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区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资料区 >> 正文
因地制宜 建强队伍 科技赋能 红河州消防救援支队打造防消联勤工作“红河样板”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10日 16:12:35  来源: 云南网

  为加快消防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型,推进防灭火战线融合增效,红河州消防救援支队紧盯“小火多、基础弱、队站少”的特殊州情,成立防消联勤工作领导小组,因地制宜,大胆创新,探索构建了防消联勤红河新模式。

  一体推进,持之以恒打造“工作样板”。支队将防消联勤工作流程归纳为“八查六测四宣两拍一拉动”。八查即查消防水源、灭火器材、疏散通道、消防控制室、电气线路、易燃易爆品、电动自行车停放和充电、违规住人和动火。六测为测消防给水系统、防排烟系统、消防车通道和救援场地、消防电梯、疏散指示和应急广播、消防通信。四宣是消防器材和设施操作、火灾预防和自救、打通生命通道、主题性消防宣传。二拍即执法记录仪全过程拍摄、云随拍。一拉动指微型消防站拉动演练。从专业术语、巡查要点、实战测试、消防宣传、消防培训等5个方面入手,编制《防消联勤工作指导手册》,并印发1000余份,确保人手一册。统一制作《防消联勤巡查服务提示卡》,确保当场发放给商户,提醒整改火灾隐患。结合消防站人员编制情况,以6人为基数划分防消联勤工作小组,明确个人任务分工。优化改造器材装备,统一制作防消联勤马甲、袖标、手提包,配齐水枪测压仪、钢卷尺、测距仪等检查装备。在狭隘的城中村、古城等区域,配备四驱山地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并涂装防消联勤工作专用字样,走街串巷开展防消联勤。真正启发全州指战员立足实际,求新求变,创新突破,打造防消联勤工作“亮点标杆”。

  协同共建,脚踏实地抓好各类队伍。蒙自大队通过破立结合,从明确国家队防消联勤工作定位、规范防消联勤业务工作流程、搭建高德地图“云随拍”小程序载体、建立重点单位三色管理、打造“全景式”“互动式”“沉浸式”宣传模式等5个方面入手,精准防控城市火灾,实现了防消联勤从简单“融合”迈向深度“融活”。建水大队立足辖区文物古建筑多而密集的实际,依托城市专职消防队成立“火焰蓝骑行队”,开展“防消宣”一体化执勤,常态化开展联合排查,形成了“以消补防、以防促消”的工作模式。开远大队结合工业城市实际,重点指导企业专职队在单位内部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消防安全宣传,重点围绕8个重大危险源开展全方位排查,实现了防消联勤工作的立体覆盖。石屏大队专题组织乡镇专职消防队开展脱产业务培训,组织人员参加行政执法资格证考试,通过赋能充电提升了“神经末梢”人员能力,推动政府专职队在“最前线”发挥“防”与“消”的最佳效能。

  创新突破,着力强化“科技赋能”。与红河州园投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签订“无人机+”框架合作协议,打造“红河州无人机预飞系统”,通过无人机模块化设计,充分挖掘火警先导、低空安全巡查、广播宣传劝导等功能,并与防消联勤工作充分融合。目前,已在蒙自城区部署3套、经开区部署2套。部署至今,共参与火警先导侦察11次,消防通道巡防200余次,夜间巡查320余次。联合高德地图开发“云随拍”小程序,拍照上传后可发至行政执法指挥调度中心平台,再由平台调度消防执法人员按程序进行处置,形成“发现—上报—督办—整改—反馈”的闭环管理机制。同时,依托高德地图搭建防消联勤地图,通过对辖区重点单位、人员密集场所、“九小场所”、多业态混合场所、消防水源等坐标标注,并同步录入单位场所基本情况和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实现单位场所“蓝、黄、红”三色管理。通过移动VR、火灾模拟逃生屋、以案“说防”火灾现场警示教育会、多媒体互动等技术,结合“救我需要几分钟”“小马扎+”院坝消防、灭火实验等,搭建全景、沉浸、互动式宣传平台,让参观者身临其境地感受火灾的危害和消防救援的紧张过程,达到增强消防安全意识、提高火灾自防自救能力的目的。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州消防救援队伍结合防消联勤工作开展六熟悉1723次,与监督执法工作同步开展805次,熟悉检查单位数量1835个。支队和大队防、灭条线联合会商研判139次,开展消防安全宣传513次,培训单位微型消防站、社区微型消防站等自防自救力量723次,防消联勤工作成效逐渐显现。

  红河州消防救援支队 供稿 供图

责任编辑:张瑞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