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14时许,夏日阳光中的人民大会堂红旗招展,20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再次齐聚这里,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即将闭幕。
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上,身着普米族特色服饰的住滇全国政协委员茸芭莘那正用手机,为委员们记录下难忘时刻。这些天来,她积极向媒体介绍会议盛况和委员们认真履职的情况,此刻,终于有时间为自己按下一张自拍。照片上,她笑得从容、自信。茸芭莘那说:“我要尽快把大会精神和收获带回去,与家乡干部群众一起树立信心、加快发展。”
此次虽然会期缩短,但7天时间里工作日程满满。住滇全国政协委员们出席全体会议、联组会议、界别小组会议,审议和讨论各项报告,参政议政、共商国是,认真履职、积极建言。即将踏上归程,一个个难忘的参会瞬间、一次次深入的讨论碰撞、一帧帧精彩的履职画面不断涌上委员们的心头。
认真投入 扎实履职
5月21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拉开帷幕,这是一次在特殊时期和关键时刻召开的政治盛会。
代俊峰委员清晰记得会议开幕当天的场景。“这次大会的顺利召开,体现了我国的制度优势,凝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合力,让我们无比动容。”听完汪洋主席所作的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代俊峰思绪难平,“凝心聚力”“聚同化异”“责任担当”等词语萦绕心头。
5月22日,再次走进人民大会堂,代俊峰与2000多名政协委员一起列席全国人大开幕会,听取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支持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等语句,让来自宗教界的代俊峰印象深刻。“心中有底、履职有向,我们一定要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自己的贡献。”23日的小组会议中,代俊峰的发言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随着22日第一次小组讨论的开启,从审议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提案审查情况报告,讨论政府工作报告、“两高”报告和民法典草案,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看望经济界委员时发表的重要讲话,无论会场内外、线上线下,住滇全国政协委员们积极参与、踊跃发声,在深入对话交流中凝聚共识、汲取动力。
每一次审议讨论,黄丽云委员都积极争取发言。在24日的少数民族界界别协商会中,她围绕“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作了发言,聚焦产业配套、企业扶持、对口帮扶、人才培养提出4个方面对策建议,得到了其他委员的回应与认可。
21日上午,住滇全国政协委员迎来了首场网络视频采访,魏艺红、张敏两位委员身着少数民族服饰,坐在电脑屏幕前接受了中外记者的远程采访。25日上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二场大会发言通过视频形式举行,住滇全国政协委员在各自驻地分会场聆听了发言……几天来,视频会议、远程采访、云端履职,委员们积极适应着新形势、新变化,履职热情不退、建言质量不减。
“要提升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要加快补齐我国西南沿边地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短板”“要进一步巩固云南脱贫攻坚成果”“要加大农村学前教育发展”……7天时间里,出席会议的住滇全国政协委员向大会提交了100份提案,积极回应社会热点、民生关切,字里行间尽显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情怀。
信心满怀 共向未来
27日15时,闭幕大会正式开始,一项项议程依次进行,热烈的掌声一次次响起。
“在会期压缩、节奏加快、任务更重情况下,全体委员坚持高标准、高要求、高效率,认真审议文件、深入协商交流,围绕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落实决战决胜目标任务,积极建言资政,广泛凝聚共识,充分体现了专门协商机构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是一次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大会。”“人民政协要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两个大局’,以实际行动和履职成效,交出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合格答卷。”汪洋主席的声音在人民大会堂内回响,在委员们心头回响。
15时35分,会议在雄壮的国歌声中落下帷幕。住滇全国政协委员们相聚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上,合影留念、问候交谈,少了来时的风尘仆仆,多了一份决心与干劲。
“这次会议时间短、效率高、效果好,是一次务实创新、鼓舞士气,凝聚共识、集思广益的大会。回去后将继续认真履职,积极建言献策,高质量完成保民生、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目标任务。”梁映华委员说。
杨洋委员表示,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贯彻落实到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中。
“内心无比激动,也深感责任重大。作为政协委员,要切实扛起肩上的责任,为家乡人民、为非遗事业贡献更多力量。”田静委员表示,将继续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事业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帮助更多青年通过学习非遗技艺实现就业创业。
回到委员驻地,谌爱东委员思绪难平。“在今年特殊背景下召开的这次全国政协会议,是一次可以写进人民政协光辉历程的胜利大会,我们每一位委员都深感无尚荣光,更觉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他表示,回去后将积极发挥好委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更好地把作风之实和履职之能结合起来,学习宣传贯彻好大会精神,发挥界别优势和专业特点,深入一线、扎实调研,聚焦“三农”工作、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重要任务建言出力,为云南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云南网记者 张潇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