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大力推动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要改革完善相关制度,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是云南最亮丽的底色,也是云南享誉四方的“名片”。
云南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九大高原湖泊水质总体稳中趋好,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8.9%,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0.3%,单位GDP能耗下降3%
出规定建机制,全面防治环境污染建立省级环保督察机制,我省实现对16个州市环境保护督察全覆盖;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用法治的力量保卫蓝天;通过了《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生态立法,云南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和“八个标志性战役”。
以革命性措施抓好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彻底转变“环湖造城、环湖布局”的发展模式,下决心先做“减法”再做“加法”。
彻底转变“就湖抓湖”的治理格局,下决心解决岸上、入湖河流沿线、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彻底转变“救火式治理”的工作方式,下决心解决久拖不决的老大难问题;彻底转变“不给钱就不治理”的被动状态。
下决心健全完善投入机制。全面落实河(湖)长制,确保九湖水质稳定好转、以长江为重点的六大水系水质持续改善。
启动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行动,加强公共治污设施建设。
强化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720平方公里,完成退耕还林还草和陡坡地生态治理300万亩以上。
加快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深化长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常态化曝光、处理、问责机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
下大力气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环境突出问题,让各族群众享受到环境改善的成果。
建设美丽县城和特色小镇,打造最美丽省份重要载体、全域旅游重要目的地,形成县域经济发展重要支撑:用3年时间对全省县城进行全面改造提升,每年评选表彰一批“美丽县城”,每年评选表彰15个高质量示范特色小镇。
建设美丽乡村
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以县为单位编制村庄布局规划,加强农村建房许可管理。启动建设一批“森林乡村”,每年组织评选3000个美丽乡村。
狠抓“厕所革命
确保“五一”前全面消除A级以上景区旱厕,年内实现重点旅游城市A级厕所全覆盖,新建改造城市公厕1000座以上,全部消除所有城镇建成区旱厕,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0% 。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张纪华:
新的一年,我们将采取一切措施确保全省水、土、气、固废、噪声、辐射以及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稳定改善,守护好云南的蓝天碧水和净土,为云南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由于湖泊水质具有不稳定性、可逆性的特点,滇池治理仍然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工作,今后必须继续加大治理力度,进一步巩固并改进滇池水质,为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全国生态文明排头兵而不断努力。
2019年要打好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攻坚战和六大水系保护修复攻坚战,切实推动各级河长制湖长制加快从“有名”向“有实”转变,
澄江将以保护倒逼绿色高质量发展,积极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
通过建设生态宜居之城、健康生活目的地,普洱茶文化之源,把普洱市建设成为绿色经济发展试验示范区、西南边陲绿色明珠,推动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由试验向示范迈进。
云南网记者 邓蕊丹 整理报道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