飞。当我走进一户人家,坐在破旧的沙发上,主人家因为生病无法坐稳,就靠着我蹲在沙发上和我拉家常,从家中种些啥养些啥、收入来源和花销多少聊到目前的困难、致贫原因,从过去的生活聊到近几年村子的变化以及对将来美好生活的期盼,从外出打工的孩子聊到经常登门帮扶的驻村干部,他脸上始终微笑着,从他的笑容中可以看出发自内心的感激感恩,也激发了我们努力做好脱贫工作的动力。
接下来的乡村振兴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我将不负一名“九三人”的初心,不负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称号,带领九三学社全省各级组织和广大社员,以及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勇挑重担,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