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科教 >> 正文
【云视角】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 他们努力把论文写在云岭大地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21日 09:54:00  来源: 云南网

  云南科技扶贫的“试验田”和典型成功案例的澜沧县近日再传捷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提供的“云蔗05-51”“云蔗08-1609”等优良品种在这里试种成功,再辅以甘蔗全膜覆盖一次药肥施用绿色生产技术,澜沧县今年榨季甘蔗总产达110万吨,农业产值达4.95亿元,甘蔗平均出糖率从11.90%跃升到13.02%,取得历史性突破。甘蔗种植在这里给5万余贫困人口带来近1000元的人均收入。

  科技,再度在云岭大地上证明了它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背后,是多少科研人员在大地上书写科研论文的隽永情怀。

  

 
 
一颗冬洋芋,打通脱贫路
 
 

 

  提及科技扶贫、科学助农,不得不提及和澜沧息息相关的“时代楷模”朱有勇。

  2015年,正值脱贫攻坚战役全面铺开直之际,中国工程院受党中央、国务院的委派,定点负责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会泽县的结对扶贫工作。

朱有勇(右一)在田间了解土豆情况 供图

  谁来扶?谁愿意去?

  朱有勇主动站了出来:“云南是我的家乡,让我去澜沧扶贫吧。”

  那年,朱有勇刚过六十,自称为院士团队里的“年轻人”。他说,自己是云南人,又是党员,扶贫工作是大事,自然当仁不让。

  当年12月,朱有勇自己的院士团队一头扎进了当时贫困率高达51%的澜沧县竹塘乡蒿枝坝。当时,他带领自己的团队已经开发冬洋芋种植项目十来年了。在他看来,澜沧是种植冬洋芋的宝地。

  然而,冬季种植的做法,对传统的当地村寨来说太过于“新潮”。面对科研人员和扶贫干部的宣传,村民们抱持怀疑态度。

  这时,朱有勇拿出了科研人员的执着态度: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

  为打消村民们的疑虑,朱有勇和团队租了土地,换上迷彩服,戴上草帽,挽起裤腿,扛起锄头,俯身躬耕。

  初春,是冬洋芋收获的季节。朱有勇他们种植的洋芋亩产3000千克,销售后每亩收入达1万元。

  种1亩地,干100天,收入1万元,这是朱有勇呈现给蒿枝坝的“实验结果”。

  村民们都挺“服气”,走进朱有勇居住工作的小院,成为了“院士学生”,学习种植冬季马铃薯的技术。

  就这样,一颗冬洋芋,打通了蒿枝坝的脱贫路。朱有勇又陆续牵头引进了农业龙头企业、电商企业,推广了林下三七种植技术以及其他林下药材种植技术等,帮助搭建起了种植、销售的成熟产业链,当地逐渐迈上了脱贫快车道。

  》》点击了解更多“时代楷模”朱有勇的故事

 

 
 
数读云南科技扶贫成绩单
 
 

 

  无疑,朱有勇是云南科技扶贫战线上的杰出代表。

  在全省范围内,云南动员全社会科技资源和科技力量服务于脱贫攻坚,依靠科技人才,开展智力扶贫;转化科技成果,实施技术扶贫;培育创新主体,支撑产业扶贫,取得了四个方面的明显成效:

  一是动员组织广大科技人员深入贫困县,面向企业、乡村、农民开展技术培训、科技服务和结对帮扶,帮助贫困地区提高产业科技水平,提高贫困群众生产技能,涌现了一批以“时代楷模”朱有勇院士为代表的科技扶贫先进典型。

  二是面向贫困地区转化推广了一批先进适用技术成果。面向全省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实施科技项目倾斜支持政策,扶持各地培育特色产业。结合科技人员选派,编制科技扶贫“技术包”“成果包”,累计推广1000余项先进适用技术成果。

  三是培育建设创新创业载体。在全省贫困地区培育了一大批农业科技示范园、优质种业基地、农产品深加工科技型企业、科技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等,以新主体、新机制带动贫困农户脱贫。

  四是打造了澜沧科技扶贫模式。支持澜沧县选准林下三七、冬季马铃薯、冬早蔬菜、早熟葡萄、生态养殖等产业作为脱贫产业,由院士团队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探索了院士专家科技扶贫新模式。

 

 

 
 
云南科技扶贫人物群像
 
 

 

  “菌院士”李玉

中国工程院的院士团队为会泽林下食用菌直播带货。 图片来源于《曲靖日报》

  会泽的野生菌物种资源非常丰富,全县每年的野生食用菌产值近亿元,发展林下食用菌仿野生种植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017年,在会泽县委政府领导的邀请下,中国工程院院士、菌物学家、国际药用菌学会理事长、院士李玉多次亲临会泽开展调研,为林下食用菌产业把脉问诊。李玉还为会泽邀请了云南省农科院、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沈阳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作为技术援助单位,为会泽的林下食用菌仿野生种植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会泽食用菌种植已初具规模。现已建成6个规范化种植实验、培训基地,发展会泽陆木、会泽守望者、云南艮发、会泽旭蒙等年种植食用菌50万袋以上的企业20余家,成功种植大球盖菇、羊肚菌、鹿茸菇、冬荪、猴头菇等10个品种,正在试验或人工驯化桑黄、虎奶菌、松乳菇等6个新品种,目前,已发展林下食用菌种植6000亩。》》详细

  “苹果书记”马守磊

马守磊和果农交流。供图

  2017年7月,受中国工程院选派,马守磊从北京来到了乌蒙山区,担任会泽县金钟街道竹园村第一书记。马守磊刚到竹园村时,就遇到了苹果滞销的难题。眼看苹果堆积如山,他急得彻夜难眠,通过争取公益众筹、大学生创业团队支持、媒体宣传报道等方式,帮助解决苹果滞销问题。

  为提升竹园苹果品质,从根本上解决竹园苹果销路问题,他依托中国工程院束怀瑞院士设在云南省农科院的工作站,请工作站的马钧研究员对该村苹果产业发展免费进行技术指导,对“秦冠”等老化品种进行分阶段改良,协调中国农科院提供富有竞争力且适合在滇东北高原生长的“华硕”苹果枝条。2018年竹园村新栽和嫁接苹果树超过1000亩,改良面积超过50%。马守磊也由此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苹果书记”。》》详细

  “竹博士”董文渊

董文渊(左一) 供图

  1993年7月,董文渊被西南林业大学选派到大关县挂职副县长,分管林业和科技工作。他发现筇竹在当地具有良好的生态经济优势,但发展理论与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却是一片空白。于是,董文渊决定从零开始,自己研究摸索。他吃住在山上,渴了喝山泉水、饿了就靠烤洋芋充饥,在26年里先后完成了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ECBP)“天然筇竹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研究与示范基地建设”专题、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珍稀濒危筇竹保护与退化竹林恢复技术研究”等10多个研究项目。

  在实际应用中,董文渊研究的筇竹低质低效林改造技术在大关县木杆镇得到了推广应用,培育竹苗76.5万丛,年产值达114.75万元;推广厚朴与筇竹混交专有技术,使竹笋的平均单体重提高23%,发笋量增加20%;天然筇竹林的竹笋产量从过去亩产50多公斤提高到了450公斤,实现亩产值3150元。

  结合科研项目,董文渊牵头在昭通市林业局、大关县、水富县、绥江县、威信县等地举办筇竹种植技术培训班60多期。筇竹笋、筇竹加工等成为了当地的一大支柱产业。》》详细

  “柑橘博士”李进学

李进学。供图

  2019年2月,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副所长李进学受省委组织部委派,到泸水市开展对口帮扶工作。经过几个月的考察调研,李进学决心在老窝村开展高品质沃柑示范种植。从开挖田垅到种下树苗,从病虫害的防治到浇水施肥的用量,从整株树干的成长到每个叶片的形成,李进学蹲守在田间地头,亲力亲为。

  每天,老窝村党总支书记左雪锋和管理人员都要上传沃柑的相关照片或小视频,让专家们及时了解叶片、树梢形状,看是否有病虫害、营养是否健康,当天的问题当天处理。有一次,左雪锋因为有事连续两天没有上传照片,当天晚上十一点,李进学就和老窝镇党委书记张瑞荣来到基地,打着手电看叶片,连夜指出存在的问题,连夜商讨解决的办法。

  一年多来,李进学带领群众把乱石头挪开,把泥巴就地合拢来堆起种,种上11个错季上市的柑橘品种,两年后可采摘。李进学还牵线搭桥,引入了国际知名电商“拼多多”集团,在怒江无偿资助225万元,建设“多多橘橼”扶贫兴农示范项目,在老窝镇老窝村成立泸水橘橼扶贫专业合作社,种植面积由30亩增加到300亩,完善构建了“六位一体”的新农商扶贫运营模式。

  “能投入到这场最艰难的扶贫工作中,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边疆老百姓摆脱传统产业的制约,找到新的致富产业,过上好日子。这是我最大的心愿。”李进学说。》》详细

  “农技保姆”徐建

  学农、爱农、服务好“三农”;谦虚向农民学、向土专家学;勇于担当,敢于实践。他就是共产党员、峨山县双江街道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街道机关二支部书记徐建。24年间,他乐于做一名“农技保姆”,将对党的忠诚、对农业的热爱、对农民的关爱写在青山绿水间。

  桃李村是峨山县优质水稻主产区,适应连片种植。看准了桃李村的优势产业后,徐建倡导以鱼凼方式来实施稻田养鱼。在120多亩水田建了160多个鱼凼。如今,稻田养鱼辐射到高平、宝山、富泉等25个山区村组,示范养殖户近400户,养殖面积800亩,产值达125万元。桃李村的稻田摸鱼节活动成为了乡村旅游的响亮名片。

  类似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24年间,他跑遍了双江街道所辖16个村(社区)的每一个角落,推广除虫菊种植、发展魔芋产业,探索温带水果种植,努力减少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千方百计增加农作物产量,教会农民运用科技……

  长期的风吹日晒让他看起来就像是这片田里的一名农夫,他说:“如果能够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我愿意做一辈子的‘农技保姆’。”》》详细

  农民身边的“土专家”陈建华

陈建华在田间地头手把手教农户种植 图片来源于香格里拉网

  6月以来,正是迪庆高原中药材和藜麦种植的季节。云南省科技特派员、迪庆州科技特派员、云南省科协优秀农函大教师、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陈建华在田间地头手把手教农户种植。藜麦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最适宜的生长高度为海拔3000至4000的高原或山地,是唯一一种单作物即可满足人类所需全部营养的粮食,在南美洲被尊为“粮食之母”。

  2013年,陈建华来到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试种植藜麦,但由于缺乏实用种植技术,没有成功。之后,陈建华改进了点籽技术,通过实地种植试验、技术改良后,于2015年试种成功了。他还专门设计定做了种植藜麦的起垅盖膜机,效率比人工高40倍。

  香格里拉产地的藜麦,自然生长、营养全面、口感清香,一上市就打开了销路。2015年,陈建华成立了香格里拉圣洁生物种植有限公司,潜心于驯化适合高原的中药材、农作物新品种。2017年至2018年,该企业共获得12项种植技术和种植设备改造专利。》》详细

网评: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农民院士”朱有勇。供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研究既是追求知识和真理,也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这是对我国科学研究工作的殷切期待,是对科技工作者的明确要求——将科技事业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与人民的福祉紧密结合,把科技成果应用到实现国家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接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迫切需要千千万万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科技工作者贡献智慧和力量。

  正如朱有勇所说:“全国成千上万的科技工作者把他们的科技成果应用到了千万家,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积极贡献,他们才是千万个‘时代楷模’。”前行道路山长水阔,我们期待,更多努力把论文写在云岭大地上的人。

 

  云南网编辑范春艳整理,素材来源于人民日报、云南日报、香格里拉网等

责任编辑:范春艳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