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 彭锡)5月22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当天,2020年“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新闻发布会在昆明举行。会上,云南省生态环境厅一级巡视员高正文介绍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下称:COP15大会)的基本情况,认为此次会议主题鲜明、影响深远、规模大、级别高、会期长。
高正文表示,1992年6月5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关于地球环境保护的三大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防治荒漠化公约》,被称为“里约三公约”。其中,《生物多样性公约》(下称《公约》)是一项保护地球生物资源的国际公约,旨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及其组成部分、公平合理地分享由利用遗传资源而产生的惠益。2016年3月,国务院批准我国申办COP15大会;同年12月,在墨西哥坎昆召开的COP13大会批准了我国的申请。2018年底,生态环境部组织对北京、海口、昆明、成都4 个办会备选城市进行了考察调研,最终确定COP15大会的举办地为云南省昆明市。
他认为,COP15 将是《公约》历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可概括为5个特点:主题鲜明、影响深远、规模大、级别高、会期长。
“2019年,生态环境部与《公约》秘书处共同发布的COP15大会主题:“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主题顺应了世界绿色发展潮流,表达了全世界人民共建共享地球生命共同体的愿望和心声,彰显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意义。”高正文表示,缔约方大会是《公约》的最高议事和决策机制,每两年举办一次,但逢十年的大会尤其重要,COP15大会将确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制定2021—203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目标,展望205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愿景,国际社会对COP15大会的召开充满了期待,都希望能通过一个既有雄心而又有效的有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保护成果。
高正文还表示,COP15大会包括正式会议、边会和展览三个部分,正式会议又包括高级别会议以及生物多样性公约、生物安全议定书和遗传资源议定书3个缔约方会议,此外还有生态文明论坛、自然与文化多样性峰会、城市峰会等8个平行会议;边会有300-500场;展览200-400个,包括《公约》秘书处相关展览、中国展和云南特色展。届时,将有196 个缔约方、联合国有关机构、相关国际组织等官员参会,预计达万人。级别高,国家领导人、部长以上高级别官员将莅临会议,预计上百人。“此次大会标准会期两周,前后近一个月。原定于今年10月15日至28日召开,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已延期,地点不变,目前筹备工作仍在有序推进。”
目前,我省已成立了由省长阮成发任组长的云南省COP15大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筹备工作总体方案,建立健全工作制度,认真落实会务保障工作,并顺利完成了《公约》秘书处三次实地考察迎检。
相关新闻:
【云发布】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成就斐然 走在全国前列
【云发布】《云南的生物多样性》白皮书发布
【云发布】云南将着力提升保护能力 推动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