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区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频道 >> 资料区 >> 正文
普洱宁洱:民族团结之花芬芳绽放 交往交流交融硕果飘香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11日 17:45:00  来源: 云南网

  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同心镇那柯里村作为“民族团结示范村”自觉地担负起、履行好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责任,那柯里村紧紧围绕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思想基础、物质基础三个方面,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汇聚起建设美丽那柯里、共圆伟大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各族群众嵌入式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

  普洱市宁洱县同心镇那柯里村拥有深厚的普洱茶文化、茶马古道文化和马帮文化,是一个多民族和谐聚居的民族村落,也是古普洱府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那柯里村民小组共有户籍人口72户298人,常住人口81户352人,村内居住着汉族、哈尼族、彝族、傣族、白、拉祜等民族,那柯里村根据“大杂居、小聚居”民族分布特点,实施民族团结“和融”行动,推进各族群众嵌入式融合发展,积极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建立网格化服务管理机制,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将民族团结教育与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结合起来,把民族团结工作提在日常、做在实处。推动村组各族居民由居住嵌入上升为心理嵌入,使各族群众在生活上相互帮助、经济上相互依存、文化上相互借鉴、习俗上相互尊重、情感上相互亲近,努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

  坚持文化浸润创品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那柯里村坚持文化认同是更深层次的认同,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势,在全社会大力开展“滴灌式”“品牌化”的文化认同教育,不断厚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根基,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普洱学院·那柯里绝版木刻教学学生创业创新教学实践基地”于宁洱县同心镇那柯里村挂牌成立,那柯里绝版木刻基地是普洱学院与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合作开设的。基地以绝版木刻为形式、以普洱茶马文化为基础、以茶马古道历史文化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元素,不断发展和丰富“普洱绝版木刻”品牌形象的文化内涵。基地在给学生提供实训实践机会的同时,也开起了农民绝版木刻培训班,对当地汉、哈尼、彝、傣、白、拉祜等民族的农民学员进行培训。那柯里绝版木刻实训基地不仅为普洱学院美术艺术类人才培养提供了场所和环境,更以绝版木刻提升了那柯里文化品质建设,绝版木刻成为那柯里各族群众表达生活感受的方式,同时增加各族群众的经济收入。绝版木刻让各族群众和八方游客沉浸式感受中华文化魅力,努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不断满足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

  那柯里坚持以加快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目标,推动民族经济社会发展与民生改善良性循环,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施民族村寨整体提升行动,针对民族村寨不同特点,因地制宜、突出优势,重点扶持特色种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及民族特色旅游产业。在独具民族特色乡村旅游的带动下,截至2022年“农家乐”发展到26家,民宿客栈9家、特色小吃11家、民族手工艺品店6家、茶庄4家,日均接待游客2000余人,每年可实现营业收入4000余万元。茶产业、特色种养殖业和旅游业成为那柯里村民小组主要产业,村民人均年收入达3万元以上。如今,那柯里村民小组已经成为乡村旅游的亮丽名片,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获得“全国文明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10余项荣誉,实现了美丽乡村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有机融合,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新动力。

  宁洱县融媒体中心 供稿

责任编辑:张顺鋆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