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云南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法治云南 >> 正文
【聚焦云南基层司法行政实践】“八五”普法规划收官之年 普洱市持续强化基层普法力量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5日 21:25:08  来源: 云南网

  今年是“八五”普法规划的收官之年,普洱市在普法强基补短板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连续两年实现了命案、刑事案件、治安警情的下降,群众安全感测评和法治满意度测评结果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依法治市考核总体成绩也有所上升,法治建设成效考核连续两年优秀。在此基础上,普洱市将继续巩固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的成效,深入推进普治融合模式,从四个方面着手,进一步推动普法工作走深走实。以“四个聚焦一加强”深化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为平安法治建设注入新动能。

  普洱市精准聚焦普法对象。结合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点,普洱市在原有六类重点普法对象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确定普法清单,因人施策开展教育疏导,因势利导做好管理服务。重点锁定初中以下文化青壮年、婚恋情感纠纷当事人、酗酒人员、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外出和外来务工人员等管理服务对象,做到普法对象更精准。通过“入户式”普法实现精准滴灌。

  在普法方法上,普洱市注重多元化和创新性。聚焦创新普法形式。摒弃了传统的摆摊式、开会式、发传单式灌输式普法方式,推动全市各级普法责任部门通过以案说法、巡回审判、送法下基层、法治惠民演出、“订单式”普法、双语普法、“乡村大喇叭”音频普法等多种载体,开展有效普法、深度普法。以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普及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传递法治意识和方法,有力提升群众法治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

  聚焦整合普法资源,普洱市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普法资源库,并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新媒体普法账号,“普洱普法”“茶城警方”微信公众号获评省级网络普法特色账号。今年,普洱市将进一步整合资源和力量,挖掘本地网红、民族歌手、音乐人等,创作一批具有本地特色、传播面广的普法作品。通过新媒体平台充分释放新媒体普法活力,提升普法工作的社会影响力,最大限度地方便各族干部群众接受宣传教育。

  聚焦压实普法责任,普洱市形成了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普法工作体系,并探索形成了行之有效的专项普法工作做法机制。在现有工作体系基础上,普洱市将进一步强化对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的调研指导,推动“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责任制落实。

  针对基层普法力量的加强,普洱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基层普法力量。首先,成立了政法队伍专业普法队、乡村振兴挂联单位行业普法队、普法专家库和“云小普”志愿者队伍,实现每年不少于4轮次下沉普法。同时,完善了村级“一村一警”“一村一法律顾问”“一村一调解组织”的全覆盖配备,培育“法律明白人”7301人,基层普法力量不断加强。

  在今年的工作中,普洱市将进一步增强基层法治队伍力量。强化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在全市选派年轻干部到103个乡(镇、街道)挂职副书记,用好市委、市政府下派的挂职副书记,全力协助做好乡(镇、街道)社会综合治理工作。同时,管好用好“法治副村长”,对其开展业务指导培训,提升基层防范和处理矛盾纠纷能力。此外,配强配齐各级学校“法治副校长”,推动法治副校长以多种形式开展普法活动,协助校园管理,促进依法治校。同时,着力推动各乡村振兴挂联单位深度参与普法,发挥第一书记、驻村队员作用,做好专项普法工作。

  下一步,普洱市将继续巩固和扩大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的成效,通过聚焦普法对象、创新普法方法、丰富普法资源、压实普法责任以及加强基层普法力量等措施,深化普治融合,推动普法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升级,这将为平安普洱、法治普洱的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也为“九五”普法的有序衔接奠定坚实基础,助推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云南网记者 贺凯

责任编辑:沐贞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