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昆明市五华区市场监管局获悉,“五华区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自2025年3月正式上线以来,已发布799项高质量可转化专利清单,截至今年7月,平台累计访问量已突破3万人次。
据悉,为深入落实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及《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要求,立足区域科教资源优势,五华区市场监管局以“数据智能驱动服务创新”为核心理念,建设“五华区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整合专利、商标、地理标志等数据资源,构建“线上预警+线下服务”模式,为政府、企业及高校提供全链条知识产权服务支撑。
在党建引领下,平台建设与运营被列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五华区市场监管局通过强化组织保障,将业务实践与党建要求紧密结合,党员干部深入一线,精准对接高校科研院所与市场主体需求,确保服务效能提升。针对高校专利转化率低与中小企业技术需求脱节的痛点,平台创新设立“高校专利转移”专项模块,首批发布云南师范大学、昆明学院799项高质量可转化专利清单,涵盖生物医药、新材料、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通过“信息发布-需求挖掘-转化跟踪”全流程服务体系,平台搭建起高校科研团队与企业的常态化对接机制。如,云南变压器股份有限公司成功转化高校电力设备专利提升工艺效能,云南艾瓦特公司精准匹配人工智能技术方向,推动专利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效破解了高校与企业在专利供需方面的信息壁垒,并建立了“信息发布-需求挖掘-转化跟踪”的全流程服务体系。平台的“专利权查询”“商标权查询”等功能模块实现了知识产权信息的便捷查阅和月度更新,帮助创新主体掌握技术动态、避免重复研发,显著提高了区域知识产权存量数据的利用效率。
为持续优化服务,五华区计划年内新增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高校的500项以上可转化专利信息入库,同时开展企业技术需求调研,拓展专利价值评估、法律咨询及融资对接等多元服务,构建更加完善的专利转化生态体系。
据悉,五华区市场监管局将持续深化平台功能迭代,聚焦专利产业化样板企业培育和重点产业强链增效,努力形成可复制推广的专利转化经验模式,同步建设企业技术需求数据库,拓展专利价值评估、融资对接等衍生服务,构建普惠式知识产权生态为昆明市建设区域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贡献力量,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云南网通讯员 郭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