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11月11日,国内国际双循环暨2025百城千企市场高质量发展论坛启动发布会在昆明举行。

今年1—9月全市接待游客6866.3万人次,同比增长20.71%;旅游花费1149.92亿元,同比增长32.4%。
2023年,全市高原特色农业重点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340亿元,较2022年增长10%。
今年以来,昭通市税务部门积极贯彻“以纳税人缴费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严格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相关要求,持续探索优化更多高效集成的服务模式和举措,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税务力量。
去年以来,思茅区以云南省城市更新示范项目——西园路月光小区改造为试点,坚持“一区一策”精准发力,强力推动老旧小区项目建设,不断为老旧小区刷新“颜值”、改出“幸福”。
近年来,弥勒市紧紧围绕全面深化改革,集中攻克产业转型、城乡融合、民生改善、资源开发和治理效能五大领域,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走进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大厅,映入眼帘的是一面由埋藏化石的岩层拼接而成的化石墙,古生物化石的身影在两层楼高的岩壁中依稀可寻。
夜幕下的丽江古城四方街,人声鼎沸,远道而来的游客和身着民族服装的丽江群众手拉手,和着音乐、围着篝火欢快起舞。这是正在举行民族篝火打跳活动。
海关是对外开放的窗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年来,云南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海关人在口岸一线见证着、努力着。
发挥中药材资源及地域优势,云南持续发力推动种植提质、完善中医药全产业链、强化科技赋能、强云药品牌,打造中医药旗舰产业。
记者日前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走进海晏村、牛恋小渔村等滇池沿岸重点乡村,探访以绿色作为乡村振兴最美底色,实现滇池生态文明和乡村旅游同频共振的新路子。
步入和顺古镇,一座题写着“和顺顺和”的古朴石牌坊静静伫立,迎接着每一位远道而来的旅人。阳光透过低矮的云层,洒在青石板路上,行走其间,每一步都踏着过往的足音,回响着历史的旋律。
在洱源县右所镇松曲村洱海海菜花产业研究基地,成片的海菜花池塘水面与天空融为一体,无垠的蔚蓝令人心旷神怡;晶莹剔透的海菜花如断落的玉珠散落在水面上,散发出清幽的芬芳。日前,由中宣部组织开展的2024年“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云南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洱源海菜花产业研究基地。
开展亚洲象管理保护,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全面深化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据统计,2023年,斗南村所处的昆明市呈贡区,涉花市场主体达13564家,同比增长193.3%;涉花企业3200家,同比增长107.4%;涉花“四上”企业26家,同比增长62.5%。市场主体倍增并保持较高活跃度。
蓝天白云下,大片向日葵在田野盛放,滇式“一颗印”建筑伫立在步道旁,林水相间的村落布局上博物馆、图书馆等多元文旅业态,吸引游客到访,一幅文旅融合画卷在卧龙古渔村徐徐展开。
当前,云南省正积极推进亚洲象国家公园创建,科学规划亚洲象栖息空间,给亚洲象稳定的栖息地和食物源保障,推进亚洲象种群及其分布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上蒜镇牛恋村小渔村民小组,是滇池南岸的一个传统渔村。近年来,为加强生态保护,改善村庄环境,当地村民在政府带领下引入旅游业态,让“靠水吃水”有了“新吃法”。
一个“茶”字,拆开来看就是“人在草木间”。在云南普洱的景迈山上,这一意境已呈现千年。这座平均海拔1400米的古茶山里,森林、古茶林、村落交织共存,形成独特的空间组合。山共林,林生茶,茶绕村。
近年来,云南省昆明市通过对滇池沿岸村庄进行改造提升,打造了多个乡村旅游示范点,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走出了一条“滇池清”“生态美”“群众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湖水清澈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绿树、小桥;湖面上,白鹭展翅起舞,野鸭游弋觅食……记者近日在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茈碧湖弥茨河入湖口处看到,湿地公园内山清水秀、万物和谐,宛如一幅秀美的生态画卷。
如今,经过不断探索创新,云南省大理州已在洱海流域建立有机废弃物收集、清运、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体系,不仅有效减少了入湖污染物,还让曾经的“废物”变成了“宝物”。
可以将酸味变甜的神秘果、汁液含剧毒的“见血封喉”、能吞噬老鼠的猪笼草……走进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内的生物多样性体验园——“扶荔宫”温室群,2500余种热带特色植物打造出奇趣满满的“植物乐园”。
青山环绕,田园如画,在收获的季节里,一朵朵海菜花在水面悄然绽放,星星点点随波摇曳。工人们身着防水服,踏入深及腰间的池塘水中,有条不紊采收海菜花。
8月20日,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活动组来到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在种子博物馆,2000多根种子亚克力杆嵌满半面墙,观感非常震撼。
云南红河州弥勒市的太平湖畔,景色宜人、环境优美,不少游客慕名而来。但您可能想不到,8年之前,太平湖地区还只是一片荒漠化严重的石头山。当地究竟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在短短几年里让荒山披绿、石漠开花,生态文明建设结出了累累硕果?
八月,暑去秋来,洱海净澈。坐落于洱海南侧的云南顺丰洱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如往常一样,忙于收集洱海流域的畜禽粪便、厨余垃圾、人畜粪便、蓝藻藻泥、枯死水草等有机废弃物。
为实现智慧农业高质量发展,罗平县积极推进“数字农业”发展,打造、完善有机生姜数字化全产业链条,率先建设黄姜产业大数据中心,赋能农民种植、农业生产,用数字技术便民助农,促进产业发展。
与传统的加工生产园区不同的是,云南七丹三七文化产业园集中医药智能制造工业观光、中医药文化沉浸式互动体验于一体,被认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及云南省科普基地。
9月5日,记者随云南高质量发展采访团来到了磨憨曼庄村大龙哈村小组,走进田园傣庄。
到去年末,园区纳入统计企业44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8家;完成工业总产值260.75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81.3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4.9亿元,实现利润37.88亿元,税收129.40亿元。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