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经济 >> 正文
游客爱上“市场游”,导游贴心说美食走!跟着“老吴孃”逛菜市场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5日 09:31:19  来源: 昆明日报

  原标题:游客爱上“市场游”,导游贴心说美食走!跟着“老吴孃”逛菜市场

  穿上志愿者红马甲,拿上写着“滇食烟火 市井博物”的小旗子,72岁的昆明导游吴灿和一大早又带着游客来逛昆明东华农贸市场了。摊主们笑着和她打招呼:“‘老吴孃’又来啦。”

  2025年暑期,昆明市导游协会、市志愿服务发展促进会联合东华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滇食烟火 市井博物——农贸市场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昆明4名导游志愿者化身菜市场向导,带着天南海北的游客在东华农贸市场里逛吃逛吃,探寻“滇味”背后的饮食文化与风土人情。

  边听讲解边逛吃

  在菜市遇见滇味

  “雨水到,菌子笑”,每年7月至9月,游客在昆明就能品尝、购买到滇西北的松茸、滇中的鸡枞、滇南的牛肝菌等来自省内各地的优质野生菌。

  全国野生菌产区有很多,有野生菌采摘和食用习惯的人群不限于云南人,但只有云南形成了独特的食菌文化。这段时间来逛东华农贸市场的游客最爱去的,就是3区、4区的野生菌专区。广东游客黄嘉丽和孩子在昆明玩了5天,返程前,他们来逛东华农贸市场,野生菌专区是第一站。

  “绿色的是青头菌,没有毒,煮汤、炒吃都好吃。长长的是鸡枞,非常鲜,一会儿可以到那边去尝尝油炸鸡枞。手一碰就会变青的菌子,叫见手青,这个菌子有毒,一定要煮熟才能吃,不然会‘见小人’……”看着摊位上摆放得整整齐齐的新鲜野生菌,“老吴孃”如数家珍。

  逛完野生菌专区,“老吴孃”带着黄嘉丽和孩子来到巧家小碗红糖摊位前,请他们尝尝这项能吃的非遗。摊主小哥热情地介绍:“我们这是云南正宗的老冰糖,没有添加剂、防腐剂。你看,冰糖上面还有小蜜蜂。冰糖的纯度够,小蜜蜂才会吃。”

  从野生菌到巧家小碗红糖、石屏豆腐,从茄子鲊、水腌菜、木姜子泡鸡脚到傣族特色蘸料喃咪、哈尼族红米干……黄嘉丽和孩子一边逛吃一边听讲解。旅程结束,“老吴孃”对他们说:“云南‘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这样的立体气候孕育了独特的季节性食材体系,所以我们顺应自然,春吃花、夏吃菌。这次旅程只是云南饮食文化的冰山一角,欢迎你们再来,继续探索‘滇味’背后的山川风物和人文故事。我们下次见。”

  用心讲解暖心服务

  烟火气里游昆明

  这个暑期,“老吴孃”、杨粉丽、李明春、廖雪蓉4位昆明导游利用休息时间,义务当向导,带着游客在东华农贸市场完成一次次色香味俱全的博物之旅。“导游志愿者带着我们穿梭在滇食烟火里,傣味烤肉、云南菌类这些特色美食都介绍得非常详细,下次我们还要来打卡。”黄嘉丽说。

  “7月底,我接待了几位北京游客。他们提前和我沟通,想了解云南独特的食材,所以我给他们讲了建水草芽这些云南特有食材,还有柠檬撒撇、香茅草烤鱼这些少数民族特色菜,他们很满意。”杨粉丽说,她还带着广东游客看了8种番茄,他们告诉她“从来没见过那么多种番茄,来到菜市场才真正感受到云南为什么被称为‘植物王国’”。

  汪曾祺先生曾说,到了一个新地方,他宁可去逛逛菜市场,看看生鸡活鸭、新鲜水灵的瓜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这两年,到昆明大观篆新农贸市场、东华农贸市场、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这些菜市场,来一场最有烟火气息的旅行,已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昆明新玩法。(李思凡)

责任编辑:何宣颖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