矗立于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的“民族团结誓词碑”,由滇西南26个民族代表于1951年元旦会盟立誓、刻石为记、共同建立,被誉为“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新中国民族工作第一碑”。
在全国政协委员何春看来,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民族团结互帮互助功不可没。她说,几十年来,正是在“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感召下,普洱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共同建设了普洱这片绿色家园,组成了亲如一家的多民族大家庭。今年,普洱市将实现全部贫困县脱贫摘帽,与全国全省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我们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更要清楚将要走向何方。”作为一名拉祜族全国政协委员,何春长期关注民族团结进步相关话题,她说,“民族团结誓词碑”建碑时的核心共识就是各民族一心一意跟着共产党走,听党的话,共同建设好我们的国家。几十年来,普洱各民族共同守护“民族团结誓词碑”,进一步增强了“五个认同”。
何春说,在普洱,“宾弄塞嗨”(傣语,意为像亲戚一样的朋友)互帮互助机制是扶贫一线最美的风景,是共同奋斗最生动的画卷,真正是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今年,何春专门进行了集中走访和调研,撰写了相关提案,带到全国两会。在提案中,她建议将“民族团结誓词碑”内容纳入全国中小学统编教材,将“民族团结誓词碑”纪念邮票列为2021年首枚纪念邮票发行。
云南网记者 沈浩 李汉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